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科综合 在大成讲坛,讲出你的精彩!

作品简介:

本书遴选了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严成樑、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员张熠以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锐等知名学者发表于12个期刊的19篇中英双语对照论文,从经济、社会和人口三方面全面解析了中国学者对延迟退休的学术研究和思考。

更多
收起
社科双语出版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医疗水平和养老体系不断完善,中国人均寿命也在逐渐延长。人们在享受寿命延长的同时,也面临着由此带来的养老金压力及劳动力浪费。在此背景下,延迟退休,是应对养老金收不抵支风险、维持政策代际公平的有效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本书遴选了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严成樑、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员张熠、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锐等知名学者发发表于12个期刊的19篇中英双语对照论文,从经济、社会和人口三方面全面解析了中国学者对延迟退休的学术研究和思考。

收起
第1章 经济方面 Economic Perspective
1.延迟退休、内生出生率与经济增长
严成樑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延迟退休和内生出生率的OLG模型,考察延迟退休对人口出生率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新古典增长框架和内生增长框架下,无论是现收现付社会保障制度还是完全基金社会保障制度,延迟退休都使得均衡状态出生率上升。延迟退休对内生人口出生率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渠道实...   详情>>
来源:《经济研究》 2016年第11期 作者:严成樑
3.延迟退休激励与养老金制度优化——来自“公积金制”与部...
李锐;晏理慧子
文章从延迟退休激励视角比较部分积累制与"公积金制"的差异,引入养老金收益率作为选择标准,通过两期OLG模型和精算模型对养老金制度进行结构化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生命周期财富选择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苏州工业园区参保职工平均退休年龄比苏州市延迟近两岁,基于这一事实的理论分...   详情>>
来源:《中国人口科学》 2016年第06期 作者:李锐;晏理慧子
5.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经济增长及产业效应——基于动态C...
鲁元平;朱跃序
老龄化日趋严重的背景下,延迟退休年龄已经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本文构建了一个用于分析延迟退休年龄的动态CGE模型,研究发现:延迟退休年龄带来的劳动力增长,以及对消费、投资、贸易的积极作用可以显著地促进经济增长;资本与劳动替代关系的变化会促进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从而提高产业结构的合理...   详情>>
来源:《财贸经济》 2016年第10期 作者:鲁元平;朱跃序
7.征收体制改革、延迟退休年龄与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
曾益;魏晨雪
基于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可降低3个百分点,以及老龄化程度加深的背景,文章旨在研究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问题。考虑到我国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混账"运行的特点,文章运用精算模型分析降低缴费率及征收体制改革、延迟退休年龄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影响...   详情>>
来源:《公共管理学报》 2019年第04期 作者:曾益;魏晨雪
9.中国不同年龄组别的城镇劳动者产出效率研究——兼谈对合...
刘万
本文利用2000年和2010年两截面宏观数据分次估计了中国城镇劳动者15-59岁分年龄组的产出弹性,所获得的"产出效率-年龄"特征曲线呈倒U型。总样本显示,2000年产出效率最高年龄组为45-49岁,尽管曲线右端下沉,但显示高龄组依然有较高效率;2010年产出效率最高年龄组为30-34岁,曲线右端进一步"下沉"...   详情>>
来源:《经济评论》 2018年第04期 作者:刘万
11.可持续视角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财政兜底责任评估—...
张心洁;曾益
伴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压力不断增加。2002-2017年间,财政补贴其支出的年均增速达21.94%,显著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增速。然而,受国民经济常态化发展影响,财政收入增速不断放缓。加之,"城职保"制度运行还存在转制成本偿还机制未建立、政府财政责任分担不明等...   详情>>
来源:《财政研究》 2018年第12期 作者:张心洁;曾益
13.延迟退休对我国劳动者养老金收入的影响——基于Option ...
林熙;林义
养老保险制度的精算公平性是延迟退休的经济基础。根据Option Value模型的预测结果,在当前养老保险计发办法下,延迟退休可能对男性劳动者和低收入劳动者造成明显的经济损失。而延长女性劳动者的退休年龄,也可能在特定假设条件下使其遭受经济损失。鉴于此,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亟须调整,以做到精算...   详情>>
来源:《人口与经济》 2015年第06期 作者:林熙;林义
15.预期寿命延长、延迟退休与经济增长
