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学探索自然科学数学 在大成讲坛,讲出你的精彩!

作品简介:

文集选编了一些最具基础性的分析数学理论和工程应用的论文,主要是基础性的研究和成果。本文集的主要用途是为应用数学的科学计算与分析人员、工程应用人员提供一些有用的资料,也可以为应用数学研究人员提供必要的知识和素材。

更多
收起
吴健
科学的本质是贴近实际世界

科学的本质是贴近实际世界

科学的本身是令人激动的。在事实上,并不是世界上只有一个科学道理。从模型的角度看,世界的研究与理论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也就是说,人类对科学本身的认识并不是完全合理的。我当年参加国家大亚湾的中微子探测试验的仪器设计制造的工作,就发现了微小势阱对中微子探测的绝好的方法。后来和剑桥合作的时候,也得到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虽然很多科学上的事情是比较复杂的。但是复杂的本身其实也是最基本的规律组成的。人生其实要取得成果的最重要的事情是有眼光和头脑,然后加上比较扎实的科学根底。所以对于人来说,其实科学研究本身是广袤和富有弹性的。

本文集没涉及到什么很前沿的东西,但是讨论最基本的基础倒是可以做到很多事情。人其实要学会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来分析和总结世界,而这个东西的本身虽然也许很苦,但是也是对人类的未来有着绝大的好处的。

