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本书汇编了刘蒋巍教研员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在学思堂教育研究院任职期间发表的论文。内容涉及课例研究、解题研究、命题研究、教法研究、学法指导,适合师范类大学生、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以及教研员阅读。
且教且研,且学且思
2015年9月,我担任学思堂教育南通分校教研中心主任。一边做教学一边做教研,以研促教,以教验研。在这个阶段,我养成了写教学教研反思、阅读笔记、听课笔记的习惯,每天坚持写,大年三十也不例外,兴趣使然。自我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教师培训那一刻起,便感受到教之趣、研之乐。常常因为“引导学生时,我自己还没说出答案,却被学生抢先说出来”而感到欣喜;常常因为“观课后,与教师交流时,思维的碰撞,不断地优化改进”而感到快乐。我扎根一线做教研,做出的教研成果自然也更接地气。我热爱学习,有着很强的学习力。通过阅读和访谈,学习他人的新理论与新经验,避免自己教育教学研究的盲目。真可谓是“且教且研,且学且思”!
2016年9月,我被调至学思堂教育研究院从事教育教研、教师培训工作。我有更多的时间撰写书籍与发表文章了。我也喜欢写,喜欢分享。《命题转换的9种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一书就是于2016年9月被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学学科学法指导》一书于2018年5月被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在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我发表论文近30篇。本书汇编的文章为发表的近30篇文章中到目前为止被中国知网收录的。在这里,我也要感谢中国知网大成编客。感谢大成编客的编辑们,是他们给了我写作的动力。
本书分为5个章节。
第1章主要是谈课例研究。课例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载体。教师需要做的课例研究是基于实证的教学研究,关注教学中的细节,将听课过程作为“收集信息”、“收集数据”的过程,将评课作为“基于实证的讨论”。
第2章主要谈解题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解题。考试热点、难点的分析也离不开解题。解题研究贯穿教育教学始终。
会解题不一定会命题,会命题通常会解题。第3章主要谈命题研究。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度过解题研究的阶段之后,便要学会编题、创题,提高自身命题技术水平,出一份合格的试卷。
第4章主要谈教法研究。怎样教学能够“举一隅,而三隅反”?怎样教学更能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不论中小学,还是大学,教学方法研究贯穿教师发展始终。
第5章主要是学法指导。准确的方法,会比日复一日的努力更有用一些。学法指导,能够有效促进素养的提升。
期待读者们能够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有所启发,也能感受到“教之趣,研之乐”!
刘蒋巍
2018年9月于常州
收起
课例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载体。教师需要做的课例研究是基于实证的教学研究,关注教学中的细节,将听课过程作为“收集信息”“收集数据”的过程,将评课作为“基于实证的讨论”。
收起
会解题不一定会命题,会命题通常会解题。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度过解题研究的阶段之后,便要学会编题、创题,提高自身命题技术水平,出一份合格的试卷。
收起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解题。考试热点、难点的分析也离不开解题。解题研究贯穿教育教学始终。
收起怎样教学能够“举一隅,而三隅反”?怎样教学更能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不论中小学,还是大学,教学方法研究贯穿教师发展始终。
收起
准确的方法,会比日复一日的努力更有用一些。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素养的提升也会自然而然。
收起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