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教学教育研究教育综合 在大成讲坛,讲出你的精彩!

作品简介:

信息时代催生了各种智能设备普及到校园,教育也步入“微时代”。本书从微课的现状和趋势、微课制作的方法和原则、微课课例展示、微课的评价和反思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更多
收起

编委会

周 婷

方丽君 吴利华

周 婷 方丽君 吴利华

周  婷
主编的其他文集 更多>>
今天,你微课了吗?

今天,你微课了吗?

随着各种智能终端技术、设备的迅速普及和深入应用,当今社会进入了“微时代”,移动学习是未来不可或缺的一种学习模式。它能够将教学课件、教学素材、教学案例整合在一起而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也是开启教育微时代的重要方式。微课补充了传统的教学受时空限制的缺陷,将学习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应顺应时代的潮流,学会制作微课,让微课制作成为教师的基本功之一。

收起
第1章 微课的现状与发展导语

随着各种智能终端技术、设备的迅速普及和深入应用,当今社会进入了“微时代”,移动学习是未来不可或缺的一种学习模式。它能够将教学课件、教学素材、教学案例整合在一起而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也是开启教育微时代的重要方式。

收起
1.国内微课研究的现状及趋势——基于CNKI数据库文献计量学...
赵秀欣
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CNKI数据库中关于微课研究的论文进行了分年统计,选取419篇核心期刊论文对研究者所在的单位、合著情况和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微课研究呈蓬勃发展的态势,且研究涉及学科领域广泛,但也存在着研究者合作状况不佳,地区分布差异大的现状。基于此,微课研究应形成多...   详情>>
来源:《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6年第09期 作者:赵秀欣
2.中学课堂教学中微课开发与应用现状调查与情况分析
肖玉军
近几年来,微课在全国各地中学课堂教学中蓬勃开展起来。文章对中国微课网中学教师的500多节具有典型性的微课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教师问卷调查进行研究,认为中学微课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现状不尽如人意,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详情>>
来源:《教师》 2017年第05期 作者:肖玉军
3.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
郑小军;张霞
目前,微课已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热点。微课的出现,在教育领域掀起了轩然大波,也引发了一波波的"微课热潮"。归纳起来,人们对微课的质疑主要有六点:一是认为微课热是"短时炒作",二是认为微课是"新瓶"装"旧酒",三是认为微课是导致知识碎片化的"元凶",四是认为微课没有技术含量,五是认为...   详情>>
来源:《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4年第02期 作者:郑小军;张霞
4.论微课的应用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维度
王小美;薛芳
微课是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中的一项重要资源,也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文章首先归纳了微课的概念特征,微课的发展和应用现状,发现目前微课的应用程度不高,其发展更多的是停留在为参加竞赛而开发微课的阶段。接着分析了微课应用的制约因素,并根据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提出微课应用可持续发展的三...   详情>>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6年第14期 作者:王小美;薛芳
5.我国微课程研究现状
冯雨实
微课是整合教学课件、教学素材、教学案例的一种重要学习资源,也是开启教育微时代的重要方式。我国微课程研究主要为对微课程的概念、含义、特征等的探讨。   详情>>
来源:《才智》 2018年第16期 作者:冯雨实
6.微课程开发现状分析
刘晓慧
微课程这种新的课程模式是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应运而生的,其特点就是以简单直观的方式将知识呈现给学习者。然而,在我国微课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并没有被完全开发出来。本文通过对我国微课现状进行分析,寻找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详情>>
来源:《学园》 2017年第20期 作者:刘晓慧
第2章 微课的原则与方法导语

微课具有知识内容的微化、碎片化时间的利用、个性化需求的实现等特点。如何利用微课的优势为教学服务,就需要在不违背教学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掌握微课设计原则和方法,为我们的教学锦上添花。

