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本书遴选当今社会热词“丧偶式婚姻”“丧偶式育儿”话题与研究文献36篇,分为“‘丧偶式婚姻’还有救吗?”“@对‘丧偶式育儿’,你怎么看”“新母系社会:我的妈妈是超人”“开心了找爸爸玩,难过了找妈妈哭”“让家庭重新‘发现’父亲的存在”“21世纪后中国父亲角色与职能演进”六章,可作为政府部门、社会组织、普通高校相关学科专业师生的学习资源,也可供心理咨询、家庭教育、学前教育、基础教育、继续教育、成人高校、老年大学以及有兴趣的社会人士阅读和行动。
更多
收起
+关注
第1章 “丧偶式婚姻”还有救吗?
1.婚姻私人化的边界何在
<正>在当下很多人看来,婚姻是自由恋爱后对亲密关系的一种升华,婚姻属于私空间,不该成为国家治理的公空间。但将婚姻全盘私人化后,能否使夫妻双方在婚姻里享有平等的权力?婚姻的全盘私人化,是否会为男权的再次抬头和旧式婚姻陋习的复苏提供温床?两个"分裂"显示女性的弱权力最近在都市出现了一... 详情>>
来源:《群言》
2017年第12期
作者:周轶
2.平安人寿联合多家机构发布国内首份《家庭亲子陪伴白皮书...
2017年12月26日,平安人寿联合南方周末、零点有数、微博母婴等机构共同发布《2017中国家庭亲子陪伴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报告显示,越重视亲子陪伴的家庭越缺乏陪伴时间,家长在关心孩子身心健康时却忽视陪伴质量、流于形式,父亲陪伴相对 详情>>
来源:《烟台日报》
2018-01-03
作者:陈晶;刘洁
3.“丧偶式育儿”的历史探索
<正>模糊不清的父亲《诗经》有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费孝通曾言:"父母是抚育孩子的中心人物。"弗洛伊德也曾指出:"父母是子女性别认同和行为模仿的关键因素。"如山川般厚重的父爱,如流云般温柔的母爱,对于婴孩而言,缺一不可。每每... 详情>>
来源:《当代工人》
2019年第08期
作者:邓力铭;赵林
第2章 @对“丧偶式育儿”,你怎么看
1.@对“丧偶式育儿”,你怎么看
<正>朋友圈中有一个新词,叫"丧偶式育儿"。指家庭教育中一方(多指父亲)的显著缺失,从而引爆的家庭育儿问题。养育孩子过程中,你家有出现因为父母一方倾注在事业、工作、社交当中而长期缺位子女教育的情况吗?对"丧偶式育儿",你怎么看?@猫小朵:传统观念中,带孩子是女方的事情,这也造成现在很多爸... 详情>>
来源:《时代邮刊》
2017年第16期
作者:
2.“丧偶式”育儿:沉重的育儿模式
<正>"丧偶式"育儿容易导致孩子患心理疾病,上学或工作后难以融入集体,不喜欢或缺乏与师生及同事交流的技巧,常常表现出性格忧郁、自卑、孤独,对事情十分冷漠、不够自信等最近,糖糖爸妈为糖糖举办了8周岁生日聚会,因为担心糖糖邀请的同学家长,尤其是爸爸们工作繁忙无法参加,糖糖妈妈特意将聚会... 详情>>
来源:《光彩》
2017年第05期
作者:石海娥
3.江苏拟立法反对“丧偶式育儿”
<正>2018年11月19日,《江苏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草案)》提请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该《条例》明确提出,父母双方应当共同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教育义务,不得以离异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一方开展家庭教育,另一方应当予以配合。该《条例》一出,有不少媒体就表示:困扰无数家庭的... 详情>>
来源:《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9年第01期
作者:
第3章 新母系社会:我的妈妈是超人
1.何洁离婚案:嫁错人比单身更可怕
<正>12017年12月8日上午,何洁与赫子铭离婚一案正式开庭。随后何洁马上发了篇微博说:诉求从来都是,孩子我养,从未要求男方净身出户。相信法律的公正。有网友评论说:这么善良的你,已经做的很好了,孩子是何洁拿命换来的,请不要拿走她的命!其实早在何洁宣布离婚时,她在镜头前展现最多的就是坚强独... 详情>>
来源:《幸福》
2018年第03期
作者:林熙
2.“中年老母”焦虑源于父母角色缺位错位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年老母”突然替代“辣妈”,成了新一代年轻妈妈的群体代号,而且她们似乎越来越甘于“赚得了钱、修得了车、管得了娃”的彪悍人生。$$
伴随“中年老母”出现的,往往是“云配偶”和“四脚吞金兽”——前者是在育儿乃至家庭生活中都难得露面 详情>>
来源:《文汇报》
2019-04-12
作者:朱颖婕
第4章 开心了找爸爸玩,难过了找妈妈哭
1.“隐形的爸爸”——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在个案辅导中的运...
