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教师的共同愿景是实现专业发展。这一过程非常艰辛,更需要智慧。观察名师的成长路径,就是做行动研究:为实践而研究,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使自己的教学活动找到科学理论的依据,提高教学实践的科学性;在实践中研究,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与过程,在实际行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改善实践行为;对实践进行研究,对自身教育行为及其效果进行分析与思考,提炼和升华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的典型案例和教育故事。
众多名师始终保持一颗善于发现、善于探究的好奇心,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并且用自己独特的话语方式,如教学设计、课例研究、同课异构、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等,传达出他们的经验和智慧。本文集汇集了地理新课程改革以来,地理核心期刊上登载的五种方式的研究文章。不仅可以引发读者深入思考和学习,也有助于一线地理教师了解最新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比和反思,改进和提升自己的日常教学水平。
真实的问题研究 研究真实的问题
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呼声,教师教育科研的大潮蓬勃掀起。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要量力而行,一般不要去搞理论研究。我们的理论水平、占有资料、时间精力等各方面,和那些从事理论研究者相比,差距确实很大。由于缺乏创意和新意,容易出现千篇一律、万人同面的现象,也就不容易有高品位的成果。我们主要任务是教育教学,我们搞教育科学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因此,一般说来,便于操作、与工作实践相辅相成、“工研”矛盾不突出的方法才是适于教师的。这里推荐行动研究法,它以提高行动质量、解决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它所重视的是研究者对实践问题的认识、感受和经验,使实际工作过程本身变成一个研究过程,使研究过程变成一个理智的工作过程。
行动研究所关注的不是纯理论研究者认定的理论问题,而是中小学教师日常遇到的和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如一堂课、一次对学生的教育活动、和学生的接触、校园内外你所见到的一些现象等等,行动研究法之所以适合于我们一线教师,这是因为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着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每时每刻都在面临着这样那样的教育教学问题,并不断地思考着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种研究对我们来说源头活水不断。这种研究符合真实教育科研的三个特征:教师研究“真”问题,开展“真”研究,争取“真”成果,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改进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促进师生成长。
中小学教师自始至终是生活在教育科研的现实场景中的。其研究也应有自身独特的话语方——教学设计、同课异构、课例研究、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等,这些方式便于操作,与教师工作实践相辅相成,能很好地解决工作与研究的矛盾,是教师教育教研活动的重要载体。它们既可以成为教师教科研活动过程的记录,也可以成为教育科研活动成果的表达方式。这些成果表达形式,或自由表达,或理性提升,或问题取向,或直扦胸臆,成为教师研究的基本存在形态。
做体验型的教师,与外界信息最好的共鸣就是写作,切合课堂或研究的写作会成为共鸣记载体。教育叙事、教学反思……都可以写,用恰当的方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表达,诚如是,越来越多的普通教师就能成为真正的研究者,我们的思想境界、理论学养、研究水平、实践能力和学术胸襟必然会产生质的飞跃。
让研究为我们的教学生涯注入无限的生命活力。
收起“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优质高效地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前就要对“教什么”和“如何教”进行的策划。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形成教学方案。现代课堂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尽量为学生创设与现实社会相似的学习情境,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对既有的知识进行再创造、再加工,获得新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习得知识、方法与技能。
收起“同课异构”因其鲜明的“比较”优势,成为开展教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从激趣启思的情境导人、巧妙艺术的材料处理、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注重思维的教学过程、高屋建瓴的归纳总结中获得启发,产生教学的灵动。
收起什么是“课例”?综合《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等多种汉语工具书的解释,“例”字有比照、证据、规则等义。与此对应,课例具有“可比照仿照之课”、“可作证之课”、“可视作规范之课”等义。课例是教育教学研究中所选择的有代表性的课的个例,通过剖析这个“麻雀”,可以发现一般的教学规律。
从教学活动中的教导主体及其发展角度看,课例研究有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研究兴趣和意愿,促进教师实行教、学、研结合,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发展;能够为教师的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提供有效手段。
收起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而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却往往能成为名师。”
美国学者G.J.Posner说:“经验+反思=成长。”
两段话言简意赅,清楚地传达出教学反思这种基于教学实践的行动研究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收起叙写教育教学故事,可以使人不受拘泥地将教育教学中活生生的故事及时地、原生态地记录下来。正因为一个“随”字,没了居高临下的霸气,没了正襟危坐的俨然,多了一分亲切与随和,因此很易于被教师所接受。所叙述的教育故事真实、灵活、精练,形式活泼自由,内容短小通俗,风格随意平和,“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些故事情境性很强,情感性极浓,富有灵性与生命力,的确耐读。
愿每位教师都能将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想凝聚成文字,“我手写我心”,把收获成功的欢乐记下来,把百思不解的困惑记下来,把苦苦思索后的灵光一闪记下来,把激动自己的瞬间一刻记下来,把教学磕碰与失败中的痛记下来……只要从思考并记录这一件件教育小事做起,只要坚持不懈,日积月累,必将在漫漫教育路途中留下自己不断成长的轨迹。
收起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