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近年来,在中国经济腾飞的同时,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呼声不断,国家政策制定者也是砥砺前行,在高等教育教学领域作了相当的促进和引领性工作。但在各高校具体的落实层面,却有待迎头赶上。当然虽有阻力,但我们仍在负重前行,针对高校师生尤其是本硕博培养方面,反映在国际期刊的话语权的比例远不如我国经济大国的实力,二者存在错配,如何提高我国高级知识分子在各自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如何及时让世界了解各自在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取得的成绩和成果?如何用英语正确撰写文章并发表?关键所在是遵循英语母语者的惯常思维方式表达。但是相当一部分专家学者由于受我中华上千年以来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熏陶以及儒家含蓄表达方式的影响,对于英语文化及英语思维方式仍然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误读和误解,体现在学术文章撰写思路和文体风格上,母语思维和表达方式痕迹太重,使得国际读者无法顺畅的领会中国作者想表达和传递的信息,因而阻碍了中国专家学者的成果及时在国际期刊上的发表并传播,有鉴于此,编辑成此书,以期共勉。
序言
国际学术期刊英语写作与发表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神秘莫测和高不可攀,但是很多人却被拒之门外,其中的奥妙是什么?如何揭开这层面纱?这仍然是挡在大家面前的一道屏障:有人会说:隔行如隔山。其实了解了其中的窍门,你便不会再望而却步。熟语说的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同理,学术研究与发表也不例外。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进一步发展,在国家“一带一路”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国内科研领域也是突飞猛进,人才辈出。因此经常会遇到科技以及管理领域的领军人物咨询国际学术期刊英语写作与发表的问题。本书以此为契机,综合理工、科技、经管及其他相关领域面临的国际性学术期刊英语写作及发表的问题,分四个章节:从问题分析、案例解析、写作建构到发表层层递进,以期帮助学术届的专家学者及时顺利地撰写发表自己的学术成果,在国际学术圈建立正常的沟通和信息传递,从而集结编撰本书,系统阐述了国际学术论文英语写作与发表的来龙去脉,以期达到预期效果。当然,由于主编能力所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望不吝指正,以期共勉。
收起国际学术论文英语写作与发表的正确打开方式之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学术研究与发表也不例外,只有先了解学术性英语写作的规则和特点、发现关键问题之所在,才能顺利进行下一步。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进一步发展,在国家“一带一路”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国内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领域也是突飞猛进,人才辈出。因此经常会遇到科技以及管理领域的领军人物咨询国际学术期刊英语写作与发表的问题。为此,有必要首先对近年来的国际学术论文英语写作进行回顾与展望,了解国际性学术期刊论文写作的来龙去脉,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俗语说得好:对症下药。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做好充分准备、创造机会,才能很好的把握机会。
收起国际学术论文英语写作与发表的正确打开方式之二:了解学术性英语写作的特点,发现关键问题之所在。英汉学术性科技论文写作特点不同,因此如果想正确表述撰写学术性英语论文并得以顺利发表,首先就要了解具体的差异和不同,从而转变中式思维和表达方式,达到合理规划和应用英语撰写学术性论文或摘要以期顺利发表。本章以中国大陆与香港为例,针对国际学术论文英语写作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专家学者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的英语写作特点,来修正自己目前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收起国际学术论文英语写作与发表的正确打开方式之三:如何架构学术论文英语摘要、英文报告、期刊论文以及专著?学术的也是世界的,科技领域的前沿最新研发成果需要及时传播。作为传播媒介的英语语言在国际性期刊杂志及著作中的作用不可小觑,但也不可过于妖魔化。以跨文化的思维方式去考量,还是有规律可循,掌握其中的规律和规则,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可以直接利用英语思维进行构思:无论是通过母语初写译成英文或者直接用英文摘要综述或者进行学术报告、论文以及专著的撰写将会水到渠成,信手拈来。
收起国际学术论文英语写作与发表之要领与原则。了解了英语写作的特点,掌握了英汉语言的表述差异及英语学术表达的规律,以跨文化的英语思维构建学术论文的英文摘要、学术报告、期刊论文以及专著的架构与撰写,突出中国特色的问题研究,策略性的行文布局,掌握学术英语写作与发表的要领与原则,根据不同的出版格式要求,进行适当的量体裁衣、修改打磨及润色,下一步就可以考虑投稿与发表了。
收起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