收起
1.微课程设计原则与开发研究
张著;刘付勇
系统介绍微课程概念、特点和设计原则,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微课程应用于课程教学的可行性与优势,并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进行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最后提出微课程设计与开发的优化策略。   详情>>
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年第20期 作者:张著;刘付勇
2.微课教学设计的原则与三个关键问题探讨
林雯
当前,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方兴未艾。作为一种以视频为载体的新型网络教学资源,微课的教学设计有其独特之处。作者在分析大量优秀微课案例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教学理论,从视听传播、教学思路、心理感受三个层面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原则,并就微课设计中的三个关键问题:选题、教学策略、教学信...   详情>>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6年第06期 作者:林雯
3.微课选题的原则与依据
印锦松
当下,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教育资源,其创作能力自然成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课的内容设计,选题是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微课的主题决定着教学方式和学习的效果,而且关系到微课的核心理念。笔者基于国内多个全国性微课大赛和众多微课资源网站的海量微课作品,对微课选题的...   详情>>
来源:《教育视界》 2017年第23期 作者:印锦松
4.微课不等于PPT
张慧芳
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快。大家只能利用零碎时间学习知识、开拓视野……微课满足了大家的这些需求。在微课制作过程中,由于大量使用PPT软件,人们很容易将二者混为一谈,走入设计制作的误区。通过介绍微课产生的背景、微课的特点和制作原则,充分比较微课与PPT的差异,明晰微课的特征,从...   详情>>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 2016年第29期 作者:张慧芳
5.微课片头设计与制作的误区、原则与方法探讨
郑小军;韩徽
近年来,微课设计与创作已成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课片头给学习者最初的第一印象是微课的起始和开端,但是,微课片头不同于常规长视频的片头,有其特殊要求。基于作者大量的微课观摩、评审和创作实践,首先简要总结了微课片头设计与制作常见的5点误区,接着提出了微课片头的4条原...   详情>>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7年第14期 作者:郑小军;韩徽
6.例谈微课小结(收束)的误区、原则与方法
郑小军
微课小结(收束)是微课结束前对主体部分各知识要点的简短回顾、概括、总结或提炼,是微课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关系到微课能否给学习者留下深刻印象,进而影响微课的学习效果。该文基于作者对国内外大量微课小结的分析和自身微课创作实践,简要剖析了微课小结的常见误区及对策,归纳总结并且提出...   详情>>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8年第02期 作者:郑小军
7.浅析微课引领下的教育界“微”时代
霍腾腾
微课火了,以其"短、小、精"的优势,迅速被教育界广泛采用。本文首先给出了微课的含义与特点,接着系统地论述国内外对微课的研究,然后对微课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对微课在教育界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展望。   详情>>
来源:《生活教育》 2014年第S2期 作者:霍腾腾
第3章 微课的制作与设计导语

微课虽然只有短短的数分钟,但是也需要进行良好的教学设计,良好的微课应该是井然有序的,杂乱无章而随意的微课是与微课理念背道相驰的。本章就如何制作优秀微课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收起
1.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曾艳
<正>一、微课的定义微课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二、微课的特点微课的中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涵盖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以一...   详情>>
来源:《考试周刊》 2015年第35期 作者:曾艳
2.微课资源的选择和建构
朱晴怡;蒋伟民
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偿性课程,"微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以学习为导向,在学生理解的难点处、在知识的来龙去脉处、在学生错误的发生处,选择微课资源,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遵循认知规律,从学生的旧知到新知、生活体悟到理性思考、理论讲解到实践探索,整合优化建构微课...   详情>>
来源:《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6年第01期 作者:朱晴怡;蒋伟民
3.微课素材的选择与整合策略探究——基于首届中小学微课大...
田佳欣;桂天楠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及"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使得学界对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习资源建设产生了关注。微课作为一种近几年新兴的学习资源,体现了"互联网+教学"的理念。然而,微课在设计和制作中所存在的教学设计不明显、教学策略选择不当、素材组织不合理等问题影响了微课的学习效果。针对这样的...   详情>>
来源:《教育观察(下半月)》 2017年第02期 作者:田佳欣;桂天楠
4.浅谈微课设计与制作的几大关键点
王素娟;贺宏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深入应用,微课已经成为新时期教师面临的一个新概念。本文旨在通过笔者制作微课的经验,分析微课设计与制作的几大关键点,目的在于能帮助初学者顺利完成微课制作。   详情>>
来源:《知音励志》 2016年第15期 作者:王素娟;贺宏
5.微课设计策略例析
盖鸾英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已经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所了解。但是在微课的开发制作与应用过程中,常常对微课的制作目的认识错位,对微课的制作技术认识越位,对微课的本质特征认识不到位,对微课的选题内容缺乏定位。良好的教学设计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微课...   详情>>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6年第03期 作者:盖鸾英
6.微课的设计、制作及应用研究
崔超
"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导致了传统的知识获取途径、学习资源类型、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以"碎片化、微型化、主题化"为主要特点教学模式的"微课"备受关注与发展。从微课的概述、特点、设计、制作及应用五个方面进行深度阐述,旨在通过提升教师微课制作水...   详情>>
来源:《新课程(中学)》 2017年第07期 作者:崔超
7.微型课程设计的几种模式及教学应用(上)
李静;苏仰娜
微型课程作为一种新兴的课程形态,不同研究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不同定义。微型课程发展的本质是课程文化走向"学习为本"。目前,微型课程开发存在三种模式:微型课程的校本模式、信息化模式和整合(混合)模式。校本模式立足于学校层面的课程开发,信息化模式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建构交互的学习环境...   详情>>
来源:《教师教育论坛》 2015年第08期 作者:李静;苏仰娜
8.微型课程设计的几种模式及教学应用(下)
李静;苏仰娜
微型课程作为一种新兴的课程形态,不同研究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不同定义。微型课程发展的本质是课程文化走向"学习为本"。目前,微型课程开发存在三种模式:微型课程的校本模式、信息化模式和整合(混合)模式。校本模式立足于学校层面的课程开发,信息化模式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建构交互的学习环境...   详情>>
来源:《教师教育论坛》 2015年第12期 作者:李静;苏仰娜
第4章 微课的应用与实践导语

