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轻工业/手工业轻工业家电工业 在大成讲坛,讲出你的精彩!

作品简介:

热泵空调是热泵技术在制热领域的一个应用,相比于电加热与燃煤锅炉加热更加的环保和节能。随着煤改电政策的推广,加速了热泵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但是,传统热泵技术在低温工况下制热量衰减严重,节能效果并不好,使其在冬季温度较低的地域的应用受到了限制。更严重的是,当室外温度低至-15℃时,机组不能开机运行,热泵空调机组需配置辅助电加热器才能够达到要求的室温,但是能够随之上升。

为了能够扩大热泵机组的应用范围,改进热泵机组的运行性能,补气增焓系统应运而生。补气增焓系统又名喷气增焓系统,其与常规热泵系统的区别在于压缩机带补气口的补气增焓压缩机,通过经济器,往压缩机的压缩中间腔补充中气体,进而增加进入压缩机的吸气量,降低排气温度,提升机组制热能力,使热泵空调器在低环境温度也能提供足够的制热能力和较高的能效。

本书从压缩机、经济器的研究及选型着手,通过理论分析、试验研究以及控制优化等方面的详述,使读者能够系统的了解补气增焓系统,并应用在学习和工作中。

更多
收起
仝高强
主编的其他文集 更多>>
第1章 补气增焓热泵系统的研究现状
1.我国空气源热泵供热现状、技术及政策
吴迪;胡斌
随着我国北方冬季雾霾的加剧,北方冬季供热的"煤改电"工程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煤改电"在经历了清洁不节能的电热设施直接供热阶段以后,转向清洁又节能的空气源热泵供热阶段。根据地区气候特征差异,在夏热冬冷地区(HSCW)推荐使用传统的单级压缩热泵结合小温差风机盘管末端供热;在寒冷地区(C)...   详情>>
来源:《制冷技术》 2017年第05期 作者:吴迪;胡斌
2.空气源热泵机组在寒冷地区采暖中的应用
刘裕富;曹明修
空气源热泵技术是一项节能技术,北方地板采暖专用空气源热泵的推广其应用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空气源热泵空调机组应用在寒冷地区冬季制热时,当外界温度很低,系统的热衰减很快,制热量不足。此外,由于蒸发压力过低,系统的压缩比较高,导致排气温度非常高,影响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本文综述...   详情>>
来源:《建设科技》 2015年第12期 作者:刘裕富;曹明修
3.低温环境下空气源热泵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王沣浩;王志华
空气源热泵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环保装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但其在低温环境下性能不稳定,制热效率过低,抑制了空气源热泵产品的推广和应用。通过总结国内外学者对改善系统在低温环境下适应性所做的研究,分析了空气源热泵在低温环境下存在的弊端,并根据最新研究进展,分别从新型工质...   详情>>
来源:《制冷学报》 2013年第05期 作者:王沣浩;王志华
4.低温空气源热泵技术的应用
林创辉;欧阳惕
介绍带经济器的低温空气源热泵技术,通过对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与普通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制冷量、制热量和能效比等参数进行测试及对比,探讨低温空气源热泵技术的应用优势。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机组相比,低温机组在名义制冷和名义制热工况下冷热量和能效均有所提升;在-10~-15℃的环境中,普通机组...   详情>>
来源:《制冷与空调》 2014年第08期 作者:林创辉;欧阳惕
5.适用于我国农村地区的低温空气源热泵采暖技术
庞卫科;吕连宏
基于我国农村特点提出采用清洁能源利用技术——低温空气源热泵采暖方式替代农村传统的散煤燃烧取暖方式。低温空气源热泵采用较为成熟可靠的补气增焓技术。研究表明:在蒸发温度为-30℃、冷凝温度为45℃、补气比为0.6的模拟工况下运行,低温空气源热泵理论制热性能系数(COP)大于2.25,系统能效比...   详情>>
来源:《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17年第03期 作者:庞卫科;吕连宏
6.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在北方寒冷地区的应用