本文集是一个基本的方法和实践的一个统计。希望本文集可以为涉及这些方面研究的同仁产生必要的推进作用。

收起
第1章 分析数学理论
1.解析数论的四个基本公式及其初步应用
周显;汤正学
本文首先证明了阿贝尔恒等式,继而推出尤拉求和公式,并据此证明了解析数论的四个基本公式,最后讨论了这四个基本公式的直接的和简接的应用。   详情>>
来源:《华中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2年第S1期 作者:周显;汤正学
2.拖曳线列阵声呐目标运动分析数学模型
董志荣
研究了质心与形体拖曳线列阵目标运动分析;对于质心拖曳线列阵,在论证量测原理误差基础上,分别给出质心拖曳线列阵单目标与多目标运动分析的数学模型;对于形体拖曳线列阵单目标运动分析(STMA),在不含时延及变化率以及含时延及变化率两种情况下,给出了目标运动分析的数学模型;对形体拖曳线列阵...   详情>>
来源:《电光与控制》 2007年第05期 作者:董志荣
3.分析数学的一组结论
强士端
运用分析的方法,给出并证明了分析数学中有关函数、级数和算子的一组结论.   详情>>
来源:《江汉大学学报》 2002年第01期 作者:强士端
第2章 分析数学在工程中的应用
1.数学物理方程的特点、结构及分析
龚俊新
通过对数学物理方程这门较难的课程的特点、任务、结构进行详尽的分析了解 ,抓住重点难点 ,广泛灵活运用其他数学分支的成果 ,对学习该课程是大有益处的。   详情>>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2003年第04期 作者:龚俊新
2.输电线路导线覆冰数学物理模型分析
孙沧杰
系统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输电线路导线覆冰的数学物理模型,介绍了各模型的物理假设,数学建模及参数化过程。并着重分析了各个模型的建模理念,提出了这些模型在研究导线覆冰机制和对覆冰做出预测时的优点与局限性。为今后对这些经典模型的改进指出了一些方向。   详情>>
来源:《黑龙江气象》 2009年第04期 作者:孙沧杰
3.超静定结构分析中的数学物理空间
金建三;刘郁馨
本文分析了超静定结构多余力空间及自内力欧氏空间的数学变换及对应的物理记录,然后讨论了子空间及广义单元的应用.重点分析了这些变换对力法求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体空间中的数学和物理变换难于力法方程的建立或求解,而子空间对应的广义单元的应用,不仅建立方程类似于直接刚度法,即可像直...   详情>>
来源:《第四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 1995年第期 作者:金建三;刘郁馨
4.压水堆核电机组二回路热力系统热经济性分析统一物理模型...
闫顺林;吴换英
在建立了火电机组热经济性分析统一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压水堆核电机组二回路热力系统与火电机组热力系统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进行分析与研究,建立了压水堆核电机组二回路热力系统热经济性分析统一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统一物理模型的形式规范简明,由此导出的数学模型形式简单统一,...   详情>>
来源:《汽轮机技术》 2009年第06期 作者:闫顺林;吴换英
5.求解势阱问题中边界条件的数学推证
李海;陶才德
求解势阱或势垒的问题是量子力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边界条件的深刻认识与准确应用是正确求解这类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现行的大部分的量子力学教材并未对边界条件给出完整的推证,仅是在解题的过程中直接给出相应的边界条件或根据物理含义给出文字阐述,本文就针对以上不足从数学的角度...   详情>>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2005年第02期 作者:李海;陶才德
6.采用V势阱函数的距离归一化水平集算法
孙超;许悦雷
针对距离归一化水平集算法存在速度下降和弱边缘不敏感的问题,在双势阱函数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V势阱函数。该函数统一了演化速度的数学表达形式,在避免零势阱修正的同时,降低了零势阱附近的演化速度。实验结果表明:与双势阱函数相比,V势阱函数具有更好的速度和弱边缘检测性能。   详情>>
来源:《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3年第04期 作者:孙超;许悦雷
7.有限深方势阱图解法的改进
刘帅;刘艳芳
对有限深方势阱中的能级方程做一个简单的数学变换,从而将常用的图解法中的函数图像简化,使得有限深方势阱问题的物理图像变得更清晰,更有利于大家理解这个简单而重要的模型.文中还利用改进后的图解法简单讨论了一些有限深方势阱的性质.   详情>>
来源:《大学物理》 2010年第04期 作者:刘帅;刘艳芳
8.一维有限深对称方势阱中波函数的推导
呼和满都拉;赵鹏宇
该文运用文献分析法、文本细读法、综合分析法,分析一维有限深对称方势阱中运动粒子的能级与波函数,从而求解相应能级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由于一维问题在数学上处理起来比较简单,并能对其结果进行细致的讨论,而且量子体系的许多特征,都可以在一维问题中展示出来,所以以一维有限深对称方势阱中...   详情>>
来源:《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01期 作者:呼和满都拉;赵鹏宇
第3章 势阱与分析数学
1.一维无限深梯形势阱中微观粒子波函数和能级的半解析解
罗强;姜玉梅
利用特殊函数研究了一个数学形式简单但物理内涵丰富的新势阱——一维无限深梯形势阱,并得到了处于该势阱中微观粒子的波函数和能级的半解析解,其结果可以用来从理论上分析梯形沟道势阱的二维电子气的物理机制.此外指明了它与熟知的一维无限深方势阱和三角势阱的联系与区别,并基于对应原理讨论...   详情>>
来源:《大学物理》 2014年第06期 作者:罗强;姜玉梅
2.δ复数势阱的隧穿时间的研究
曲晓英;李玉金
首先通过边界条件求解薛定谔方程,计算出粒子穿过单个δ复数势阱和双δ复数势阱的相时,然后运用Matlab和Origin数学软件,分析系统中的相关因素对相时的影响.研究表明,两种情况下相时受势阱的实部和虚部以及入射能量等因素的影响是不同的,对于单个δ复数势阱有一个相时最大值,而对于双δ复数势...   详情>>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02期 作者:曲晓英;李玉金