微课是为教学服务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的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在应用微课时要以学生为主,要科学合理,使微课切实服务于学生学习,服务于高中教学。本章展示了高中的各门学科的优秀微课课例,让大家体验微课作品鲜活的生命力。

收起
1.高中语文微课的设计与开发——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
高伟红;艾新文
本文以高中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为例,结合珠海市第一中学微课的建设情况,阐述了普通高中微课开发设计的相应策略以及在微课堂实践中的体会与思考,以期对中小学的微课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详情>>
来源:《教育信息技术》 2017年第05期 作者:高伟红;艾新文
2.基于问题驱动的高中数学微课设计——从一节“向量加法运...
袁建钊
<正>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微课应运而生且备受关注,逐渐成为普通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微课设计案例为切入口,结合问题驱动教学模式,从微课的背景、概念阐述及如何合理地基于问题驱动进行微课设计等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教学实践...   详情>>
来源:《高中数学教与学》 2017年第10期 作者:袁建钊
3.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刘婷婷
<正>微课兴起于欧美发达国家,传入我国后受到了老师与学生的广泛喜爱,由于其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因此在我国教育界特别是在中小学教学中获得了迅猛发展。微课由于其教学目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对象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具备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精等特点,且在应用微课授课的过程中...   详情>>
来源:《中学生英语》 2018年第06期 作者:刘婷婷
4.浅析微课在高中政治课中的运用——以《源远流长的中华文...
王荟兵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可运用微课来巧妙导入、凸显重点、化解难点、归纳总结等,以实现微课使用的有效性。使用微课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沉闷的政治理论变得鲜活,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实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目标和素质教育的完美结合。   详情>>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 2017年第07期 作者:王荟兵
5.高中历史微课制作实践研究——以“‘百家争鸣’与儒家思...
敖雪峰
历史微课制作是困扰高中历史教师的难题,阻碍了高中历史微课的广泛应用。微课制作需要配备一定的软硬件条件,并经历微课总体设计、单个微课视频脚本设计、前期录制、资料搜集、后期编辑5个主要过程。通过"‘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课的微课制作实践,可以详细了解高中历史微课的脚本设计...   详情>>
来源:《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8年第Z1期 作者:敖雪峰
6.浅谈微课与高中地理教学的融合——以大气热力状况知识点...
兰治成
微课是以教学微视频为核心载体,基于一个学科的知能点(如知识点、技能点、情感点等)或结合某个教学要素和环节(如目标、导入、活动、评价等),精心设计和开发的微型优质学习资源。本文以高中地理中"大气热力状况"这一知识点为例,探讨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优势。   详情>>
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8年第Z3期 作者:兰治成
7.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高中物理电磁学教...
牛金孝
高中物理教学当中必须紧紧抓住学科核心内容,只有抓住可学科核心内容才能理解和掌握其他物理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创新教学的方法。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结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些经验,以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为例,阐述了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针对电磁学学习任务...   详情>>
来源:《新课程(下)》 2018年第02期 作者:牛金孝
8.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高考一...
徐渊彬
文章首先介绍了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其次探究了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含义及相互关系,最后提出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对策,即教师精心制作微课;学生课前观看微课,自主学习;学生将想法付诸实践;回归课堂,互动交流;教师总结,强化细节。   详情>>
来源:《西部素质教育》 2018年第17期 作者:徐渊彬
9.“巧用微课,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微课在高中生物课堂...
邓婧婧
微课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丰富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详情>>
来源:《新课程导学》 2016年第14期 作者:邓婧婧
10.音乐微课的设计、制作与运用——以欣赏教学《漫游西方经...
谢旺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制作一段五分钟左右的音频或视频对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目前已被广泛运用于音乐课堂教学中。本文根据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特点,以《漫游西方经典音乐》单元为例,阐述微课和微课的优势、欣赏教学的微课设计、制作及微课的教学运用策略,以期提...   详情>>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 2018年第06期 作者:谢旺
11.“微课”在高中美术课堂中的运用
廖华清
<正>"微课"是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新形式,在短时间内就某个知识点有针对性地讲解的一个音频或视频。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微课"的运用已成为美术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传统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也给美术课堂带来了新的活力。"微课"技术的运用,可以...   详情>>
来源:《知识文库》 2018年第10期 作者:廖华清
12.微课+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以《信息...
张翼飞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个性思维受到束缚,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为改变这种现状,在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中,运用微课+翻转课堂模式,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展教学实践探究,构建适用于信息技术教学的翻转课堂结构。   详情>>
来源:《新课程(下)》 2017年第09期 作者:张翼飞
第5章 微课的评价与反思导语