刘畅;刘强
基于当前国内改善空气污染的政策,喷气增焓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由于它具有高制热量、高制热能效、大应用范围的特点,适于在北方寒冷区域推广应用。通过典型应用实例,指出喷气增焓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在北方区域的应用优势。   详情>>
来源:《制冷技术》 2015年第02期 作者:刘畅;刘强
第2章 补气增焓压缩机的研究与优化
1.喷气增焓技术对改善转子压缩机压缩过程换热影响研究
杨贝;黄之敏
采用空气源热泵进行室内采暖是一种经济节能的采暖方式。针对低环境温度下普通空气源热泵制热量不足的情况,喷气增焓是一个优秀的解决方案。本文分析了喷气增焓压缩机效率的影响因素,得出了汽缸壁面换热是影响低环境温度下压缩机效率的重要因素。从压缩机汽缸壁面换热原理出发,得出了喷气增焓...   详情>>
来源:《2017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 2017年第期 作者:杨贝;黄之敏
2.变频变容喷气增焓空调压缩机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向卫民
低温制热能力不足问题一直是空调的诟病,研发人员在前期也提出过几种解决温制热量的方案,但都以难满足APF工况下的能效提升和低温-15℃环境温度下高制热量的两个目标。针对这一难题,提出一种集变频技术、变容技术和喷气增焓技术为一体的压缩机设计方案,通过原理分析进行了样机的结构设计,研究...   详情>>
来源:《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02期 作者:向卫民
3.带经济器涡旋压缩机系统的研究
郝玉影;吴兆林
涡旋压缩机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在冬季寒冷地区系统压缩机仍无法启动或制热量不足。本文对带经济器涡旋压缩机进行了实验研究,使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详情>>
来源:《制冷》 2009年第03期 作者:郝玉影;吴兆林
4.涡旋式压缩机喷气增焓系统的热力学分析及优化设计研究
戎卫国;贾莹
文章对涡旋式压缩机喷气增焓系统循环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指出了影响涡旋式压缩机喷气增焓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和影响规律,并对涡旋式压缩机喷气增焓系统的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   详情>>
来源:《企业技术开发》 2011年第09期 作者:戎卫国;贾莹
5.旋转式喷气增焓压缩机试验研究
杨国用
普通空气源热泵在环境温度较低时,易出现制热量不足、效率低,甚至不能长时间运行等问题。在众多改进方案中,对压缩机补气的热泵系统(Vapor Injection Heat Pump System)及各种改型系统,被证明是技术合理、实际可行的方案。旋转压缩机由于结构紧凑,补气结构开发有一定难度。本文针对止回阀及活...   详情>>
来源:《2014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 2014年第期 作者:杨国用
6.补气增焓涡旋式压缩机制热量的研究
姜继周;孙令群
补气增焓涡旋式压缩机在低温工况下的性能有较好的表现,但现行国家标准中提供的测定方法不适用于该种压缩机的性能测定。本文针对现行国家标准的4个不适用方面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测试工况及计算公式。   详情>>
来源:《制冷与空调》 2017年第02期 作者:姜继周;孙令群
第3章 补气增焓系统的理论分析
1.喷气增焓双级耦合热泵的设计与热力学分析
马龙;刘泽华
本文设计一套喷气增焓技术与水源热泵技术相耦合的低温热泵供暖系统,介绍其冬夏季供暖供冷与供生活热水三位一体的工作流程,并以系统能效比为优化目标,对喷气增焓双级耦合热泵系统进行热力学分析,确定出在不同工况下,系统最佳中间水箱供水温度和单、双级运行切换温度,并通过对压缩机排气温度与...   详情>>
来源:《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16年第02期 作者:马龙;刘泽华
2.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有限公司超低温数码涡旋(喷汽增焓)技...
