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轻工业/手工业轻工业食品工业 在大成讲坛,讲出你的精彩!

作品简介:

速溶茶作为人们现代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饮品,它是一种由茶叶深加工而来的产品,具有营养、健康、方便快捷等特点。在本书中,将会介绍和说明速溶茶在我国的发展背景、部分生产加工技术、产品质量研究以及具体产品的应用与研究。

更多
收起
科技双语出版中心
第1章 发展背景
1.速溶茶研究进展及前景
康孟利;薛旭初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速溶茶生产技术研究进展,包括轧碎处理及拼配、浸提、净化(过滤)、转溶、浓缩、干燥、增香、包装等,速溶茶产品的开发,存在问题及前景。   详情>>
来源:《茶叶》 2006年第03期 作者:康孟利;薛旭初
2.速溶茶粉产品的研究进展
邹锋扬;金心怡
随着茶饮料的发展,国内外越来越关注对速溶茶粉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主要介绍了速溶茶粉产品的保健功能、发展历史、类型,对速溶茶粉新产品研究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详情>>
来源:《饮料工业》 2012年第03期 作者:邹锋扬;金心怡
3.中国速溶茶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
宋如;李晓娅
速溶茶是一种茶叶深加工产品,具有营养、健康、方便快捷等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市场前景巨大。本文对速溶茶的加工技术和发展历程进行了介绍,分析速溶茶市场发展和产品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详情>>
来源:《茶业通报》 2019年第04期 作者:宋如;李晓娅
4.我国速溶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杨军国;宋振硕
速溶茶因其卫生、营养、方便等特点,愈来愈受到国内外消费者青睐。进入21世纪,人们更加注重对产品健康功效的追求,速溶茶面临机遇与挑战。其应用领域由饮料行业拓展至食品、药品、化妆品及保健品,市场前景更加广阔。然而缺点亦逐渐突显,尤其是功能成分的低富集限制了保健功效的研发应用。本文...   详情>>
来源:《福建茶叶》 2017年第03期 作者:杨军国;宋振硕
5.茶饮料与茶食品加工研究“十三五”进展及“十四五”发展...
尹军峰;许勇泉
茶饮料与茶食品是我国深加工产业重要的领域,"十三五"期间,我国茶饮料与茶食品加工产业得到稳步发展。文章简要总结了茶饮料与茶食品加工领域"十三五"期间取得的主要进展,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领域"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方向,为茶饮料与茶食品加工研发提供参考。   详情>>
来源:《中国茶叶》 2021年第10期 作者:尹军峰;许勇泉
6.全球速溶茶和茶浓缩汁的生产和应用及发展趋势
罗龙新
速溶茶和茶浓缩汁是目前茶叶深加工领域工业化和商业化程度最高的产品。文章对近20多年来国内外速溶茶和茶浓缩汁产品的种类、生产和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预测和分析了速溶茶和茶浓缩汁今后的发展前景和趋势。分析表明,中国、印度、斯里兰卡、美国是主要的速溶茶生产国,跨国茶叶公司或...   详情>>
来源:《中国茶叶加工》 2019年第04期 作者:罗龙新
7.速溶茶粉在茶饮料中应用的新趋势
王军
中国人喝茶,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几千年的沉淀,不但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也使茶走向了世界。中国茶饮的工业化生产,是最近几十年来才出现的。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加上深入人心的饮茶习惯,茶饮料的销售量近年来在中国大幅增长。我国茶饮料几年来呈现了高速增长的势头,1999年到2002年茶饮料消费量...   详情>>
