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安全资源环境生态环境保护 在大成讲坛,讲出你的精彩!

作品简介:

海洋作为地球生命的起源,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四分之三,不仅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而且对陆地环境和全球气候具有深远的影响。

《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目前的碳排放继续有增无减,将导致全世界在2100年失去49.5%的沙滩和近13.2万公里海岸线。与此同时,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消息,南极前不久经历了破纪录的高温。研究人员发现,由于气候变化导致南极登曼冰川融化加速,可能释放数十亿吨的冰,足以使全球海平面上升近5英尺。触目惊心的数据提醒我们,全球海岸线正在退化,海洋生态保护亟待加强。

本书主要介绍了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研究的现状、监测技术及保护措施等,以期为相关领域的读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更多
收起
科技双语出版中心
第1章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现状
1.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综合分析
厉丞烜;张朝晖
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提升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已成为沿海地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当务之急,是全面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阐述了我国海洋环境的特征,着重分析了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变化趋势和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现状;根据我国海洋的生态现状和特点,提出将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   详情>>
来源:《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4年第03期 作者:厉丞烜;张朝晖
2.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内涵与现状研究
朱雄;曲金良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部分,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海洋生态文明的内涵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海洋生态文明意识;二是海洋生态文明行为;三是海洋生态制度文明。这其中,意识决定行动,行动须有规范,规范的根本在于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系...   详情>>
来源:《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7年第03期 作者:朱雄;曲金良
3.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的基本现状与对策分析
王景昊
浩瀚无边的海洋孕育了地球上的芸芸众生,但人们对海洋的敬畏之心日渐淡漠且更加索取无度。近年来,人类对开发海洋的程度越来越高,发展海洋事业更是成为各国家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准。文章从我国对于保护海洋环境的短板不足方面入手分析海洋生态环境所面临的问题和目前需要加强的保护措施。   详情>>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7年第01期 作者:王景昊
4.海洋生态文明研究进展及其评价体系探究
狄乾斌;何德成
海洋生态文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部分,是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着眼点。本文全面梳理比较了国内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进展与实践探索,从概念内涵、应用领域、评价指标、示范区建设、实践经验五个方面梳理了现有研究,并采用重要性指数对现有研究中海洋生态文明评价指标的重...   详情>>
来源:《海洋通报》 2018年第06期 作者:狄乾斌;何德成
5.中国海洋生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思路
王丹;吴立之
随着海洋开发利用的不断深入,海洋资源、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指出中国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为江河污染物入海量上升,近海环境污染严重、富营养化加剧,海洋生物多样性水平下降,海洋资源过度与不合理开发。提出海洋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必须选择可持续发展之路,具体路径包括提高...   详情>>
来源:《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4年第02期 作者:王丹;吴立之
第2章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研究
1.我国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现状及发展对策
许丽娜;王孝强
经过30a的发展,我国的海洋环境监测事业成就卓著,初步形成了监测业务体系,监测内容也不断丰富,为海洋环境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全面回顾了我国海洋环境监测事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我国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所面临的形势;找出了我国海洋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海洋环境监测...   详情>>
来源:《海洋环境科学》 2003年第01期 作者:许丽娜;王孝强
2.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及展望
张灿;陈虹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变大、从监测环境质量到监测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逐步形成了完善的监测网络体系。本文全面回顾了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历史沿革,总结分析了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内容不断丰富的发展进程。50年来,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在监测项目、...   详情>>
来源:《环境保护》 2021年第12期 作者:张灿;陈虹
3.船载海洋生态在线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王宁;程长阔
