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教学高等职业教育思政德育 在大成讲坛,讲出你的精彩!

作品简介:

“课程思政”理念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树立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教育理念。由此,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前行、相得益彰,构筑育人大格局,是新时代中国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更多
收起
徐丹
第1章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1.“课程思政”背景下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价值、困境与...
饶峻妮
"课程思政"是新时期为落实立德树人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构建中国特色人才培养体系而提出的教育新理念。职业教育应结合自身人才培养特点,分析优势、正视困境,从强化师德要求、培养育人意识、提升育人能力、形成协同效应、健全评价标准、完善育人机制等路径入手开展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   详情>>
来源:《红河学院学报》 2021年第04期 作者:饶峻妮
2.“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杨辉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各大高职院校为了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就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基本任务,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使大学生能够获得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高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育水平,使其能够具备全方位育人的思想,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使学...   详情>>
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1年第09期 作者:杨辉
3.“课程思政”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窥探
张浩益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在社会复杂多变的今天,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的更新的背景前提下,新时期,高等职业院校怎样才能更好的完成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任务,是目前高校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而思政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方法及手段。由此,提出"课程思政"的思想,其主要指的是把高...   详情>>
来源:《福建茶叶》 2020年第04期 作者:张浩益
4.“专业课程思政”视角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辛颖;郭瑞安
教师是高效的灵魂,在党和国家大力推行"课程思政"的背景下,提升师资队伍的思政能力,显得尤为迫切。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专业教师课程思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思路,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参考。   详情>>
来源:《内江科技》 2021年第01期 作者:辛颖;郭瑞安
5.加强新时代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黄南学
现阶段,我国坚持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并因此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在这样的一个新时代,我国的一些高职院校对于其思想政治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如此,这些高职院校认为,一个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能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其根本在于传授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能不能"强起来"。而...   详情>>
来源:《教育现代化》 2019年第93期 作者:黄南学
第2章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对策
1.“获得感”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与学的矛盾与破解...
许烽
大学生的"获得感"这一语境为重新审视和考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育效果、调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向提供了重要参照。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但不可避免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与学存在一定的矛盾和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   详情>>
来源:《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1年第03期 作者:许烽
2.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提升路径
李贺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标准之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部分学生学习动机模糊、思想提升较弱、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较差等现象,需要找到问题存在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路径,从而有效改变...   详情>>
来源:《现代交际》 2020年第13期 作者:李贺
3.新时代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对策研究——以...
张玥;师缔文
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评价尺度和检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指标。本文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六个要求",以秦皇岛市为例,对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进行研究,分析高校大学生的特征及思...   详情>>
来源:《决策探索(下)》 2020年第04期 作者:张玥;师缔文
4.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现状及提升对策——以...
彭媛;陈雨茗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一环,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是检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标志之一。体育专业学生作为高校大学生中的一部分,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文章以武汉市八所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政课获得感为研究对象,调查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政课获得感现状,并探究其中存在...   详情>>
来源:《运动精品》 2021年第06期 作者:彭媛;陈雨茗
5.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基本特点及提升对策——基...
章秀英;朱坚
2019年4—5月,课题组依据多阶段分层方法抽取了全国31所高校的6 634位大学生,对其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总体获得感处于中上水平,知识获得感、方法获得感和信仰获得感存在发展不均衡特点,而且不同区域、学校类型、专业和家庭社会地位的大学生思...   详情>>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1年第03期 作者:章秀英;朱坚
6.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影响因素及对...
付枭雄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是衡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与水平的试金石,也是检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成效的核心指标。一方面,开放的教学平台改变了学生获得感的模式,丰富的教学资源满足了学生获得感的需要;另一方面,增添了工具理性僭越价值理性的风险,使得不少学生...   详情>>
来源:《改革与开放》 2018年第18期 作者:付枭雄
7.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获得感”提升探析
欧阳山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获得感的提升关系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教育部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学生的获得感为指标方向确立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转向和着力点。为提高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应清晰界定"获得感",准确把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需求,加速高校思想政治...   详情>>
来源:《昌吉学院学报》 2018年第04期 作者:欧阳山
第3章 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走深走实
1.新时代高职外语类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究——以《商务英语...
周颖娟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外语类课程思政改革如何有效推进是当前高职院校和教师们面临的大问题。本文笔者基于当前政策指引下,以《商务英语》课程为例,从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内容建设和课程评价建设这三个方面探究如何实施《商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以实现育人目标。   详情>>
