作品简介:
五十多年前我上小学的时候,北京的胡同里,有摆小人书摊的,一分钱可以看一本,那个时候我看过《红楼梦》的小人书。真正接触一百二十回本的《红楼梦》,应该说是在文革时期,由于停课,同学之间互相借书看来消磨时间,对《红楼梦》中的人物、情节有所了解。
工作以后,又买了不同版本的《石头记》、《红楼梦》,闲暇时翻阅过若干次。
最近我在《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库里发现自1954年至今研究《红楼梦》的学术文献三万余篇,这些文献里既有红学专家的研究文章,也有“草根”学者的揭秘。内容涉及曹雪芹及家世研究、版本及书名源流研究、文本赏析、学术批评、红楼文化(诗词曲赋、绘画、园林建筑、美食养生)等多个方面。我下载收集了部分内容,分类选编,汇集了《百家评说红楼梦》的专辑,为读者了解、阅读《红楼梦》这部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提供了参考。
前言
《红楼梦》对戏曲的描写在整部作品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直接描写戏班排练、演出的回目就有:第十一回、第十八回、第十九回、第二十二回、第二十三回、第二十九回、第三十六回、第四十三回、第四十四回、第五十三回、第五十四回、第六十三回、第七十一回等。
另据不完全统计, 在大观园中演出过的剧目有:《双关诰》、《牡丹亭》、《弹词》、《豪宴》、《乞巧》、《仙缘》、《离魂》、《游园》、《惊梦》、《相约》、《相骂》、《丁郎认父》、《黄伯央大摆阴魂阵》、《孙行者大闹天宫》、《姜子牙斩将封神》、《西游记》、《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刘二当衣》、《西厢记》、《牡丹亭》、《白蛇记》、《满床笏》、《南柯梦》、《荆钗记》、《男祭》、《西楼·楼会》、《八义》、《观灯》、《上寿》、《扫花》等。
这些剧目, 或演于元妃省亲之时, 或演于贾敬寿诞之际, 或演于风姐、宝钗、黛玉的生日, 或演于除夕年夜, 或演于元宵盛宴。总之, 凡有荣宁二府的重大族事、重大节日、喜庆活动、豪门欢宴, 必有戏班出现。大观园内的鼓乐弦歌烘托了荣宁二府“ 钟鸣鼎食人家, 翰墨诗书之族” 当日的豪华盛状, 同时也尽现了曹雪芹时代的世风民俗。
收起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