船载海洋生态在线监测系统是海洋生态在线监测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船载在线监测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国内外船载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和应用现状,重点论述了典型应用案例欧洲FerryBox系统的发展历程、监测方式、成果应用以及运行管理体系等,为中国船载海洋生态在线监测技术...   详情>>
来源:《海洋科学》 2021年第10期 作者:王宁;程长阔
4.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
杨军平;于晓丰
为提高我国海洋环境监测技术水平,保障海洋环境信息安全,文章基于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设计海洋环境监测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包括北斗海洋环境监测终端和海洋信息综合服务平台2个部分,具有实时定位、实时监测、数据处理、信息预警、电子围栏...   详情>>
来源:《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9年第08期 作者:杨军平;于晓丰
5.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研究
吴勇剑;刘晓飞
为满足海洋环境管理的需要,提出并开发了基于智能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以配合海洋环境数据的监测和采集,加各种海洋气象灾害的时间处理、数值预报,各种海水指标的检测和控制。该系统包括无线网络、内置计算机技术、最新的网络技术,传感器的智能网络由相同或不同的传感器组成,大大...   详情>>
来源:《中国设备工程》 2021年第02期 作者:吴勇剑;刘晓飞
6.基于蓝海信息网络的海洋环境平行监测体系建模研究
苏振东;刘凡
针对目前海洋环境监测体系顶层设计不足、各监测手段间统一调度与管理缺乏、监视数据关联分析缺失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蓝海信息网络的海洋环境平行监测系统架构;详细描述了海洋环境监测人工系统的构建方法,以及计算实验方案;最后,构建完备的海洋环境监测平行系统,通过平行执行为海洋环境监测的高...   详情>>
来源:《自动化学报》 2020年第08期 作者:苏振东;刘凡
7.大数据集成在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曹保玉;王瑾
海洋环境监测是我国进行海洋开发,增强海洋实力的重要基础工作,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因海洋数据海量化、多元化态势,我们需尽快建立统一高效的海洋大数据集成平台。基于此,本文对大数据集成技术在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研究,为建设先进的海洋监测系统,促进海洋环境保护提供技术参考。   详情>>
来源:《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0年第02期 作者:曹保玉;王瑾
8.高光谱影像在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王锦锦;李真
光学遥感是海洋监测的一种重要手段,目前,我国高分五号卫星(GF-5)搭载的高光谱载荷及珠海一号4颗在轨高光谱卫星均可提供较高光谱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基于此,本文在原有海洋光学遥感探测技术的基础上,分析总结高光谱影像在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并给出了部分应用案例。   详情>>
来源:《卫星应用》 2019年第08期 作者:王锦锦;李真
9.一种海洋环境监测无人船系统及其海洋应用
金久才;张杰
无人船是一种新型的无人多功能海洋监测平台,能够以遥控或自动方式完成连续性海洋参数测量。针对湖泊和近海的海洋环境监测,自主研发了一种双体双推进式无人船系统"USBV"。利用该无人船系统,搭载信标差分GPS、单波束测深仪和CTD(温盐深仪),于2014-10-11在连云港当路水库和连岛海域,开展了水深...   详情>>
来源:《海岸工程》 2015年第03期 作者:金久才;张杰
10.海洋环境监测立体感知体系
化娜丽;陈小刚
为应对大数据时代海洋信息化建设在海洋环境监测、海洋信息获取等方面的需求,分析总结海洋环境智能化监测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海洋环境监测立体感知体系架构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实现对多种海洋要素的立体、实时、原位在线监测,为实现智慧化的海洋开发与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详情>>
来源:《中国海洋平台》 2021年第01期 作者:化娜丽;陈小刚
第3章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1.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历史、现状与未来
关道明;梁斌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意义重大,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然要求,是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举措,是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本文回顾了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从无到有、从薄弱到壮大的发展历程,系统梳理了当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工作定位、体制机制建设、政策导...   详情>>
来源:《环境保护》 2019年第17期 作者:关道明;梁斌
2.面向2035年的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点探析
吴大千;林新珍
海洋是资源宝库、生态屏障、经济动脉、战略空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局中占有突出重要的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经历了从持续恶化到企稳向好的历史性转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的远景目标。本文以习近平新...   详情>>
来源:《环境保护》 2021年第14期 作者:吴大千;林新珍
3.中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创新思路
肖娜
为解决人类面临的日益严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以中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为切入视角,基于对之现实问题的认知分析,重点就相应的有效践行措施展开了讨论,并提出了强化能动意识、完善法规制度、健全机构职能、改进运行方式、引导多元参与等路径,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详情>>
来源:《低碳世界》 2021年第07期 作者:肖娜
4.论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
郑苗壮;刘岩