来源:《校园英语》 2020年第33期 作者:周颖娟
2.“三全育人”背景下《宠物疾病检验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探...
张斌;周红蕾
《宠物疾病检验技术》是高职动物医学(宠物方向)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三全育人"背景下,从本课程实施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夯实教师"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能力、挖掘课程思政元素。重视课程思政的资源建设以及发挥课堂主渠道、落实课程思政等5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   详情>>
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年第12期 作者:张斌;周红蕾
3.“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研究——以佛山...
潘志恒;张芳
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经济经历高速发展阶段之后,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大量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作为培育工匠的主阵地,必须结合新时代的要求,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又红又专的工匠人才。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广东省示范校和一流校的建设,探索了"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工匠精神的...   详情>>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02期 作者:潘志恒;张芳
4.以工程教育为背景的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与实践
王莉;段薇薇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背景,从工程教育的角度推进思想政治建设时,需要加强对工程人才的价值观塑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以及工匠精神。主要探讨工程教育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程建设的角度和策略。   详情>>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 2021年第41期 作者:王莉;段薇薇
5.课程思政视角下“食品营养与膳食指导”教学改革的探索与...
林莹;阮春晓
"食品营养与膳食指导"是高职食品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鲜明的思政元素。在课程思政视角下,结合课程思政建设意义、建设目标和建设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实践,对高职食品类专业课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详情>>
来源:《农产品加工》 2021年第04期 作者:林莹;阮春晓
6.工匠精神培育目标下高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李华京;陈超群
工匠精神培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灵魂,课程思政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课程思政与工匠精神的内涵要素相同,课程思政建设与工匠精神培育的实施路径相近,课程思政培育工匠精神具有可行性,同时职业院校课程教学对工匠精神培育体现不足的困境决定了高职课程思政培育工...   详情>>
来源:《南方农机》 2020年第19期 作者:李华京;陈超群
第4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守正”与“创新
1.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守正与创新
赵明刚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环境、对象、条件、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其使命任务、重要方针、重大原则、担当精神不能变。守正是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根本前提,创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保持活力的不竭动力。守正和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守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创新是思想政...   详情>>
来源:《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03期 作者:赵明刚
2.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创新的价值意蕴与实践探析
盖逸馨;赵如玥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守正创新要把握好守正与创新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深刻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创新的价值意蕴,努力探索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创新的实践路径,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展现新作为,贡献新力量,进而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更快的发展...   详情>>
来源:《思想教育研究》 2019年第11期 作者:盖逸馨;赵如玥
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守正与创新
肖贵清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在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泛娱乐化、形式化甚至庸俗化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势在必行,但不能背离"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守正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活力之源,守正与创新相辅相成,统一于培育时代新人的...   详情>>
来源:《思想教育研究》 2019年第03期 作者:肖贵清
4.守正创新:慕课视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土思考
王晓会
在慕课风暴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具有较强政治色彩的课程,不能盲目跟风,要强化风险意识增强伟大斗争精神,筑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堤坝,积极应对和防范西方慕课文化对大学生"三观"和我国政治安全的冲击。守正创新,既坚持传统教学优势,又以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学习借鉴慕课教育模式的长...   详情>>
来源:《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9年第09期 作者:王晓会
5.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守正与创新
韩俊
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中办、国办、中宣部、教育部出台了多个文件,媒体也越来越多地关注思政课。教育部提出努力打造思政"金课",力争把思政课建设成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   详情>>
来源:《思想政治课研究》 2019年第06期 作者:韩俊
6.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创新研究
冯惠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需要守正创新。守正要坚持以教材为基础,正本溯源;守价值之正,铸魂育人;遵循教学规律,因材施教;强化政治导向功能,凝心聚力。创新则要将新思想纳入教学体系,以新媒体作为创新教学方法的有效手段,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构建...   详情>>
来源:《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02期 作者:冯惠芳
7.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守正”与“创新”
李芳;陈道发
守正创新是办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遵循。所谓守正,就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成功经验的坚守,包括守责任之正、守学科之正、守课堂之正和守队伍之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根本所在。所谓创新,则是在守正的基础上,紧随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贴近学生实际,坚持因事...   详情>>
来源:《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1年第11期 作者:李芳;陈道发
8.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守正创新
汪勇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关键课程和重要场域。其守正创新是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举措,一方面坚持守正原则,要恪守马克思主义指导一元化的政治属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价值属性、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属性;另一方面,注重创新策略,要革新教育教学理念、突出问题意识、...   详情>>
来源:《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9年第06期 作者:汪勇
9.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守正与创新
时伟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必然逻辑;但创新是有界限和前提的,守正是创新的根本前提,坚守为社会主义大学服务的根本方向,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思政理论课创新的根本遵循;做到守正与创新二者的平衡,思政理论课需要坚持在改进中...   详情>>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2019年第12期 作者:时伟
价格:¥13.00

书评

0/400
提交
以下书评由主编筛选后显示
最新 最热 共0条书评

分享本书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