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物流交通运输铁路运输 在大成讲坛,讲出你的精彩!

作品简介:

申志军,高级工程师,工程硕士,宜万铁路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主要从事隧道工程的施工、建设管理和科研工作,本文集为工作二十年间撰写的隧道建设和科研论文。

更多
收起

关键词:

铁路工程 隧道
申志军
相关文集 更多>>
4933人阅读
7912人阅读
第1章 宜万铁路
1.宜万铁路岩溶隧道修建关键技术
申志军
宜万铁路主要行经云贵高原东北麓,这里地质复杂多变,是我国岩溶最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建设条件之艰、难、险在我国乃至世界铁路史上极为罕见。全线隧道159座,揭露需采取工程措施的岩溶1088处。文章介绍了超前地质预报、岩溶处理技术和防灾及报警系统等关键施工技术,并重点介绍了信息化注浆...   详情>>
来源:《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 2012年第期 作者:申志军
2.宜万铁路隧道复杂岩溶及断层处理技术
申志军
宜万铁路是目前国内外已建和在建工程中岩溶及岩溶水最发育、最复杂的工程,其中,野三关等5座隧道岩溶及断层处理又最为复杂。野三关602溶腔、大支坪990溶腔、云雾山617组合溶腔、马鹿箐978溶腔、齐岳山F11断层等工程难点的处理措施主要有:建立水文观测来分析降雨、水量、水压之间的关系;超前地...   详情>>
来源:《铁道标准设计》 2010年第08期 作者:申志军
3.宜万铁路隧道岩溶规模化处治技术
薛斌;申志军
宜万铁路是目前国内外已建和在建工程中岩溶及岩溶水最发育、最复杂的工程,159座隧道中岩溶隧道占91座,采取结构措施处理的岩溶共1 088处,岩溶的类型主要分为暗河、管道、贫水溶洞、富水溶洞以及裂隙和断层,针对相同类型的岩溶,采取了规模化的处理措施,主要有注浆加固、溶腔防护加固、分水降压...   详情>>
来源:《铁道标准设计》 2010年第08期 作者:薛斌;申志军
4.宜万铁路岩溶隧道施工地质技术
申志军
以宜万铁路岩溶隧道的施工地质技术实践为例,介绍了施工地质作为工程勘察阶段工程地质勘探在施工阶段的延续,用以在施工过程中解决勘察阶段所没有或不能解决的工程地质问题。施工地质以超前地质预测预报为主体,以规避大型施工地质灾害为目的,在施工阶段针对可能发生的隧道围岩变更;可能存在的...   详情>>
来源:《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第12期 作者:申志军
5.宜万铁路岩溶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
申志军;曾强运
文章以宜万铁路岩溶隧道超前预报为实例,介绍了超前地质预报的技术原则及地质分级,举例介绍地质素描、物探中的常用的TSP和地质雷达,重点介绍了超前钻探和周边超长炮孔技术,同时,介绍了参建各方的职责及管理程序,得出了复杂岩溶应以钻探为主的综合预报模式的结论。   详情>>
来源:《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 2009年第期 作者:申志军;曾强运
6.宜万铁路岩溶隧道风险管理
朱鹏飞;申志军
宜万铁路地形、地质条件之复杂,建设条件之艰、难、险居我国铁路历史之最。为减少岩溶突水突石的灾害发生,首次引入了风险管理的理论并应用到实践之中,系统全面地制定了应对高风险隧道建设的管理措施,第一次在铁路工程中对地质勘察监理、超前地质预报、水文监测、防灾报警系统等方面进行了系统...   详情>>
来源:《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 2009年第期 作者:朱鹏飞;申志军
7.宜万铁路高风险岩溶隧道应对措施
申志军
宜万铁路其地形、地质条件之复杂集西南山区铁路之大成,建设条件之艰、难、险居我国铁路历史之最。在宜万铁路的风险管理中,摸索、探讨和系统总结了一套应对措施,包括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其中,管理措施有八项风险管理机制、地质和隧道分级管理及督办制度、Ⅰ级风险隧道管理制度、专家指导制度...   详情>>
来源:《铁道标准设计》 2010年第08期 作者:申志军
8.齐岳山隧道大断层地段隧道结构长期安全监测分析
申志军;詹显军
宜万铁路齐岳山隧道因其地质复杂、水压较大,结构设计经过多次优化,为了解施工期及运营期的结构安全情况,在断层段选取3个断面进行了水压力、围岩与初期支护间接触压力、初期支护内力、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接触压力、二次衬砌内力等5个项目的长期监测,截止目前已监测41个月。监测数据表明,各...   详情>>