推进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就是要适应时代变化,通过改革和完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促进各项制度日趋科学完善,解决海洋资源环境开发利用问题。通过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使得我国海洋经济向绿色转型、蓝色发展,实现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协同共治,以及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   详情>>
来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7年第01期 作者:郑苗壮;刘岩
5.我国海洋污染现状、生态修复技术及展望
张毅敏;陈晶
由于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系统退化的趋势也越来越严重,海洋生态环境的修复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广泛关注。与国外相比,我国目前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水平还有相当差距,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有必要开展海洋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研究,制定系统的海洋生态修复战略方案。   详情>>
来源:《科学》 2014年第03期 作者:张毅敏;陈晶
6.我国海洋环保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
施金金;龚利华
海洋面积占据了地球面积的大半,纵观古今中外,人类对于海洋的探索就从未停止过,其中蕴含的大量资源是吸引人类探索海洋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我国的国土面积辽阔,海岸线绵长,在对海洋的资源探索上有着地理优势,故而我国的海洋业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对海洋的探索深入,在海洋...   详情>>
来源:《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1年第02期 作者:施金金;龚利华
7.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的推行现状及改进策略
戴秉扬;符史勇
据资料显示,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总体良好,近岸局部海域的污染还相当严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形势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以现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机制进行客观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健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及相关管理体制等建...   详情>>
来源:《广东化工》 2020年第10期 作者:戴秉扬;符史勇
8.“海洋命运共同体”理论下我国海洋环境治理的路径研究
陈佳惠
2019年习近平主席站在人类未来发展的高度,首次提出"海洋命运共同体"这一理论,为我国海洋环境治理和保护指引了新的方向。本文先是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海洋环境治理现状的研究,然后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和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海洋生态思想,并分析了我国在海洋环境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政...   详情>>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第12期 作者:陈佳惠
9.海洋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构
张卫彬;朱永倩
2019年4月23日,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建构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全球海洋污染现状严峻,单边、双边或区域性海洋治理体系供给不足以及全球治理的宏观形势需求等决定了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建构的必要性。基于此,全球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构建应遵循海...   详情>>
来源:《太平洋学报》 2020年第05期 作者:张卫彬;朱永倩
10.中国参与全球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的优化路径
张丛林;焦佩锋
全球海洋生态环境问题的背后,是国际条约与地区规则之间的碰撞,以及不同治理主体地位与利益的博弈。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应对与解决全球海洋生态环境问题,还是确保自身海洋战略利益,我国都应全方位参与全球海洋生态环境治理。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健全责任体系、推...   详情>>
来源:《人民论坛》 2021年第19期 作者:张丛林;焦佩锋
11.陆海统筹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贺震
中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蓝色的海洋国土是中国神圣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和使命。近年来,中国海洋环境质量整体向好,局部区域生态系统有所恢复,但仍处于污染排放和环境风险的高峰期、生态退化和灾害频发的叠...   详情>>
来源:《世界环境》 2020年第04期 作者:贺震
12.寻找全球问题的中国方案:海洋塑料垃圾及微塑料污染治理...
杨越;陈玲
海洋塑料垃圾及微塑料污染严重影响着海洋生态系统健康以及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被列为全球亟待解决的十大环境问题之一,因此有必要构建科学系统的海洋塑料垃圾与微塑料污染治理体系,进一步采取强有力措施,从根本上遏制和扭转我国海洋垃圾问题日益凸显的趋势。本文首先从蓝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详情>>
来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0年第10期 作者:杨越;陈玲
第4章 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1.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创建问题分析与政策建议
曹英志
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是我国在现行管理体制下探索的,由中央层面为发起者和考核主体、以地方层面为运行者和实践主体,通过对不同行政层级的生态文明相关指标达标考核为手段来促进各类生态文明工程建设、制度建设和行为规范化的过程。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由海洋生态产业、海...   详情>>
来源:《生态经济》 2016年第01期 作者:曹英志