3.固体介质中细胞自动机有限深势阱的量子力学分析
赵雪平;杨宝俊
在细胞自动机有限深势阱模型的基础上,利用Lennard-Jones(12-6)势能,通过量子力学推导和分析,对模型中的势能和分子组能量的形式和分布进行了探讨.得到了分子组具有微观和宏观的性质的进一步说明(具有微观尺度特性的截断半径系数μ和具有宏观尺度特性的平衡半径系数τ),并讨论了μ和τ的变化对...   详情>>
来源:《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年第01期 作者:赵雪平;杨宝俊
4.一维无限深势阱的辛算法解分析
牟其善;王建国
利用辛算法计算一维无限深势阱的含时薛定谔方程,解得的波函数的图象与其绝对误差的图象完全相似,这说明各点的相对误差趋向于一个固定值。经计算相对误差在各个x格点处完全相同。波函数相对误差随时间的演变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其实数部分和虚数部分的相对误差周期性地在正负之间来回变化。波...   详情>>
来源:《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04期 作者:牟其善;王建国
5.以一维谐振子势阱中的单粒子为工质的量子热机性能分析
王建辉;熊双泉
建立了以一维谐振子势阱中的单粒子为工质的量子热机模型.当势阱壁宽度和粒子的量子态缓慢改变时,该热机类似于经典卡诺热机对外做功.假设势阱壁移动速度非常缓慢并且考虑热漏,推导出量子热机循环的输出功率和效率等重要性能参数的一般表达式.通过优化分析,获得了热机循环中各主要性能参数的最...   详情>>
来源:《物理学报》 2012年第08期 作者:王建辉;熊双泉
6.简谐势阱中有限粒子数二维玻色气体性质的数值分析
周照群;苏国珍
应用数值计算方法对二维简谐势阱中有限粒子数的理想玻色气体的性质进行了数值分析 ,讨论了系统在产生 BEC时的一些物理量 .结果表明 ,在粒子数 N为有限的情况下 ,基态的粒子占有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是平滑的 ;系统的热容始终是连续的 ;零点能的考虑与否并不影响系统的 BEC特性 ,但对系统的逸度...   详情>>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04期 作者:周照群;苏国珍
第4章 复杂系统与分析数学
1.一种系统辨识建模及其经济应用
刘惠生
<正> 一、问题与目的把现代控制论中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引入我国经济领域,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分析,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缺少的内容.系统辨识是系统科学中的一种实验研究方法.它是从已掌握的研究对象的实际资料出发。模拟一个等价系统,并建立这个等价系统的数学模...   详情>>
来源:《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 1994年第期 作者:刘惠生
2.复杂电力系统分析中直流机励磁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史军;王宗刚
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分析对电网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而电网暂态稳定分析的前提是必须建立网络主要元件的数学模型.基于网络分析理论,提出了直流机励磁系统简化传递函数图模型,并以此推导建立了直流机励磁系统的数学模型.   详情>>
来源:《河西学院学报》 2006年第02期 作者:史军;王宗刚
3.最大流原理:多元统计分析的新方法及其应用
冯綮一;柴立和
本文基于描述复杂系统中结构形成的法则——最大流原理,建立了一套利用给定数据重构复杂系统结构形成和演化一般动力学方程的理论模型和数值模拟方法,以期系统地、全面地处理复杂多元数据.通过新方法在城市复杂系统和湖泊水生态系统上的应用,证实了该方法在反映复杂系统中结构形成和演化的特性...   详情>>
来源:《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09年第01期 作者:冯綮一;柴立和
4.复杂设备BIT系统几种典型虚警的数学分析
徐永成;温熙森
机内测试 (Built-inTest,BIT)技术是改善系统或设备测试性和诊断能力的重要途径 ,它能够提高设备内部检测和隔离故障的能力、简化设备维修、降低全寿命周期费用 ,但是较高的虚警率一直是阻碍BIT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对复杂设备BIT系统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 ,分析了BIT系统几种常见虚警的...   详情>>
来源:《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01年第12期 作者:徐永成;温熙森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1.数学化与数学模型
青义学
研究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乃至农业、商业、经济、政治中的实际问题,往往要应用数学知识从事物的定量分析中将其数学化,建立数学模型,再利用模型来解决这类问题。其过程是: “实际—数学化—数学模型—检验—应用”这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研究方法,不仅可以使某些实际问题典型化、数量化,有利于问...   详情>>
来源:《数学通报》 1984年第11期 作者:青义学
2.结合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发展数学
关肇直
<正> 回顾一下数学发展的历史,特别是近三百年的历史,以及展望数学今后发展的趋势,是当前数学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的目的是分析一下近代数学发展三百多年的历史,说明数学和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一下这种关系本身的发展,以便更好地看出今天数学发展中一种重要的趋势。...   详情>>
来源:《科学通报》 1965年第07期 作者:关肇直
价格:¥36.50

书评

0/400
提交
以下书评由主编筛选后显示
最新 最热 共0条书评

分享本书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