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这是一本主要给家长们看的书,不过,这些家长有一个特殊的身份:高考考生的爸爸和妈妈,又叫“考爸”、“考妈"。
高三学生的家长是一个难当的角色。且不论起早贪黑为自己家备考的考生当“后勤部长”,单就考完之后的填报志愿,就让不少家长头疼不已,所谓“考生‘解放’日,家长纠结时”。
本书的汇编初衷就是从高考考生家长的需求出发,力求为家长们分点忧,解点烦,提供些“干货”,让家长和考生在志愿填报时有思路可循,有方法可参照,从而在这场智力的竞争和考验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从未雨绸缪到运筹帷幄
考生“解放”时,家长纠结日。随着高考最后一门课程结束的铃声响起,家长们的“大考”就正式拉开帷幕了——填报高考志愿。
每个人一生中有几次重要的关键选择,毫无疑问,关系到考生未来的高考志愿填报,算是其中重要的选择之一,是一件大事。但是,面对那么多从来没有接触过的陌生的专业术语,面对今非昔比的各类院校,层出不穷的新兴专业,面对飞速变化的就业环境和职场流动,面对充斥各处、纷至沓来的各种信息,家长们往往感到一种走投无路的茫然。
怎么办?出钱请专家咨询,听线下的课程培训,上网看相关视频等等,是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最终的方案还得自己确定,这是别人无法代替的。所以,该做的功课,自己一定要做。有些事,没有人能帮得到你的。
因此,我们给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朋友的建议是:提前介入,了解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研究高考招生政策、录取程序和规则,搞清一大推名词术语的含义,下载有关的数据和资料,然后,高考一结束,就可以很快进入角色,与自己的孩子、学校的老师一起去谋划、去运筹,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一步一步做下去,漂漂亮亮地完成这次智力的竞争和考验。
好吧,打开这本书,让我们先学起来。
收起我们先来看看过来人的一些感悟。看看他们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的一些经历和填报之后的一些反思。
这里面有家长、有考生,也有专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感悟到的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这些东西可以使我们对志愿填报有一个初步的、感性的认识。
高考志愿填报并不神秘,只要我们静下心来学习、琢磨;高考志愿填报可能比较复杂,但是,我们可以一步一步、一点一点地接近自己设定的目标。
让我们出发吧!
收起高校的招生办(或学生处)主任是招生录取工作的“操刀人”,每年,数以千计的考生都会通过他们手走进各个高等学府。如果说高校招生录取有“内幕”,那么,他们就是最了解“内幕”的人。所以,听听他们如何看待招生录取这件事,看看他们对家长和考生应该如何填报高考志愿的建议,我想无疑是最靠谱的。
本章所选的系列文章大多出自高校招生办主任之手,十篇文章“干货”多多,几乎涉及了志愿填报的方方面面,很值得家长朋友一读。
收起除了偶尔有“外援”参加外,高考志愿的填报,是家长、考生和学校老师的一场“合谋”。在这场“合谋”中,家长如何给自己定位非常重要。
完全让自己的孩子“我的志愿我做主”,似乎不妥,因为他们的人生经验、社会阅历以及对自己的认识有限;完全由家长做主,听任家长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也会有很多问题;完全把这件事甩给老师或者咨询专家,一味听凭他人做主,更是有问题。
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办?在这场“合谋”中家长应该怎样拿捏分寸?下面的几篇文章,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发。
收起孩子将来到底要从事什么职业,关系到孩子今后的人生之路到底怎么走。在高考志愿填报的档口,我们必须要有一个规划。
聪明的家长其实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对他的未来有了一个大致的规划,而且会把这个规划贯穿在自己的家教之中。不管家长的这些想法将来能不能成为现实,但是至少他对孩子的未来已经有了一个提前考虑。
填报高考志愿,可以说是和孩子一起规划他人生的非常重要的关口,也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在这个节点上,引导孩子全面认识自己,从而在此基础上对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做出理性的选择,无疑是一个家长明智的选择。
收起填报高考志愿是一场智力和见识博弈,也是一场实实在在的动手操作,需要完成一系列你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作业”。在涉及诸多要素、各个要素之间又相互勾连和影响的复杂事件中,要操作得当,我们必须讲究操作的策略和方法。
本章几篇文章集中讨论了志愿填报的策略和方法,希望对家长朋友有一些帮助。
收起前面几章内容大多是从正面阐述问题,但是,为了对高考志愿填报有一个更加深刻、清晰的认识,我们也需要从反面加以观照。看看在这场博弈中可能会有哪些“坑”,可能会进入哪些误区,犯哪些错误,对我们吸取教训,排除干扰,矫正方向,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或许有很大帮助。
收起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