来源:《中外食品》 2005年第12期 作者:王军
第2章 生产技术
1.速溶茶粉制作工艺研究
郭桂义;杨转
以普洱、金骏眉、铁观音3种茶叶为材料,通过90℃下常规浸提30 min和120℃下加压热浸提30 min后,分别经冷冻干燥和喷雾干燥制作速溶茶粉,再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别测定其氨基酸组成和含量,最后进行感官评定,以确定最佳制作工艺.实验结果表明:120℃加压热浸提并冷冻干燥条件下,速溶茶粉具有较...   详情>>
来源:《轻工学报》 2017年第02期 作者:郭桂义;杨转
2.速溶茶干燥工艺研究进展
张靓;吕杨俊
干燥是速溶茶加工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对成品速溶茶的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对速溶茶干燥技术的研究发展迅速,成品速溶茶粉的汤色、香气、滋味、流动性、速溶性等品质均有了较大的提升。本文将基于前人对于速溶茶加工的研究,重点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对速溶茶干燥工序的研究进展,便于今后对...   详情>>
来源:《中国茶叶加工》 2017年第01期 作者:张靓;吕杨俊
3.速溶茶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杨刘艳;江和源
提取是速溶茶生产的一个关键环节,提取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生产过程,进而影响速溶茶的最终品质。本文对速溶茶主要物质浸出机理及速溶茶的传统提取方式进行了简要介绍。对提高速溶茶提取效率、改善茶汤品质具有积极作用的新技术,包括超声波、微波、超高压、生物酶辅助技术,文章重点阐...   详情>>
来源:《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5年第04期 作者:杨刘艳;江和源
4.普洱速溶茶粉的制备工艺优化
杨转;郭桂义
为了提高普洱茶有效成分的提取,提高冲泡便捷性,本文采用加压热浸提法研究普洱茶多酚的最佳浸提工艺,将浸提液进一步干燥处理得到速溶茶粉,并对其进行感官分析及氨基酸和香气组分的分析。结果表明普洱茶多酚和水浸出物的最佳浸提条件为:温度130℃,时间30 min,压强0.185 MPa,料液比1∶25(g/m L...   详情>>
来源:《食品工业科技》 2016年第21期 作者:杨转;郭桂义
5.固体速溶茶粉的制备工艺研究
韩慧恩;黄晓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已经鲜少有人能够耐性品茶,制作简便,易于携带的功性速溶茶粉,是茶叶饮品一个新的突破口和发展方向。通过对速溶性茶叶饮品现状进行分析,形成固体速溶茶粉的制备工艺,为后期速溶茶粉的开发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详情>>
来源:《福建茶叶》 2020年第11期 作者:韩慧恩;黄晓
6.绿茶粉加工工艺综述
刁大鹏;黄继红
国内外开发绿茶粉主要有三大类:超微细绿茶粉、抹茶和速溶绿茶粉。为了更高效地进行绿茶粉的生产,发展我国的茶粉业,总结了3类绿茶粉的生产方法,对各方法的生产关键步骤和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为生产企业提供参考。   详情>>
来源:《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3年第01期 作者:刁大鹏;黄继红
7.速溶茶生产加工中增香保香技术的研究进展
陈会娟;李瑞利
速溶茶加工过程中,原料在多次受热后,大部分香气挥发损失,一部分香气化合物转化改性,表现出香味低、香型差。因此在速溶茶加工时,除在加工工艺技术上避免香气损失外,往往还需回收香气以及增香保香。应从反渗透膜技术、β-环糊精(β-CD)、酶法、香气回填以及其他增香保香技术5个方面加以改进,提...   详情>>
来源:《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3年第03期 作者:陈会娟;李瑞利
8.我国速溶茶产业创新发展趋势与主要技术需求
尹军峰
