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教学高中教育综合课程 在大成讲坛,讲出你的精彩!

作品简介:

本套校本课程介绍文字的发展历程,名家毛笔书法精品鉴赏,毛笔书法的工具、书写方法等。

青铜礼器是帝王们权利的象征,传说夏禹建立夏王朝的时候,用天下九个州所贡献的铜铸成九个大鼎象征九州。由于青铜器被称为“金”,因此我们也把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叫做“金文”。目前所见考古发掘出土的有铭青铜器,以殷代即商晚期为最早,但有少数传世的二里冈上层期的青铜器却铸有铭文。属于早商的二里冈文化时期,在青铜器上有铭文是应予肯定的。发现甚少的原因首先应该是由于此时期在青铜器上铸铭尚未成为风气。

更多
收起
博客
主编的其他文集 更多>>
13496人阅读
1.甲骨文与金文的特点及书写技巧比较
嵇培松
文字的书写艺术,隐含在它的起源及其历史发展中。甲骨文与金文作为汉字书写艺术的先祖,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不仅促进了汉字艺术的发展,而且也加速了书法艺术的出现和演变,对人们的审美观念和书写要求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文章中通过对甲骨文与金文的风格、文字特征、书写技法等各方面来进行分析...   详情>>
来源:《青年与社会》 2019年第03期 作者:嵇培松
2.甲骨文与金文的特点及书写技法
嵇培松
文字的书写艺术,隐含在它的起源及其历史发展中。甲骨文与金文作为汉字书写艺术的先祖,不仅促进汉字艺术的发展,也加速书法艺术的出现和演变,对人们的审美观念和书写要求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本文中通过对甲骨文与金文的风格、文字特征、书写技法等进行分析,探究其发展历程和对后世的深远意义...   详情>>
来源:《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0年第04期 作者:嵇培松
3.晋国青铜器铭文美学表现研究
李思航
晋国青铜器铭文在美学层面上有很高的成就,体现着书写和装饰的有机结合,形成独具风格的美感符号。根据不同的器物类型和代表作,具体呈现出厚重有力、静中有动、优美流畅、清雅内敛、结构端稳、干脆爽快等特点。晋国青铜器铭文可以实现美学应用,其具有文化和艺术的展示功能以及书法专业的教学功...   详情>>
来源:《名作欣赏》 2021年第35期 作者:李思航
4.商代青铜器铭文的艺术形式美管窥
张克
商代青铜器铭文是中国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是书法史的出发点。迄今为止,有关商代青铜器铭文的研究多集中在文字学和历史文献学,其艺术形式美以及在书法史上的意义研究在学界成果相对较少。本文通过商代青铜器铭文文字变化、笔画、结构、章法四方面要素的深入剖析,从书法美学角度阐释商代青铜器铭...   详情>>
来源:《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04期 作者:张克
5.虢国墓出土青铜器金文书法赏析
辛军民
《左传·僖公五年》载:"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杜预注:"虢仲、虢叔,王季之子,文王之母弟也。"《汉书·地理志》云:"北虢在大阳,东虢在荥阳,西虢在雍州。"从上述文献记载可知,武王灭商后,封文王两个弟弟即虢仲、虢叔于东、西二虢。后西虢于公元前760   详情>>
来源:《收藏家》 2017年第05期 作者:辛军民
6.金文以及金文的艺术特点
看云来
何谓金文?答:殷、周青铜器铭文统称金文。青铜器起源于商代早期,盛行于西周。当时以青铜铸造的炊具为鼎、鬲、甗;食器如簋、盨、簠;酒器如爵、觚、觥;洗器如匜、盂;乐器如钟、镈;兵器如戈、钺、戟等数十种。人们在进行祭奠、锡命、田猎、征伐、签契约等活动并铸造相应使用的器皿时,在这些器皿...   详情>>
来源:《青少年书法》 2010年第01期 作者:看云来
7.大盂鼎铭文释读及其他
刘桓
西周重器大盂鼎铭文经前人释读后,已大致可读,然其中个别疑难字句仍值得商榷。鼎铭文的释读也有值得讨论之处。   详情>>
来源:《北方论丛》 2005年第04期 作者:刘桓
8.大盂鼎铭文拓片
~~   详情>>
来源:《中国书法》 2016年第19期 作者:
9.大盂鼎铭文书法简介
周德聪
如果说甲骨文代表了殷商时期书法的最高成就,那么,西周时期书法的艺术成就则集中体现在金文上。金文主要是指铸刻在钟鼎等青铜器物上的文字,所以也被称为“钟鼎文”。   详情>>
来源:《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七年级)》 2007年第04期 作者:周德聪
10.金文书写形式浅谈
王伟成
金文是中国古代从商开始一直到战国时期仍然在使用的主要书体。金文主要书写或铸刻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古文字学家也称为钟鼎文。因为青铜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是礼乐文化最重要的物质遗存,具有不可替代的史学价值。1925年容庚编《金文编》把商周铜器铭文中的字按照《说文解字》的...   详情>>
来源:《中国书画》 2013年第04期 作者:王伟成
价格:¥5.00

书评

0/400
提交
以下书评由主编筛选后显示
最新 最热 共0条书评

分享本书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