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教学初中教育综合课程 在大成讲坛,讲出你的精彩!

作品简介:

本书介绍初中民俗社团中学生学习的民俗技艺内容,让学生在民俗技艺中感受并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践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更多
收起
吴彦芳
相关文集 更多>>
7956人阅读
民俗技艺传承中华文化

民俗技艺传承中华文化

本书通过对各种民间技艺和风俗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传统民间技艺在现代的发展演变。在课堂中也尝试制作本书介绍的几种民间技艺,做中学,让孩子们热爱中华传统文化。本书通过几项民间技艺,把地理、物理、语文等学科知识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中进行跨学科的项目式学习。

收起
第1章 漆线雕导语

本章节介绍了漆线雕的历史渊源、现状发展和与现代艺术的创新融合。

收起
1.蔡氏漆线雕工艺的历史演变、现状和发展
黄曾恒
本文从明清时期起阐述了三百年来蔡氏漆线雕工艺的历史演变、现状和发展状况。   详情>>
来源:《中国生漆》 2011年第01期 作者:黄曾恒
2.厦门漆线雕产业发展研究
徐光培
厦门漆线雕是中华漆工艺的一个著名种类,是闽南地区独具特色的民间工艺品。厦门漆线雕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艺人不稳定、品种单一、创新意识不强等问题。因此,广纳人才,提升产品自主创新能力,树立品牌,完善经营模式,是加快厦门漆线雕产业发展的有效措施,这对保护开发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推进...   详情>>
来源:《装饰》 2009年第09期 作者:徐光培
3.论漆线雕艺术
金波
漆线雕是中国漆艺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之一,是闽南地区的传统工艺。近年来,随着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漆线雕越来越成为工艺品中的佼佼者,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美术爱好者和艺术品收藏者的关注。本文将系统介绍漆线雕概念及其一般特点。初步...   详情>>
来源:《陕西教育(高教)》 2010年第03期 作者:金波
4.漆线雕与闽南民间信仰
张冬菊
产生于闽南地区的漆线雕工艺,与闽南地区的民间信仰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就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做简要论述。   详情>>
来源:《福建文博》 2013年第01期 作者:张冬菊
第2章 剪纸艺术导语

本章节介绍了剪纸艺术的历史渊源、审美价值、现状发展和与现代艺术结合运用,并提出了数字化保护剪纸艺术。

收起
1.浅议中国民间剪纸艺术
刘思
生活本身即是艺术的源泉,也是艺术的意义所在,我们每天都在触摸与使用艺术,我们生活在艺术的海洋里,更加离不开艺术,因此在当今社会对民间艺术的关注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剪纸艺术更是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并对我们的生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从民间剪纸的文化艺术,剪纸的现状与发展,剪纸艺术...   详情>>
来源:《大众文艺》 2015年第23期 作者:刘思
2.论剪纸艺术的审美价值
钟声
论述剪纸的产生、发展及其造型观念和根植于爱的审美活动,阐明剪纸的形式、功能和美学内涵,详尽分析剪纸艺术的语言及其对作者感受的表达。   详情>>
来源:《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04期 作者:钟声
3.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在当代设计领域中的应用
孙琳;陈立
剪纸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其独特的造型、题材、表现形式等,具有很强的生活色彩和文化影子。所以在强调设计民族化和本土化的今天,可以利用剪纸艺术的特点演绎出不同的现代设计方法,使现代设计能够建立在传统文化的脉络上,从而在国际设计舞台中演绎出独一无二...   详情>>
来源:《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08年第01期 作者:孙琳;陈立
4.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探究——以剪纸艺...
王建业
文化遗产包含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意识逐渐的提高,对于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世界各国以及联合国组织对于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却...   详情>>
来源:《艺术评鉴》 2016年第07期 作者:王建业
第3章 民间刺绣导语

本章节介绍了民间刺绣的历史渊源、现状和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并分析了民间刺绣艺术在流行首饰和现状服装中的运用。

