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
这是一本写给初中生的书,青春期是个体从未成熟向成熟、从未定型到定型急剧变化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在身心发育最终成熟化、定型化之前,都要经历一个所谓的“青春期危机”阶段。青春期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个发展时期,许多在童年生活中留下来的问题一方面会在青春期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也需要在青春期进行整合。否则,这些问题会遗留到成年期。为增加学生的心理知识,提高他们抵抗心理疾病的能力,我们撰写了这本校本教材。
作品简介:
本书为福建省百优德育项目《初中心理健康校园文化氛围培育研究》系列成果。全书共分三十二课,九个单元,主要介绍了初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几种心理问题,涉及成长与心理健康、学习心理、自我认识、青春期心理、人际交往及健康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分别包括初中学生学习中的苦恼与迷惘,如学习困难、厌学、逃学等;初中学生情绪心理,如焦虑;初中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如父母关系、异性交往的处理等专题。
本书作为东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经过小林老师等编写、使用、反复修订完善后,的确日见其实用,而且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浏览本教材,你会发现它至少有三个优点: 1.自成体系。全书九单元三十二课,内容由浅入深,围绕学生升入初中后心理需求的推进而设置单元或教课。比如从学生适应新学校开始的“第一单元《适应新环境》《新学校新生活》《告别假期重新出发》”,到入学后遇到学习困惑的寻求解决:第二单元《神奇的心理》《走近心理》《奇妙的心理暗示》,第三单元《学习乐陶陶》《提高你的注意力》,以至于到“青春期的困惑、解惑的:第九单元《青春圆舞曲》《青春的困惑》《防“狼”指南》等等。显示出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要求,很符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需求。 2.富有趣味性。一是全文语言平易浅显,亲切生动。有“脑洞大开”还有”吐槽大厅”,文中的“小林老师”更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可爱可亲贴心贴肺。二是本文编入很多生动有趣的心理故事,如罗森塔尔效应的《死囚的故事》及“心情树”中丰富趣味的小故事。三是文中每章节都做成吸引孩子们的活泼多样的心理训练,可以说编者深知孩子的心理特点而编撰此文。 3.实用性强。一是本文所举案例,多为学生身边的真实案例(人物均为化名),让学生有似曾相识的共鸣感,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二是每课的心理训练,可操作性强,对孩子帮助大。三是本教材很自然地嵌入很多心理知识,如什么是心理健康,“巴姆效应”“铁桶效应”等,使孩子们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丰富了知识,达到人人学会自医及医人的教学效果。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是个很新的慨念,初中学校心理健康教材也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提升,这本教材也还有不足之处,但就目前而言,我个人认为这套教材还是比较适合初中学情的。——蔡丽敏(东侨中学校长)
收起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