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阿罗汉(梵文为Arhat),略称罗汉。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即“阿罗汉果”,也称“无极果”、“无学果”,据称是尽断三界见、修二惑所达到的果位,已至修学的顶端。佛教认为,达到此种境界的修行者,破除了一切烦恼,得以解脱生死轮回而进入涅槃。因此,罗汉又称不生。罗汉的修行值得人敬重,应受大家供养。所以,罗汉又称应供或者应真。罗汉的形象有很多,主要的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
印度佛教与中国佛教
佛教是与孔子同时代的释迦牟尼所创造的宗教。2016年为佛历2600年。释迦牟尼姓乔达摩,名悉达多,相传是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属刹帝利种姓。娶妻生子,二十九岁时感于人世生老病死之苦,又对婆罗门教不满,舍弃贵族生活,出家修道,苦行六年在伽倻山菩提树下“成道”,在鹿野苑为五名亲信随侍讲四谛和正见“八正道“,初转法论。后传教四十余年,弟子众多,但以迦叶、阿难等十大弟子最著名。八十岁在拘尸那迦城涅槃。释迦牟尼涅槃当年,迦叶主持了第一次佛教结集,阿难诵出《经》,优波离诵出《律》。佛灭一百年后举行了第二次佛教结业,大天提出五条新见解,并认为”但有智人,能说诸法,亦得造经。“于是佛教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上座部信奉小乘佛教,大众部信奉大乘佛教。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是罗汉果位,大乘佛教修行的果位可以是菩萨果位,还可以是佛陀果位。后大众部马鸣造《大乘庄严论经》《佛所行赞》。龙树造《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华严经》《大日经》《金刚顶经》《中伦》《十二门论》。无著造《瑜伽十地论》《大乘阿毗达摩集论》,世亲造《大乘庄严经论释》《金刚经论释》《净土论》《大乘成业论》。更多的经论,只知译者,不知造者,只有《阿含经》和《律藏》为释迦牟尼真传。十三世纪以后,佛教在印度消失。
佛教在汉朝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释道互相斗争又互相融合,首先发生了北魏太武帝灭佛事件。若干年后,菩提达摩在少林寺创中国佛教宗派禅宗。几十年后北周武帝再次灭佛。在江南,智顗在浙江天台山创天台宗。隋朝信行创三阶教。中国佛教的六大宗派均创建于隋唐时期。隋唐时僧人吉藏在草堂寺创三论宗,唐代高僧道宣在净业寺创律宗,唐高僧玄奘在大慈恩寺创法相宗,唐高僧善导在香积寺创净土宗,唐高僧法藏在华严寺创华严宗。唐代天竺来华高僧善无果、金刚智在大兴寺创密宗。安史之乱以后,唐武宗再次灭佛,一些佛教宗派衰落。到五代十国时,周世宗再度灭佛。宋代以后,佛教与儒教、道教互相融合,和平相处,佛教才成为易于为汉人所接受的宗教。
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七世纪时吐蕃松赞干布信奉佛教,九世纪时赞普朗达码兴苯教灭佛。十世纪以后佛教在藏区复兴,出现了许多教派,如宁玛派、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后在元朝支持下,上层喇嘛开始掌握地方政权,十五世纪,宗咯巴创立格鲁派,并逐渐强大,在清朝扶持下,格鲁派掌握西藏政教大权。
文华轩主人于丙申正月
收起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