<正>近年来,"丧偶式婚姻("指夫妻一方冷漠对待家庭,无视家庭义务)一词频频走红,"爸爸"这一角色在家庭中的缺位,引发了许多妈妈的不满,从而衍生出各种家庭矛盾及社会问题。在本案中,案主因孩子的行为问题向社会工作者求助,社会工作者经分析预估,发现在孩子的行为问题的 详情>>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
2018年第10期
作者:文静;赖汉财
2.育儿从爸爸开始
<正>现在,网络上关于爸爸在育儿方面缺失的段子层出不穷,"丧偶式育儿""隐性单亲妈妈"等等名词应势而生,虽然"爸爸育儿"一直是个话题,但是随着现代女性素质的不断提高而被端上台面,成为大众话题。爸爸带娃的好处不言而喻,孩子不仅更加独立自主,还能更加勇敢和自信,弥补妈妈育儿的不足。也只有父... 详情>>
来源:《班主任之友(小学版)》
2019年第04期
作者:黄慧
3.如何解决成长中的“父亲缺位”?
<正>当今社会,"丧偶式育儿"非常普遍,很多妈妈在提起另一半时,都直白地表示"根本指不上"。父亲的作用绝不等于"提款机",缺位抚养对孩子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那么怎样才能让忙碌的爸爸们"不缺位"呢?案例1:宋墨是个职业女性,女儿已经三岁了,目前正在和老公分居冷战中。其实两个人的感情一直不错... 详情>>
来源:《健康之家》
2019年第06期
作者:邓鑫
4.努力做一个好爸爸 谁来拯救隐形的爸爸?
<正>爸爸每天都从吃早饭、起床、睡觉等时间来玩他的宝贝——手机,好像没了手机就活不下去了一样;又像一只饿了三天三夜的恶狼正盯着一块又大又肥的肉一样……爸爸,只要您能放下手机,我愿意用东西换,哪怕是我的生命。目前,"丧偶式育儿"和"故意型失陪"已是网络流行热词,前者精准且直白地指出在... 详情>>
来源:《世界博览》
2019年第07期
作者:潘楷文
5.“共享爸爸”引发的忧思
"共享爸爸"仅是商家的一个营销噱头,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共享爸爸"引发的大量关注与争议,说明其触及了公众的某些"痛点",比如孩子成长过程中父亲角色的缺失、"丧偶式"家庭的弊端、"单身妈妈"的心酸无奈等,由此引发人们的忧思。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父亲的作用无可替代,缺失的父爱如何弥补,成为... 详情>>
来源:《广西教育》
2019年第28期
作者:综文
第5章 让家庭重新“发现”父亲的存在
1.让家庭重新“发现”父亲的存在
<正>"他随便……""他在不在,反正都一个样。""爱来不来……""你以为男人有多重要啊?"网上有很多关于父亲角色的吐槽。有一个新词叫"丧偶式养育",说的就是这样的家庭,尤其是在教养孩子上面,在和不在一个样。这背后所在的问题:一方面抱怨对方没有存在感,一方面又拒绝看到对方的存在,甚至不愿意坚... 详情>>
来源:《中华家教》
2017年第09期
作者:李松蔚
2.“丧偶式婚姻”来了!“暖爸联盟”让懒爸变暖爸
<正>"丧偶式婚姻",是指那些让女人一个人带孩子,一个人包办家务,男人只当甩手掌柜,什么都不管的婚姻状态。有调查结果显示,即使处于朦胧状态的婴儿,也会因为缺乏父爱而出现焦躁不安、食欲减退、抑郁易怒等"父爱缺乏综合症"的典型症状。家住苏州的张红卫,之前也是一名"懒爸爸",为了治愈孩子的"... 详情>>
来源:《分忧》
2018年第07期
作者:强江海
3.重新找回父亲
<正>全民热词"丧偶式育儿"反映了一个广泛存在的社会问题,父亲在孩子的养育和陪伴中常常缺位。曾经的"父爱如山",被网友调侃为"爸爸回家就爱坐沙发上看手机、打游戏,像大山一样岿然不动,任凭孩子在一旁无助哭闹"。意大利人类心理学家鲁格·肇嘉在《父性》一书中指出,随着社会文明的演进,父性正... 详情>>
来源:《出版人》
2019年第06期
作者:谭钟
4.一个准爸爸的“父责”思考
<正>作为一个准爸爸,面对还有几个月便要降生的小家伙,内心惶恐远远高于期待。在他即将到来的漫长人生里,作为爸爸,是否有足够时间陪伴他成长,是否有足够精力参与他心智的养成,对于尚处在颠沛流离、苦力拼搏的我而言,并不是那么确定。但可确认的是,要做称职的父母,是决计不能也不该接受"丧偶式... 详情>>
来源:《当代工人》
2019年第08期
作者:时言平
5.和谐家庭教育,让爸爸“发声”