收起
1.论中国刺绣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基于群体智慧的SMART模...
周耀林;黄川川
刺绣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理论建构、工艺技法和内容展现上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文化体系,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刺绣保护与传承模式。刺绣的时空特征与载体特征表明,刺绣是根植于社会群体智慧的结晶,以此为基础重构刺绣...   详情>>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6年第02期 作者:周耀林;黄川川
2.浅析传统刺绣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李雪梅
传统刺绣手工艺作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艺术及智慧的结晶,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点,传统刺绣手工艺不单单是一种艺术形式的体现,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升华,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纺织业的快速崛起,大部分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变得举步维艰,许多地方的传统工艺美...   详情>>
来源:《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8年第03期 作者:李雪梅
3.“刺绣也弄潮”——传统刺绣在流行首饰创新设计中的应用
宋周这;王晓林
传统刺绣与现代首饰设计的结合是从材料的多元化选择到融合方式的多样化选择,二者的结合为现代首饰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也给传统刺绣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   详情>>
来源:《辽宁丝绸》 2019年第03期 作者:宋周这;王晓林
4.少数民族刺绣元素融入现代服装设计的应用探索——以福建...
黄磊晶
刺绣因其独特的艺术美自古以来就作为重要的装饰艺术呈现在服装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刺绣这一具有特色的民间工艺也站在了国际化的舞台上,成为了设计师眼中的宠儿。当前许多的国际品牌将刺绣作为艺术表现形式来提升服装造型艺术。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以及民族文化保护意识的增加,将民族刺绣元素...   详情>>
来源:《怀化学院学报》 2018年第09期 作者:黄磊晶
第4章 风筝艺术导语

本章节介绍了风筝艺术的历史渊源、现状和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并分析了风筝在《红楼梦》的意象和风筝与物理力学的关系,多种角度看待风筝艺术。

收起
1.风筝的起源发展及其文化价值和特征
刘芳
风筝运动是一项古老的民俗体育,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整理文献资料,阐述了风筝的起源与发展,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创造了一项更具挑战的运动——风筝冲浪;风筝以其独特的文化特色蕴涵于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海洋中,在其多个方面得以体现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风筝这一运动现今在国家政策的扶持...   详情>>
来源:《商业文化(学术版)》 2010年第05期 作者:刘芳
2.潍坊风筝文化的社会价值与传承研究
刘家琪;王倩
风筝作为中国传统民俗艺术,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饱含中国传统精神,拥有许多人童年的回忆,但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风筝古老技艺遇到瓶颈,缺乏创新的动力,并不能为广大青年所熟知,所以我们应该重视风筝的社会价值,深入风筝的传承挖掘,让风筝文化熠熠生辉。   详情>>
来源:《商讯》 2019年第04期 作者:刘家琪;王倩
3.漫步云端的美学——风筝
肖虹
有着史诗,门类,地域,传承之美的风筝美学,其美,一美在体肤;二美在寓意;三美在永生。他的传播,给世界带来了科技,娱乐,运动,文化交流,也向世人展示了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详情>>
来源:《消费导刊》 2007年第14期 作者:肖虹
4.《红楼梦》风筝意象探析
李靖仪
文学意象的运用在《红楼梦》中十分常见,它具有推进情节发展、暗示人物命运及烘托环境氛围等多重功能,是一种小说表现手法。风筝即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意象。本文简要梳理了风筝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发展脉络,考察风筝意象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并追索了古代文人对风筝意象的文学书写。在此基础上...   详情>>
来源:《汉字文化》 2019年第10期 作者:李靖仪
5.放风筝学力学
陈明
风筝是我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现在深受广大群众的喜欢。其实,放风筝也有很多力学问题,通过对风筝中的力学问题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详情>>
来源:《湖南中学物理》 2019年第05期 作者:陈明
第5章 中国结导语

本章节介绍了中国结的历史渊源、现状和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并分析了中国结的吉祥文化和美学文化价值。

