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高中思想政治理论性强,内容相对抽象,枯燥,且容量大。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思维,兼顾德智发展是教师们一直关注的问题。高效课堂是我们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关键,也是我们落实立德树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四有人才的前提。为此教师就必须关注不断变化发展的实践客体及师学两个主体的特点,把师生及主客体统一起来,寻求最佳结合点,开启高效课堂。
本书试从生情、学情、教情等方面探究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关注的问题入手,从应情教学的理论、应情教学意义与价值、教学资源的应情性、教学方法的应情性、教学语言的应情性、教学评价的应情性等方面来探讨高中思想政治应情教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意在推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高效性,让学生在情感渗透中主动积极地进行知识学习,在学习中培养德行,使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培养思维能力,让知情意齐飞。
更多
收起
第1章 应情教学教育理论
1.主体性意识形态的唯物主义解构与异质性的哲学革命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的哲学,它在哲学史上带来了一场伟大的哲学革命,其革命实质在于转换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问题域,突破了主体自我意识的认知幻象,走向了异质性的现实世界。它之所以能够完成这一转换,是因为它通过两次哲学革命或思想转变,抓住了德国主体哲学的内在矛盾,对它的强制性的主体... 详情>>
来源:《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7年第06期
作者:郭滢;刘怀玉
2.从欧洲语言教育的历史发展看语言教育功能的沿革
<正>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符号系统,对人类在空间与时间上超越自身认识的狭窄范围,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言也是人类最有效地把人类文化成果传递给年轻一代的必不可少的基础。因此,语言教育是整个教育中最基本最必要的部分。本文试图通过剖析语言教育的历史... 详情>>
来源:《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
2009年第期
作者:吴国珍
3.后现代主义的教育观及其对师生关系的建构
后现代主义的师生关系是基于后现代的教育观。后现代主义的教育观主张建立非理性的、情感约定的师生关系,充分挖掘师生之间的情感资源;师生之间具有同等的话语权,在民主平等、合作对话的过程中共同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师生之间建立起以生活实践为基础的人际关系,达到真正的信任、尊重、沟通和合... 详情>>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06期
作者:周思旭
4.建构主义对科学教育理论的贡献与局限
建构主义在教育上的贡献主要在于在教育思想上进一步强调了认知主体的主动性 ,在科学教育上指出了科学知识学习的困难性。但激进的建构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在根本上有悖于科学理性 ,将认知主体的主动性和科学学习的困难性夸大为科学知识不可传授 ,这给教育研究和实践带来了混乱。在我国进行科学... 详情>>
来源:《教育研究》
2003年第07期
作者:张红霞
第2章 高中思想应情教学意义及价值
1.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中的环境伦理教育研究
环境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环境伦理教育。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许多政治理论与环境伦理内容高度契合,具有丰富的环境伦理意蕴,挖掘和活化这些资源,可以培养高中生的环境伦理意识,提高环境道德修养,促使其形成良好的环境伦理习惯,因而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环境伦理教育,... 详情>>
来源:《教学研究》
2016年第01期
作者:刘於清
2.也谈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价值——一堂教学实...
教育发展到今天,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改革的需求。尊重学生,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新课改,学习任务不变,时间缩小,更是对课堂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呢,怎样才能使课堂有价值?结合课堂实践反思,浅谈一家之言。 详情>>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第S2期
作者:刘道宇
3.浅析高中政治生活化教育的意义与发展
教育的根源是生活,生活又是教育的基础。高中政治生活化教育需要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立足于需求,引导认识生活、融入生活、品味生活、享受生活。文章通过对高中政治生活化教育的概念与意义,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定的发展对策建议。 详情>>
来源:《高考(综合版)》
2013年第10期
作者:徐媛媛
第3章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资源的应情性
1.发挥网络资源作用 优化高中政治教学
随着网络和计算机多媒体的普及与发展,网络资源越来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就学科教学而言,资源的利用、挖掘、转移、嫁接与发展本身就是教学的一种技能,一种改革的内在动力。很多人认为,教学资源只有理科才能够应用,其实不论那一门学科,只要我们从教学的角度出发,从提高教学质量出发,努力去加以... 详情>>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第35期
作者:于燕婷;夏佳莉
2.捕捉精彩瞬间 打造精品课堂——谈政治课堂中动态生成性...
