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国画欣赏,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吗?
身边总是会有声音说,看不懂国画,或者不愿意去了解国画。
可是欣赏国画真的很难吗?你可能正缺少一本简单易懂的国画欣赏入门读本。
中国画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它凝聚着无数的文化基因与人文密码,走近它,你会发现国画中藏着很多好玩的、值得去深入探索的有趣灵魂。
没错,国画也是会说话的!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向你介绍一些简单易掌握的小技巧,帮助你打通和中国画之间的语言沟通壁垒,让你快速体验到和艺术对话的审美乐趣!
走进似幻非真的笔墨空间,读懂中国画的虚实魅力
提起中国画,你内心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你以前尝试过认真地读一幅中国画吗?
中国画并非是高不可攀的艺术,它其实是画中有话的。只不过,这种语言需要简单地学习一些小技巧才能聆听得到。
没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为你提供看过就能马上用起来的国画欣赏入门技巧!
对于很多人而言,欣赏中国画,是有门槛的,而且门槛很高。因为没有被艺术熏陶过的大多数人,眼睛里似乎只能看见表面的线条,看清哪里是空白的,哪里是有笔墨的。
不论看多久,只盯着画面本身看的结果是,我们只能回答两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第一,画的是什么;第二,画得像不像。至于其他的什么笔墨呀,气韵呀,意象呀,精神呀,好像离我们很遥远,也根本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因此研究、欣赏中国画,长期以来一直被误认为是专属于高雅知识分子和书画家们的事儿。
于是,越来越多非常有价值的国画被冷落,被忽视,我们的生活正在拒绝太多与中国画亲密接触的机会,这些将成为一种文化缺失的遗憾。
我们必须明白,中国画是我国艺术发展史上独树一帜的瑰宝,一幅中国画的价值,绝不是靠“像与不像”来衡量的。
中国画,追求的不是描摹逼真度本身,技巧只是绘画的基本手段,更多的功夫则体现在画外之音上。读懂这些画外之音的况味,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味。
不过,我们也需要明确,不是非得把中国画读得十分透彻,才能够引起联想,产生共鸣。其实,只要用对方法,人人都可以读懂中国画!
中国画中蕴含着许多文化密码和有趣的故事,希望你能够通过本书走近似幻非真的笔墨空间,掌握读懂中国画的小技巧,然后在时光中聆听它的低吟浅唱,发现它悠远的魅力!
收起想要读懂中国画,其实跟想要了解一个人是相似的道理。首先,你需要带着好奇之心走近它,静心研究它的特点、形神等。当你掌握了中国画的基本构成、结构特点以及欣赏它的几个要点之后,再看中国画的时候,就会变得豁然开朗了。
收起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是中国美学思想中的重要话题。画面中的虚与实,黑与白,是相对而言的。也就是说,看似空白的地方,并非什么都没有,当你充分了解这种虚实变化,你就能从空白处,读到笔墨所呈现的生命力本身。
收起中国画主要讲求的是“气韵”,即追求神似而非拘泥于形似。人物画的“气”,指的是人物的神态、精神以及气质,花鸟、山水画的“气”,则主要体现在境界里。掌握气韵与意境的基础知识,是引爆审美引力波的关键。
收起一幅中国画不仅仅是线条的勾勒,隐藏在笔墨之后的,是作者赋予其的精神内核。从外在呈现的意象中,我们可以读出很多藏起来的小心思。这些内容,或与古典诗词有关,或与书法有关,或与庄子哲学有关……走进国画的精神层面,你将有机会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收起中国画的历史发展,源于其自身蕴藏的蓬勃的生命力,毛笔,墨,及各种颜料,一旦遇到宣纸,陶瓷,绢,壁等各种载体,就会开始生命的延伸和扩展。浸润着浓浓中国文化的国画,在时间、空间的维度上,显露出别具一格的浪漫气度。其中的魅力,正等着你前去解读……
收起对于读中国画这件事,由于视角不同,文化底蕴不同,每个人都会有一系列不同的解读。艺术欣赏本身就带有很大的主观性,有很多感悟,似乎真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欣赏中国画的方法,不是一味遵循条条框框的法则,而是以这些技巧为敲门砖,通过眼睛的解读,触发心灵的某个点,从而更好地感受国画的魅力。
收起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