2.海洋生态文明及其建设——以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
郇庆治;陈艺文
海洋生态文明及其建设可以大致概括为与海洋领域相关的关于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的理论思考和政策实践,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其渐进形成与主要意涵源自我国不断提升的发展海洋经济、应对海洋生态挑战和强化国家海洋安全等方面的现实需要。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详情>>
来源:《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1年第01期 作者:郇庆治;陈艺文
3.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究
田翠翠;吴贻创
海洋生态文明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根基和条件,也是促进海洋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通过对新形势下的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生态环境现状、海洋产业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了开展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现实意义,从而提出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四大路径:一是扩大海洋有效供给,...   详情>>
来源:《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1年第03期 作者:田翠翠;吴贻创
4.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研究——以珠海市横琴新区...
刘勇
海洋,是地球上最为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对全球水陆环境、气候、物种都具有直接的影响。通过建设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可以对海洋的治理、保护和开发、利用起到有效的促进与引导作用,这对保障整个地球的良好生态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必须得到高度关注与严格落实。本文基...   详情>>
来源:《广西节能》 2020年第04期 作者:刘勇
5.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指标体系示范应用研究与思考——...
边启明;申友利
海洋生态文明是海洋经济开发利用与海洋生态保护之间相互促进、和谐共荣的良性循环。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对于推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海洋环境生态融入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海洋生态文明城市——北海市为例,运用海洋生态文明...   详情>>
来源:《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7年第07期 作者:边启明;申友利
6.北海市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评估指标构建探...
林金兰;赖廷和
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对于提高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指导意义。国内对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评估的相关研究集中于对国家政策的解读和运用,暂未建立持续长效的评估机制。本文在分析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北海市海洋生态...   详情>>
来源:《海洋环境科学》 2018年第06期 作者:林金兰;赖廷和
7.威海市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效果初探
庞云龙
指出了建设海洋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思想在海洋发展领域的应用与实践。威海作为国家首批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积极推动海洋经济绿色发展,坚持构建和谐人海关系,但威海市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尚未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分析了威海市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的优势及具体实践,初步评估子威海市海洋生...   详情>>
来源:《绿色科技》 2020年第02期 作者:庞云龙
8.三沙市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分析与思考
吴瑞
从生态文明的视角阐述了海南省三沙市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的重大意义,审视了三沙市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的现状,并提出了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议,为推进三沙市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提供参考。   详情>>
来源:《热带农业工程》 2019年第02期 作者:吴瑞
9.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在海南的实践逻辑
杨英姿;李丹丹
海南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依循唯物史观、生态历史观和生态海洋观的实践理据,在历史必然性、现实合理性、价值目的性的有机统一中,认识把握、谋划推动整体建设,通过"陆海统筹保护发展实践区"战略定位、先行先试的制度体系、创新发展的海洋生态产业、海洋生态环境综合防治、海洋生态文化宣传教育等...   详情>>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2020年第03期 作者:杨英姿;李丹丹
10.厦门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评估与思考
欧玲;龙邹霞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海洋作为蓝色国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实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海洋的各项工作。文章在总结分析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城市——厦门市为例...   详情>>
来源:《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4年第01期 作者:欧玲;龙邹霞
价格:¥19.90

书评

0/400
提交
以下书评由主编筛选后显示
最新 最热 共0条书评

分享本书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