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
红尘俗世,何处安放灵魂;泪眼婆娑,何时苦难止息,纵情于字里行间,耕耘在大千世界,有诗,有酒,有正在一天天逝去的花样年华。
作品简介: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娑婆红尘》是苦难之诗,疼痛之歌,因为它记录着我的生活;抒发着我的情感;表露着我的苦闷愤恨,喜乐忧愁;缓解着我的痛苦悲哀;也同样激励着我的心志。
序——陈作明先生荐
这是一个觉悟者,一个大菩萨行咏之作品也。
菩提,一个“北漂”者,倔强不屈的昂着高贵的头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菩萨也,菩萨者菩提萨埵也,菩提者觉悟也,萨埵者多情也。她觉悟着而又想让人觉悟着,普渡众生之菩萨大愿也,菩提之诗行无不浸透着这种悲天悯人救苦救难普渡众生之愿。在这个充斥着欲望贪婪之苦的世界里,如此一位“苦行僧”踽踽独行,痛并快乐着。
曾经那个怀揣着梦想,执着的女孩子为了理想而不断的努力着。现实的苦楚,事态的炎凉没有让这个“觉悟者”倒下。反倒激起了她心中的“多情”。普渡天下众生,乃她之大愿也。行吟与陌生的城市,用一颗执着之心,菩提之心。慈悲之心试图唤醒那些麻木之人,于是便有了诗集《娑婆红尘》。
曾记得当年那个有些“特别”的女孩,以一个彻底不服输的倔劲头面对纷繁复杂的红尘,执着的追求自己的文学之梦。作为他的老师和朋友给大家推荐并附上我粗糙的感触。外加上我现在的学生的读后感悟,一并汇集于斯,笨拙的笔触远不及诗歌,只能是狗尾续貂,望大家见谅。
陈作明
自序——感谢苦难已是冬天,2019年也接近了尾声。北方的冬天总是这么萧瑟,满眼荒芜,日光暗淡。也唯有这般繁华褪尽的光景,才能使我放逐在尘世里浮躁的心沉静下来。仔细想来,2019年我的工作和生活败得一塌涂地。从五月份开始,往后的几个月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度过的。我的内心由一开始的无限自责到恐惧与孤独,到后来对人世阴谋与卑劣的愤恨,再到如今的冷眼观世,去留从容。只是我很庆幸,一直在坚持写诗,即便是五月、六月和七月,于我而言最为痛苦黑暗的三个月,我任然坚持着。 写的好坏姑且不论,对我来说,它记录着我的生活;抒发着我的情感;表露着我的苦闷愤恨,喜乐忧愁;缓解着我的痛苦悲哀;也同样激励着我的心志。
今年春天,我用两个月的时间收集整理了我人生中第一部诗集《菩提行歌》,虽谈不上用心,但至少每一个周末都在为此而忙碌。诗集发布的当天在接到相关负责老师消息时,兴奋不言而喻。正式发布后,收到很多朋友的鼓励与问候,也自有一份心安理得地的快乐,只是我的母亲依旧不支持我继续写作,缘自一份过来人的疼惜,她更希望我能专注于现实生活,而不是整日活在浪漫的幻想里。母亲对现实社会的残酷洞若观火,然而在母亲眼里初入社会的我蒙昧而无知。
事实也是如此,母亲所担心的我很快就经历到了。从五月到十月短短五个月的时间,苦闷、颓废、抑郁、沮丧等等低情绪的阴云始终围绕着我。第一部诗集《菩提行歌》发布后,也曾想过收集整理第二部诗集,只是至于什么时候整理,什么时候发布,却从未付诸实践,仅仅只是想想而已。也曾想过两年后再整理,作为自己三十岁的礼物。却不曾想在这短短五个月的时间里我把苦闷、愤恨、抑郁、颓废、统统写进了诗里,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劫后余生的庆幸、自勉、与知足淡然。
2019年10月,从家里回来后,我开始整理近来五个月所写的诗。一篇一篇回头再读,所有经历的苦难历历在目。苦难让我明白,身处喧嚣红尘的我们,有时候不经意的一个疏忽就可能万劫不复 ;苦难也让我看清身边有多少人是真正的在意我,是真心希望我活得快乐;有多少人在逢场作戏;又有多少人想看着我跌落深渊。所幸我始终记得林清玄先生的话语:“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与我而言此番痛苦反是件幸福的事。人生没有谁可以预知长短,余生远离那些让你伤心痛苦的人,和欢喜的人做开心的事,足矣!感谢苦难时陪伴我的朋友,感谢一直以来鼓励我成长的长辈,你们的名字,你们的容颜,我会终此一生铭记。
10月至今,我一直在思考第二部诗集的名字,朋友读了诗集原稿后提议用“娑婆红尘”四个字来做为诗集名。娑婆一词,典出佛经,是外来音译之词 ,汉译为“堪忍” 。娑婆红尘即为世界众生堪忍十恶及诸烦恼而不肯出离,考良久后我接受了朋友的提议。
2019年感谢苦难,也感谢苦难里坚持善良的自己!
2019年11月17日
收起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