<正>最近,"丧偶式育儿"和"诈尸式育儿"这样的家庭教育热词在网络中频频出现。"丧偶式育儿"是指父亲在教育子女方面的缺位,大多数爸爸都忙于工作或者应酬,而将教育子女的重任推卸给妈妈。"诈尸式育儿"是指妈妈向左、爸爸向右这种家庭教育理念不统一的现状,更多的是指在妈妈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爸... 详情>>
来源:《大众心理学》
2019年第08期
作者:周冬梅
6.看《银河补习班》做孩子的好爸爸
<正>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和处理挫折的能力,主要来源于爸爸的陪伴和影响。中国不缺好爸爸,“当爸爸”这码事要重视。电影《银河补习班》中,桥梁工程师马浩文在人生最巅峰时,在万众瞩目和儿子崇拜的注视中,亲眼见证自己设计的桥梁轰然倒塌。从此,马浩文被人人唾弃,入狱7 详情>>
来源:《大众健康》
2019年第09期
作者:南亦丹
第6章 21世纪后中国父亲角色与职能演进
1.21世纪后中国父亲角色与职能演进——基于2000-2017年《...
通过建立2000-2017年官方媒体《中国教育报》上有关父亲参与家庭教育方面报道的数据库,利用SPSS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进入21世纪以后,父亲普遍缺位的负面形象仍未明显改变。但具有情感性支持和去性别化的新父职形象逐渐产生,以课业辅导为主,家庭亲子互动为辅的父亲角色投入家庭教育中,有关父亲教... 详情>>
来源:《武夷学院学报》
2018年第07期
作者:黄枫岚
2.全面二孩视域下国家分担未成年子女养育成本制度建构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社会转型,未成年人养育成本日渐攀升,尤以城市最为明显。因传统观念与国家的立法政策均将未成年人养育的负担交给家庭内部,导致家庭对昂贵的养育成本不堪重负。虽然全面二孩立法推行已逾3年,但是人口的出生率并未达到我国人口规划的目标,其根本原因是国家对养育分担制... 详情>>
来源:《兰州财经大学学报》
2019年第04期
作者:吕春娟
3.论“二孩政策”背景下“丧偶式家庭”抚养模式及其法律规...
所谓"丧偶式家庭"抚养模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庭成员死亡产生的抚养模式,是人口红利消失、人口老龄化,性别比失调等社会问题出现以后,国家人口调整政策,出现的新社会问题;是经济发展和公共产品供给不能满足家庭人口需求,父母在高成本压力下的自弃行为;其类型繁琐,危害巨大。规制这种模式应当... 详情>>
来源:《社科纵横》
2019年第06期
作者:曹培忠;周艳波
4.动画短片《包宝宝》的社会心理学解析
奥斯卡获奖动画短片《包宝宝》,在中国受到赞誉,也引发不少争议,包括影片所表现的中国式家庭中缺位的父亲、迷失的母亲等,也有人认为影片的形象设计有亚裔歧视之嫌。实际上,所有这些争议都有其深层次的文化和心理的渊源。国产动画要加强讲故事的能力,不仅要从生活中挖掘材料,更要提升自我认同... 详情>>
来源:《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
2019年第02期
作者:李玲
5.动画片《小猪佩奇》家庭教育观分析——基于斯宾塞快乐教...
英国动画片《小猪佩奇》在我国受到广泛好评,片中蕴含许多家庭教育的道理,与斯宾塞的快乐教育具有相同之处。在家庭教育中,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快乐的人,进而将这种快乐延续到学习中。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特点。父母应在体... 详情>>
来源:《长春大学学报》
2019年第08期
作者:袁飞飞
6.对“丧偶式”婚姻的根源与出路探析——基于马克思主义婚...
婚姻家庭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当今中国社会出现了不同层面的现象。文章从马克思主义婚姻观出发,剖析婚姻的本质,并对"丧偶式"婚姻现象进行分析与提出建议,更好地解决"丧偶式"婚姻带来的问题,以推进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 详情>>
来源:《山西青年》
2019年第11期
作者:司徒春兰
书评

0/400
提交
以下书评由主编筛选后显示
最新
最热
共0条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