收起
1.浅谈中国结与中国吉祥文化
郭慧敏
中国结是中国吉祥艺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民间传达美好祝福的吉祥符号。中国结在每一个历史发展时期都会出现不同形态的结,同时这些结又都有着不同的名称以及寄意。本文通过对中国结进行系统的梳理与研究,阐述了中国结的起源与发展。从造型特征与色彩特征、文化内涵这三个方面...   详情>>
来源:《西部皮革》 2019年第17期 作者:郭慧敏
2.中国结现代服装设计初探
李立新
中国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装饰艺术形式,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延续。传统中国结装饰应用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将传统中国结技艺结合现代服装设计理念设计服装是服装设计人员研究的课题。   详情>>
来源:《四川丝绸》 2008年第01期 作者:李立新
3.浅谈中国结元素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李娜
中国结站在一个文化传承的起点上,体现了美与真、善的和谐统一,是内容与形式美的一种结合体。本文回顾了中国结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探讨了中国结作为独立符号系统的特性,以及中国结在现实生活中的象征意义,通过本文的研究,总结出中国结元素应用于设计的可行性设计规律,设计出中国结应用于在新的...   详情>>
来源:《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0年第07期 作者:李娜
4.试论民间美术中国结的功能与象征意义
包曙光
中国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工艺,其编制过程十分复杂。中国结是一种文化底蕴丰富、形式精美的民间工艺。中国结在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在整个世界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也展现着迷人的风采。文章结合民间美术中国结的概况,探讨其功能和象征意义。   详情>>
来源:《美术教育研究》 2015年第21期 作者:包曙光
5.浅析中国结艺的传承与创新——以淮安地区为例
李彦璇
中国结艺是一项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建议着重从保护传承人、引入"非遗+互联网"模式、与当代教育融合、举办多种宣传活动、创新编织形式等五个方面加强工作,从而更好地将其传承、创新与发展。   详情>>
来源:《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第14期 作者:李彦璇
6.关于中国结的美学思考
耿一嫔
中国结在世界绳结领域中是最为突出的。中国结不仅造型美,色彩美,而且具有独特的意象美学特征。   详情>>
来源:《艺术百家》 2008年第S1期 作者:耿一嫔
第6章 中华花艺导语

本章节介绍了中华花艺的历史渊源、现状和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并分析了中华花艺的人文情怀,解读了瓶插艺术和篮花插作技法,并对中华花艺和现代花艺进行对比分析。

收起
1.中国插花艺术发展简史
王莲英
中国插花艺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美的古典艺术之一。以大量的文学著作、史书以及古物的发现为依据,对中国插花艺术的起源提出见解,系统全面地整理了中国插花艺术的发展脉络,并以插花的特征为纲,分为原始萌芽阶段、初级发展阶段、兴盛发展阶段、缓慢发展阶段、成熟完善阶段...   详情>>
来源:《中国园林》 2006年第11期 作者:王莲英
2.解读中华插花艺术
段晓鹃
当今世界插花流派众多,其中以中国、日本等国为代表的东方插花,崇尚自然,朴实秀雅,富含深刻的寓意。中华人的性格内向稳重,喜欢含蓄。表现在中华插花上,以风雅见称,诗情画意代表着中国人插花艺术的民族性。文章从中华插花艺术的特点和历史出发,分析中华插花艺术在新时期的发展需求。   详情>>
来源:《商业文化》 2010年第04期 作者:段晓鹃
3.论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立意特性
徐寅岚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将意趣放在首位,对立意极为重视。从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创作动机着手,抛开视觉艺术均具有的基本的对"美"的追求,从更深入的角度提炼出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在道、儒、释三家影响之下所孕育出的"天人合一、托物寓情、物随原境"的立意特性。   详情>>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02期 作者:徐寅岚
4.中国传统插花中的人文情怀探析
徐晓婷;田玉娥
指出了中国传统插花充满人文情怀,它是东方式插花艺术的代表之一,中国传统插花师法自然,以得自然天趣为妙,寓意人和世界的和谐关系,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君子比德思想,体现仁民爱物的人文关怀,以及宇宙事物和人的内心世界的和谐之美。   详情>>
来源:《绿色科技》 2018年第23期 作者:徐晓婷;田玉娥
5.中国传统瓶插艺术的设计思想研究述论
张文浩
中国传统瓶插设计思想从折枝、插贮、滋养、事宜等具体实践经验出发,贯穿着"天趣"的美学观念,将自然天趣和人工维护的理则有机统一起来。无论是从农学、园艺、杂艺视角还是从休闲学或者美学视角来看,我们都可从古人瓶插理念中借鉴其释放生存窘意、提升和开拓风雅的能力及经验。从艺术设计学和...   详情>>
来源:《美术文献》 2020年第04期 作者:张文浩
6.浅谈篮花的插作技法与表现形式
黄瑜勤;谷悦
篮花的表现手法相当多样和丰富,该文从6个方面对篮花的插作技法和3种表现形式进行阐述,以期篮花的基本特质应被珍惜保留,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发挥。   详情>>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2013年第08期 作者:黄瑜勤;谷悦
价格:¥16.00

书评

0/400
提交
以下书评由主编筛选后显示
最新 最热 共0条书评

分享本书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