微课作为一个新生的事物,总会不断地出现新问题,我们一定要以一种敏锐的视角、正确的态度来看待这些问题,在行进中思考,不断修正和反思,使微课能够得到稳步发展。

收起
1.师生对微课教学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陈丹;顾容
为了解师生对微课教学的认知情况,并寻求未来的发展对策,该研究编制了认知情况问卷,根据浙江省随机抽取的224名学生和32名教师对微课教学的认知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实证分析表明:目前我国师生对微课教学的了解程度不高;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认知情况呈上升趋势,对微课学习的意愿受年级影响成...   详情>>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4年第24期 作者:陈丹;顾容
2.提高学生情感体验的模拟微课的开发与效果验证
杨御仿;王广新
文章以唐纳德的情感化设计三层次目标理论为指导,构建模拟型微课情感化设计的要素模型,据此设计并开发初中语文微课,应用于教学实践以检验其设计与开发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微课能明显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情感体验,学习者的情绪智力与对微课的积极情感体验成显著正相关,与对微课的消极情感体验多...   详情>>
来源:《现代教育技术》 2016年第12期 作者:杨御仿;王广新
3.微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邱甜;李国建
文章对国内外微课相关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微课评价的意义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基于微课评价的内涵、原则、特点及应用现状,在传统课堂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微课实践者的问卷调查,提出了微课评价的维度。通过与相关微课专家讨论,构建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微课评价指标体系。   详情>>
来源:《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第02期 作者:邱甜;李国建
4.微课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方案研究
宋石红
随着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交叉融合,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逐渐引起求学者的广泛关注。而微课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可以评判微课的质量,同时也是指引微课不断发展的指南。基于此,本文首先整理了微课评价的研究现状,其次结合微课的特点分析了微课的评价原则,最后提出一套相对完善的微...   详情>>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第34期 作者:宋石红
5.微课在教育领域的研究:回顾与反思——基于内容分析视角...
王蕾;李俊
文章基于内容分析的视角,通过对当前核心期刊微课文献的载文数量、研究主题和研究热点三个维度对其进行现状分析,并从设计理念、资源建设、平台建设、评价标准和未来趋势五个方面对其建设现状进行反思总结,提出未来微课的发展趋势和建设经验,以期为我国微课建设与应用实践、发展提供借鉴。   详情>>
来源:《现代教育技术》 2015年第06期 作者:王蕾;李俊
6.“微课”引入我的教学实践后的思考
袁艳蕊;李成
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浪潮将翻转课堂这一创新授课模式从国外引入,"微课"作为翻转课堂本土化的模式,在一线教师的教学反思与学生多层需求的碰撞和共鸣中风靡起来。本文从教与学的需求角度阐述了"微课"走入教学实践的现实原因,展示了自己的一堂微课案例,并从自我反思中延伸出"微课"对教师...   详情>>
来源:《同行》 2016年第12期 作者:袁艳蕊;李成
7.学校微课建设的问题与反思
于淑娟
随着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微课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为传统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以教学视频和其他支撑资源组成的微课有打破传统课堂时空限制、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以及增进课程资源的共享性等优势。然而,在学校微课建设过程中,观念认识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价值功利化、...   详情>>
来源:《教学与管理》 2015年第07期 作者:于淑娟
8.教师的微课实践:价值、误区及应对
任侠;王帅
教师的微课实践正带来诸多有益价值,但也存在一些误区。在价值方面,微课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化的拓延,加快师生角色转换及学习共同体生成,促成教师课改实践方式创生。在误区方面,教师存在认知、行动、评价三方面偏差。为此,廓清内涵与本质,实现个人实践层面的突破与创新,构建与完善评价机制对于当...   详情>>
来源:《教师教育论坛》 2016年第07期 作者:任侠;王帅
价格:¥30.50

书评

0/400
提交
以下书评由主编筛选后显示
最新 最热 共0条书评

分享本书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