<正>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政治教师对高效课堂的构建也越来越重视。所谓的高效课堂,不是看教师完成了多少的教学任务,而是强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任何的教学活动都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着的师生和生生交流的过程。每个学... 详情>>
来源:《甘肃教育》
2018年第08期
作者:丁梅
3.高中政治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逐渐深入,高中政治课堂愈加注重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堂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成为高中政治教学研究的重点内容。在高中政治实际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添高中政治教学的活力。本文就对高中政治课堂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开... 详情>>
来源:《当代教研论丛》
2018年第03期
作者:张明辉
4.本土教学资源融入高中政治课教学的研究现状及思考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中本土教学资源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从中分析出本土教学资源融入高中政治课教学的研究现状,对本土教学资源融入高中政治课教学的未来进行思考,试图为其他研究者在这方面研究提供参考。 详情>>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第21期
作者:吴月乔;冯思宇
第4章 高中思想政治问题设置的应情性
1.问题引领式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教育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在高中政治的教学中,通过采用引领式教学内容的展现,不仅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多样化的提问方式和丰富的提问内容,能够增加政治学科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够深入到政治学习的进程中,提升自身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能够促进综合素质的发... 详情>>
来源:《考试周刊》
2017年第66期
作者:顾遂意
2.关于新教学理念下政治教学问题的设置
增强政治课堂教学效果,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进行有效的问题设置,达到教学目的。问题的设置应该紧扣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体现与时俱进精神的情境,发挥良性冲突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建设性作用,启发学生自己进行问题设置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详情>>
来源:《文教资料》
2011年第26期
作者:李菁
3.浅析高中政治课堂的提问教学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目标是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物质、政治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知识的认知,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政治意识、法律意识、思想品德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如何有效地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对于学生的政治课学习与终身的发展均具有极大的意义。本文围绕提... 详情>>
来源:《高考(综合版)》
2015年第10期
作者:李俊
4.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教学法运用方法研究
本文主要针对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教学法运用方法研究为重点进行分析,结合问题教学法为依据,从创设情景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巧妙设置问题、培养学生对事务的质疑这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其主要目的在于探索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教学法的具体运用,为全面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质量奠定坚... 详情>>
来源:《高考》
2018年第09期
作者:刘青青
5.冗繁削尽留清瘦 精设问题巧引领——例谈政治课堂中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要能够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问题教学是一种探究性的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思性原则,合理设置疑问,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多种多样的教学中,拓展学生的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养... 详情>>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第34期
作者:赵鹏
6.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优化的实践探究
高中政治作为高中教学中的基础内容,对学生的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政治教学中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有助于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也能将对学生的关注提升。本文主要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优化的实施进行了讨论,希望为高中政治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建议。 详情>>
来源:《高考(综合版)》
2016年第03期
作者:曹宝香
第5章 高中思想政治语言应用的应情性
1.基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语言艺术研究
高中思想政治课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其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学习时会感觉课堂比较枯燥,难以引发其学习兴趣,从而导致其精力容易分散。因此,要做好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就应该注意语言艺术的运用,帮助学生在思想政治课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而教师运用语言... 详情>>
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03期
作者:解征凡
2.讲究教学语言艺术,优化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政治教学目的不是为了应试,而是为了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甚至于将来工作当中。当前,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教师们都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努力寻求一种既符合教学规律又能适合学生自主发展需要的有效教学模式。 详情>>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第03期
作者:施咏梅
第6章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评价的应情性
1.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评价的改革探究
随着《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出台,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高中政治教师的重心应该从纯粹的向学生传授知识,提高学生的成绩转变为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思想的表达,建立能够促进激励学生不断发展,丰富自身政治素养的教学评价模式。本文就对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评价的改革探索之路进行... 详情>>
来源:《高考(综合版)》
2015年第09期
作者:黄世美
2.多元课堂评价机制 促生命和谐发展——浅谈思想政治教学...
课堂中的生命关怀是达成学校思想教学中生命关怀的基础和关键,本文从多元评价主体互动参与、评价内容和角度多元化、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营造和谐情境,加强激励性评价四个方面努力构建思想政治教学中评价机制。 详情>>
来源:《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0年第11期
作者:吕立明;陈慧
3.思想政治课教学审美化探究
<正>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在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引导下,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目标、主体、客体和教学方法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教学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只有采用艺术化的教学方法才能促使思想政治教学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促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思想政治学习中。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 详情>>
来源:《教学与管理》
2013年第12期
作者:徐健
4.发展性评价在高中政治翻转课堂中的运用研究
<正>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各项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陆续更新,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呈现出了多样化的趋势,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不论是对于教师而言,还是对于学生发展而言,都已经无法完全适应新形势背景下的现实要求,因此有必要尝试对原有的教学评价方式进... 详情>>
来源:《知识文库》
2017年第02期
作者:丘广辉
5.结合学生自我评价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研究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评价方式逐渐发生变化,学生自我评价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将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结合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学生自我评价运用,对其运用策略和效果进行深入的分析。 详情>>
来源:《考试与评价》
2016年第05期
作者:吴海燕
书评

0/400
提交
以下书评由主编筛选后显示
最新
最热
共0条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