杨宁;苏晓耕
通过分析和比较传统采暖方式和普通空气源热泵系统在寒冷地区冬季制热困难, 介绍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的超低温数码涡旋压缩机,并从物理学角度论述超低温数码涡旋技术的核心-喷汽增焓系统的原理。最后通过对部分实验数据的分析,总结这项技术在中国寒冷地区空调的应用前景。   详情>>
来源:《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6年学术...》 2006年第总第191期期 作者:杨宁;苏晓耕
3.涡旋式压缩机喷气增焓系统的热力学分析及优化设计研究
戎卫国;贾莹
对涡旋式制冷压缩机喷气增焓系统循环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指出了影响涡旋式制冷压缩机喷气增焓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和影响规律,并对涡旋式制冷压缩机喷气增焓系统的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   详情>>
来源:《2011年全国冷冻冷藏行业与山...》 2011年第期 作者:戎卫国;贾莹
4.喷气增焓技术在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中的应用研究
戎卫国;李永安
针对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冬季制热量下降的问题,尝试将喷气增焓技术应用到该机组中,进而,对传统制热循环与相同运行条件下应用喷气增焓的制热循环进行了热力学分析与比较。从理论上,证明了应用喷气增焓技术可以提高机组的制热系数,极大地改善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的低温制热性能。   详情>>
来源:《山东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 2008年第期 作者:戎卫国;李永安
5.补气增焓热泵机组运行性能模拟研究
李艳;王强
基于空气源热泵机组在低温工况下的运行特性,对单级空气源热泵机组及补气增焓热泵机组进行仿真模拟计算,提出一种带补气的热泵机组运行性能的计算方法,得出不同蒸发温度下最佳补气压力值,对改善低温环境下空气源热泵机组的运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详情>>
来源:《制冷与空调》 2011年第04期 作者:李艳;王强
第4章 补气增焓系统的试验研究
1.R32用于喷气增焓热泵热水器中可行性研究
汪涛;王芳
理论分析了R32作为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制冷剂的可行性,并设计搭建带有喷气增焓装置的实验系统,分别充注R32和R410A制冷剂进行性能对比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本实验系统R410A的最佳充注量为1.4 kg,R32的最佳充注量比R410A减少约25%,且名义工况下R32热泵系统的COP要高出R410A热泵系统约4.2%;低温...   详情>>
来源:《建筑节能》 2017年第01期 作者:汪涛;王芳
2.R32制冷系统降低排气温度的方法研究
秦妍;张剑飞
从理论与实验两方面分析了R32替代R410A后,制冷系统运行参数的变化,提出了采用补气方法降低R32系统排气温度的方法。并以某厂家5HP空调器进行实验,对比了同一系统采用两种不同的制冷剂后,系统充注量、换热量、功率、COP、排气温度等参数的变化;分析了不同工况下补气对系统排气温度、换热量、C...   详情>>
来源:《制冷学报》 2012年第01期 作者:秦妍;张剑飞
3.环保制冷剂喷气增焓热泵热水器性能研究
余大维;王芳
主要研究了R417A在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系统中的替代应用,重点分析了低温工况下R417A替代R22的可行性。对标准工况、冬季工况、低温工况的性能参数测试和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对于循环加热式热泵系统,将水箱水温加热到55℃时,R417A系统的最高排气温度分别比R22低4.5%、8.4%和12.5%;随着环境工况...   详情>>
来源:《能源工程》 2016年第05期 作者:余大维;王芳
4.严寒地区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实验研究
李春艳;马广兴
论文以严寒地区应用的喷气增焓技术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实际气象条件为实验环境,采用现场在线测试方法,进行为期60 h机组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室外环境空气平均温度为-7.5°C时,机组平均COP为2.01;环境空气温度为-18°C时,机组的COP为1.55,压缩机排气温度为75.1°C;环境空气温度...   详情>>
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 2017年第04期 作者:李春艳;马广兴
5.喷气增焓涡旋低温空气源热泵制热性能的分析
董旭;田琦
空气源热泵制热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华北地区的减煤代煤供暖等清洁供暖工程,随着低温空气源热泵制热技术的发展,把这一清洁替代能源供暖技术推广应用于东北部分地区,已具备技术可行性。本文对喷气增焓涡旋低温空气源热泵的制热性能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和试验对比检测,结果显示在模拟室外气温为-25℃...   详情>>
来源:《流体机械》 2017年第03期 作者:董旭;田琦
6.双级增焓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应用于北方低温采暖的实验...