来源:《现代隧道技术》 2013年第02期 作者:申志军;詹显军
9.宜万铁路长巴河大桥基础穿越岩溶暗河处理技术
王树国;申志军
宜万铁路长巴河大桥2号墩位于岩溶复杂地区,其下部发育有暗河系统,暗河发育受岩层走向和纵张节理控制明显,造成施工过程中多次遭遇漏浆、塌孔、卡钻、埋钻等现象。为确保跨越暗河体系桩基础施工的顺利进行,采取了加深地质钻探锁定暗河发育形态,桩孔移位避开暗河,全程钢护筒跟进基岩面,二级钢护...   详情>>
来源:《铁道标准设计》 2010年第08期 作者:王树国;申志军
第2章 武康增建二线
1.武康增建二线隧道建设管理与施工技术
申志军
结合武康铁路增建二线工程在复杂环境和软弱围岩条件下新建54座铁路隧道、加固6座既有隧道和1座铁路运营隧道的拆除等工程的特点和难点,介绍隧道建设管理的理念和方法,针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的措施以及10座隧道的关键技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详情>>
来源:《铁道标准设计》 2007年第S1期 作者:申志军
2.武康增建二线铁路隧道工程的设计
申志军
介绍武汉铁路局管段内改建铁路沪汉蓉通道武汉至安康增建二线隧道工程的设计概况,包括建设概况、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隧道主要技术标准、洞口工程、支护和衬砌、既有隧道加固、监控量测、防排水和辅助坑道等设计内容。   详情>>
来源:《铁道标准设计》 2007年第01期 作者:申志军
3.武康增建二线铁路王家沟隧道明洞半明半暗开挖技术
孙春英;申志军
武康增建二线铁路王家沟隧道位于低山丘陵区的软弱围岩中,明挖需放坡开挖,工程量大,存在边坡滑塌的风险。半明半暗开挖法,即隧道大跨以上上半断面先明挖然后对地层进行加固、隧道洞口设护拱,隧道下半断面按照暗挖施工方法进行开挖、衬砌和设置防排水,确保了隧道明洞及上方地层的安全。   详情>>
来源:《岩土工程界》 2009年第01期 作者:孙春英;申志军
第3章 城陵矶越江隧道工程
1.越江隧道钻爆法施工技术
申志军
结合城陵矶长江穿越隧道工程的工程实例,介绍了在越江隧道钻爆法施工中,越江隧道工程的施工特点和施工原则、关键施工技术以及安全措施。为类似工程提供经验。   详情>>
来源:《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5年第06期 作者:申志军
2.泥水盾构在水底岩石隧道中的应用
申志军
结合城陵矶长江穿越隧道工程的实际,介绍了采用泥水盾构机在水底岩石隧道应用中的设备配备、盾构吊装、掘进以及通过大堤和断层破碎带的施工技术,可供其他类似工程参考。   详情>>
来源:《岩土工程界》 2006年第10期 作者:申志军
第4章 武汉地下过街道
1.复杂环境下地下过街道修建技术
申志军
结合武汉中山广场地下过街道的修建,介绍地下过街道在下穿建筑物、地下管线和临近人工湖以及处于饱和含水砂层等复杂环境下,采用洞内外降水和管棚超前支护,并选择双侧壁导坑开挖支护和跳段衬砌方法以及其他特殊措施等施工技术和监控量测技术的应用,成功地修建了地下过街道。   详情>>
来源:《铁道标准设计》 2005年第12期 作者:申志军
第5章 郑州电缆隧道工程
1.浅埋隧道穿越铁路线施工技术
田精斐;申志军
本文介绍了郑州市碧沙变电缆隧道成功穿越陇海铁路等三条铁路线时所采用的浅埋暗挖施工技术。   详情>>
来源:《隧道建设》 2000年第03期 作者:田精斐;申志军
2.郑州电缆隧道工程刚性防水层施工工艺
申志军
本文简要阐述了郑州电缆隧道工程刚性防水层施工中解决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介绍了施工中积累的经验。   详情>>
来源:《隧道建设》 2000年第01期 作者:申志军
第6章 其它
1.城市微型隧道施工技术
申志军;孙春英
结合工程实例 ,介绍城市微型隧道施工中采用的浅埋暗挖法和非开挖铺管技术。   详情>>
来源:《铁道标准设计》 2002年第08期 作者:申志军;孙春英
2.施工企业内部质量审核的探讨
申志军
本文根据施工企业的特点对内部质量审核中的内审模式、内审员素质以及内审频数和内审流程进行了探讨。   详情>>
来源:《隧道建设》 2000年第S1期 作者:申志军
3.郑州新郑路箱涵顶进施工技术
申志军
结合陇海铁路郑州东站至郑州西站复线施工中跨新郑路箱涵施工采用顶进的工程实践,介绍在铁路线下顶进施工的施工方法以及如何加固铁路线以确保行车安全。   详情>>
来源:《隧道建设》 2003年第02期 作者:申志军
价格:¥32.50

书评

0/400
提交
以下书评由主编筛选后显示
最新 最热 共0条书评

分享本书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