速溶茶是国际上一种重要的茶叶深加工产品,对解决上游中低档茶出路、促进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和满足人们健康需求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概述了速溶茶发展历程和产业现状,分析当前国内速溶茶产业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今后的主要发展趋势和技术创新需求,为我国速溶茶产业的创新发展和...   详情>>
来源:《中国茶叶加工》 2019年第04期 作者:尹军峰
9.功能型速溶茶及其加工工艺探讨
杨军国
速溶茶的提制技术、规模、品类和品质水平已实现了飞跃式发展,然而其功能成分低富集化,限制了在医药保健品等领域的进一步应用。人们更加注重饮食的安全性和保健性,功能型速溶茶成为速溶茶产业的革新靶标。本文在前期课题组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茶叶深加工产业的发展趋势,提出"功能型速溶茶"...   详情>>
来源:《福建茶叶》 2018年第08期 作者:杨军国
10.速溶茶超声波技术提取工艺的研究
张远志;林惠琴
本文探讨超声波技术在速溶茶提取工艺的应用,针对与超声波提取效果直接相关的几个主要因素(超声波频率、提取时间、温度、料液比、次数)做单因素实验,并得到最佳提取工艺参数。   详情>>
来源:《食品科学》 2006年第02期 作者:张远志;林惠琴
11.冻干速溶绿茶辐照灭菌技术研究
尹军峰;汤玉平
近十多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新型方便快捷的各类茶饮料层出不穷地涌现,特别是罐装茶饮料发展迅速,为速溶茶的开发和生产提供了极大的市场机遇。我国地域广阔,非产茶地区较多,因此采用速溶茶来配制茶饮料是一种经济、简便的方法。但速溶茶特别是冻干速溶茶在加工和包装过程中易发生...   详情>>
来源:《中国茶叶》 2005年第02期 作者:尹军峰;汤玉平
第3章 质量研究
1.生产工艺对速溶普洱茶粉品质的影响
沈放;路斌
运用不同的提取工艺进行普洱茶成分的提取分离并将其制成速溶粉,通过感官评审和化学成分分析研究提取技术对茶粉品质的影响,获得优化的速溶普洱茶粉生产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速溶普洱茶制取工艺最佳方案为:乙醇浸提后加入0.5%β-环糊精、8倍水100℃水浴,经浓缩、冷冻干燥得速溶茶粉。   详情>>
来源:《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0年第03期 作者:沈放;路斌
2.金银花速溶茶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
张焱;陈春刚
本实验研究了金银花速溶茶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金银花超声提取的工艺。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优化了金银花速溶茶喷雾干燥的工艺,并采用薄层和高效液相的方法对金银花速溶茶的主要成分绿原酸进行了定性和定量鉴别。确定了金银花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为:用10倍水提取三次...   详情>>
来源:《食品科学》 2008年第10期 作者:张焱;陈春刚
3.提高速溶茶品质的研究 Ⅰ. 酶法提取
谭淑宜;曾晓雄
针对速溶茶品质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对红碎茶、绿茶的有效化学成分,纤维素酶、果胶酶和蛋白酶采用酶法提取.其使用浓度纤维素酶以0.3%为宜,水浸出物提取率分别比对照高20.5%与19.6%;果胶酶以0.1%为宜,水浸出物提取率分别比对照高5.4%与5.6%;蛋白酶分别以o.4%和o.6%较好,其氨基酸提取率分别比对...   详情>>
来源:《湖南农学院学报》 1991年第04期 作者:谭淑宜;曾晓雄
4.微波提取制备速溶茶及其品质影响因素
郑玉芝;程江山
采用微波提取-超滤膜过滤-反渗透浓缩-真空冷冻干燥等工艺制备的速溶茶产品可以速溶于冷水,无“冷后浑”现象。提取三次后,产品的提取得率为干茶叶的25-30%。提取温度低于75℃,超滤膜PVDF和PVA,截留分子量为10万,冷冻干燥温度为-30℃。速溶茶产品中的大分子物质和金属离子含量,如蛋白质、胶质...   详情>>
来源:《广东茶业》 2006年第03期 作者:郑玉芝;程江山
5.柠檬汁对茶汤及速溶绿茶粉品质的影响