景鹏;郑伟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财政支出和内生生育率的世代交叠模型,考察预期寿命延长和延迟退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设定目标探讨预期寿命延长过程中如何调整退休年龄。研究发现,预期寿命延长使均衡状态的生育率下降、财政养老保险支出占比上升、劳均产出和总产出减少,延迟退休使均衡状态的生育率上升...   详情>>
来源:《财贸经济》 2020年第02期 作者:景鹏;郑伟
17.人口老龄化、延迟退休与基础养老金财务可持续性研究
田月红;赵湘莲
基础养老金的财务可持续性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根据我国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收支办法,构建基础养老金长期财务随机预测模型,运用蒙特卡洛随机模拟方法给出变量在预测年度的取值,并通过5000次模拟,测算基础养老金未来75年财务状况的变动趋势和可能变动范围。结果表...   详情>>
来源:《人口与经济》 2016年第01期 作者:田月红;赵湘莲
第2章 社会方面 Social Perspective
2.延迟退休年龄、代际收入转移与劳动力供给增长
郭凯明;颜色
本文在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放松、家庭内部存在代际收入转移和家庭生育时表现出数量和质量的替代关系的背景下,利用统一增长理论研究了延迟退休年龄对劳动力供给的长期影响。文章提出并检验了家庭代际收入转移程度受经济因素影响的假设,发现延迟退休年龄通过这一渠道影响了家庭生育时数量和质量的...   详情>>
来源:《经济研究》 2016年第06期 作者:郭凯明;颜色
4.中国城镇劳动力延迟退休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王军;王广州
文章利用全国调查数据,从微观视角分析中国城镇劳动力的延迟退休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劳动力理想退休年龄的均值为54.88岁,低于法定退休年龄,总体呈略微提前退休的倾向;(2)劳动力延迟退休意愿普遍不高,具有延迟退休意愿的比例仅为15%左右,其中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白领"和...   详情>>
来源:《中国人口科学》 2016年第03期 作者:王军;王广州
6.延迟退休对职工福利水平的影响——基于效用视角
殷红
休闲效用损失降低了养老金财富对职工延迟退休的内生激励效应,为了客观评价延迟退休政策对职工福利水平的影响,本文建立了考虑消费效用、休闲效用和遗赠效用的生命周期模型,从效用视角对延迟退休下的职工福利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现行养老金给付制度下,延迟退休年龄5年,可以提高职工生命...   详情>>
来源:《人口与经济》 2019年第01期 作者:殷红
8.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延迟退休与失业率的关系
姚东旻
本文将产业结构作为内生变量引入DMP模型,构建了在劳动者存在失业、退休、更换工作情况下青壮年和老年劳动者在两部类间的竞争就业模型,以此研究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延迟退休对劳动者工资及失业率的影响。模型结论表明:行业的空闲—失业比是影响社会就业的关键因素,延迟退休会通过该因素影响劳...   详情>>
来源:《中国工业经济》 2016年第01期 作者:姚东旻
10.放松计划生育、延迟退休与中国劳动力供给
王丽莉;乔雪
本文沿用经典的代际交叠模型,将个体生育和退休决策内生化,分析放开"一孩"和延迟退休政策对中国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与中国"养儿防老"的传统吻合,模型中家庭内部进行的收入转移仍是养老的一种主要方式,因此子女的生育决策类似于一种投资行为。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延迟退休政策对生育决策的影响取...   详情>>
来源:《世界经济》 2018年第10期 作者:王丽莉;乔雪
12.延迟退休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吗?
宁磊;郑春荣
文章基于延迟退休可能带来就业挤出和闲暇损失的现实背景,在动态一般均衡世代交叠模型框架下通过引入异质性消费者并根据中国经济校准主要参数,在控制延迟退休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冲击影响的基础上,模拟分析了延迟退休政策对企业职工福利水平的长期影响。研究分析表明:(1)无论是采用保持现有的缴...   详情>>
来源:《财经研究》 2016年第08期 作者:宁磊;郑春荣
第3章 人口方面 Population Perspective
1.延迟退休、隔代教养与人口出生率
严成樑
本文在内生化人口出生率的跨期迭代模型中引入延迟退休和隔代教养,考察延迟退休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在本文框架下,延迟退休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通过两条渠道实现:延迟退休使老年时期收入增加,从而年轻时期储蓄压力减少,年轻人倾向于投入更少的时间用于劳动,投入更多的时间用于抚育子女,促使人...   详情>>
来源:《世界经济》 2018年第06期 作者:严成樑
3.平均预期寿命、健康工作寿命与延迟退休年龄
谭远发;朱明姣
我国劳动者能健康工作多久?退休年龄究竟延迟到哪一岁最为合理?这关系着广大劳动者切身利益因而是非常重大的政策性问题。本研究采用生命表技术编制了我国2005和2010年分性别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健康预期寿命、工作寿命及健康工作寿命表,然后从劳动力健康工作的视角提出我国延迟退休的合理目标...   详情>>
来源:《人口学刊》 2016年第01期 作者:谭远发;朱明姣
5.延迟退休挤占家庭生育水平吗?
杨华磊;沈政
受中国代际抚养文化的影响,当前部分学者和民众担忧将要推出的延迟退休方案可能降低家庭生育水平,影响二孩政策效应的发挥。文章在充分考虑中国国情的情景下,通过引入延迟退休变量,建立了一个要素内生的世代交叠模型,并经一般均衡推演发现,与退休老人再就业对家庭养老和生育的负面影响不同,延...   详情>>
来源:《财经研究》 2018年第10期 作者:杨华磊;沈政
价格:¥27.00

书评

0/400
提交
以下书评由主编筛选后显示
最新 最热 共0条书评

分享本书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