侯小桢;章斌
[目的]探讨柠檬汁用量对绿茶茶汤感官品质及速溶柠檬茶粉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绿茶和柠檬为主要原料,分别经喷雾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方式制得速溶柠檬茶粉,考察柠檬汁添加量对绿茶茶汤及速溶绿茶粉品质的影响。[结果]柠檬汁与茶汤比为1∶19时的口感最佳;柠檬汁的添加可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茶汤色泽...   详情>>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第06期 作者:侯小桢;章斌
6.茶粉生产茶饮料的品质保证分析
焦扬;李彩霞
讨论了速溶茶粉生产茶饮料时原料、工艺、设备配置等方面的质量保证的条件,并给出了上述因素的具体参数和注意事项,以便给中小型饮料厂的茶饮料生产提供帮助.   详情>>
来源:《河西学院学报》 2004年第02期 作者:焦扬;李彩霞
第4章 应用案例
1.速溶茶泡腾片的制备与配方优化设计
郑玉芝;赵超艺
速溶茶泡腾片是以速溶茶粉、柠檬酸和碳酸氢钠为主要原料,经过造粒、干燥、压片制成。通过测定酸碱反应的CO2气容量和溶液的pH,确定柠檬酸和碳酸氢钠的合适配比。选择聚乙二醇6000和聚乙烯吡咯烷酮K30作为粘合剂,可溶性淀粉作为润滑剂,压片效果较好。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柠檬红茶泡腾片的最佳配...   详情>>
来源:《食品工业科技》 2006年第05期 作者:郑玉芝;赵超艺
2.桑叶速溶茶的研制
陈忠立;杨婷婷
以桑叶为主要原料,经过浸提浓缩、喷雾干燥等工艺,研制出热水可溶、汤体透明的桑叶速溶茶。经单因素实验确定桑叶浸提的最佳工艺条件:β-环状糊精添加量为5%,每克桑叶浸提水量为15mL,浸提温度为85℃,浸提时间为20min。   详情>>
来源:《丝绸》 2011年第07期 作者:陈忠立;杨婷婷
3.金花茶速溶茶的研制
韦璐;宁恩创
以金花茶鲜叶为原料,经过浸提、浓缩得浓缩液,配以适量辅料调配后经喷雾干燥生产金花茶速溶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金花茶速溶茶的最佳配方为:金花茶浓缩液添加量为10%,β-环状糊精添加量为0.4%,麦芽糖醇添加量为4.5%,海藻糖添加量为3.0%(均为质量体积比)。所得的产品呈浅黄棕色,颗粒细腻均匀,溶...   详情>>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2011年第01期 作者:韦璐;宁恩创
4.香菇食品及饮品的最新开发现状
刘月芹;贺晓龙
由于香菇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各种各样的产品被陆续开发出来。本文概述了近年来香菇食品及香菇饮料的加工现状,并为香菇的精深加工与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及建议,以期为香菇食品及饮品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详情>>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5期 作者:刘月芹;贺晓龙
5.灵芝速溶茶的研制
郑必胜;李会娜
以灵芝为主要原料,经过浸提浓缩、喷雾干燥等工艺,配以适当辅料调制,研制成热水可溶,溶液透明的灵芝速溶茶。采用单因素正交实验确定灵芝速溶茶的最佳配方为:麦芽糊精25%、CMC 0.15%、麦芽糊精和β-环状糊精的比例12:1,蔗糖的含量9%。所制得的灵芝速溶茶颗粒细腻呈黄白色,溶解快速且无沉淀,具...   详情>>
来源:《现代食品科技》 2012年第07期 作者:郑必胜;李会娜
6.中草药保健速溶茶加工工艺研究
武治昌
以几种中草药浸提液为主要原料,辅以功能性甜味剂、酸味剂等调配,采用先进的固体饮料工艺,制成了低热量、具有保健作用、饮用方便的速溶茶饮料,既迎合人们追求健康饮食的保健需要,又对开发中草药资源的应用探索了新的途径。   详情>>
来源:《食品科技》 2009年第02期 作者:武治昌
价格:¥19.00

书评

0/400
提交
以下书评由主编筛选后显示
最新 最热 共0条书评

分享本书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