蒋亚果
本文对北方部分地区冬季平均温度相对较低的情况,设计了变频双级增焓压缩机空气-水热泵,对不同采暖供水温度下的性能进行验证分析,并与普通变频压缩机热泵机组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低温双级增焓压缩机的热泵机组在相同的性能下能效大幅提升,同时机组适用范围(包括出水温度以及环境...   详情>>
来源:《日用电器》 2015年第08期 作者:蒋亚果
7.变频准二级压缩空气源热泵的低温性能优化实验研究
李剑;李科群
为了提高空气源热泵的低温适应性,采用共沸工质R410a、变频压缩机和带经济器的补气增焓技术,通过在焓差实验室不同环境温度、不同频率、不同进水温度下运行特点实验验证新型热泵在大负荷和低气温条件下可靠运行,得出机组运行性能曲线并分析原因,为低温型热泵在华北乃至东北市场广泛应用带来积...   详情>>
来源:《建筑节能》 2016年第12期 作者:李剑;李科群
8.应用环保制冷剂空气源热泵低温制热运行特性研究
陈晓宁;梁凯
本文应用两类环保制冷剂R427A和R290替代R22作为系统制冷剂,对搭载喷气增焓技术的低温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在不同环境温度、不同出水温度下的系统性能进行测试,并探讨了喷气增焓技术在不同制冷剂系统中的作用。试验证明,R427A和R290直接替代R22更有利于系统在低环境温度高出水温度工况下以更低...   详情>>
来源:《2017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 2017年第期 作者:陈晓宁;梁凯
9.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机组性能试验分析
李志亮;刘晨曦
在低环境温度工况下,分别对定频、普通变频空气源垫泵机组以及带有补气增焓功能的变频空气源热泵机组的性能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变频空气源热泵机组的IPLV明显优于定频空气源热泵机组,且带有补气增焓功能的变频空气源热泵机组在环境温度低于-20℃时比定频、普通变频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制热量衰减...   详情>>
来源:《制冷与空调》 2017年第10期 作者:李志亮;刘晨曦
10.空气源热泵系统低温制热量改善途径实验分析
陈文俊;闫志恒
在室外宽范围温度环境运行情况下,通过对3HP空气源热泵机组采用变节流、增大换热器面积、压缩机补气增焓等三种手段进行低温制热量提升的详细的实验研究,指出三种不同的途径在改善空气源热泵系统低温制热量中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若把三种途径有机结合应用到空气源热泵系统中,可使一般的空调...   详情>>
来源:《制冷学报》 2009年第02期 作者:陈文俊;闫志恒
第5章 补气增焓系统补气装置的研究分析
1.闪发式低温空气源热泵的试验研究
陈政文;胡文举
带有闪发器的空气源热泵系统是解决空气源热泵低温适用性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针对带有闪发器的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开展了试验研究。研究发现,在环境温度低于3℃时,带有闪发器的低温空气源热泵系统的蒸发压力随着室外空气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制热量和COP随着室外空气温度的降低而降低的速度较慢...   详情>>
来源:《低温建筑技术》 2012年第01期 作者:陈政文;胡文举
2.带闪蒸器的家用变频空气源热泵试验研究
邓荣基;陈波
对带闪蒸器的家用变频空气源热泵在制冷及制热工况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整机能力和能效在高温制冷及低温制热工况下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适用于气候工况较为恶劣的地区。   详情>>
来源:《制冷与空调》 2012年第06期 作者:邓荣基;陈波
3.R417A喷气增焓热泵热水器低温环境下的变流量特性分析
藕俊彦;王芳
主要研究了R417A在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系统中的替代应用,重点分析了低温环境下R417A替代R22的可行性。在对带闪蒸器的涡旋式压缩机喷气增焓热泵系统的热力学分析基础上,通过试验测试确定了R22和R417A 2种制冷剂在系统中的最佳充注量,随后在热水器一次加热循环条件下改变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以实现...   详情>>
来源:《流体机械》 2016年第09期 作者:藕俊彦;王芳
4.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应用于低温环境的研究
张华俊;王震
针对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在低温环境下不能稳定运行的现象,分别将闪蒸器和过冷器用于热泵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热泵系统在低温环境下运行时存在的问题;对使用工质R22和R410A的热泵循环分别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详情>>
来源:《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 2009年第04期 作者:张华俊;王震
5.闪发式宽温区空调数学模型的研究
胡文举;姚杨
提出将带有闪发器的补气增焓技术应用于宽温区空调系统,建立了其系统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性能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补气增焓技术较传统单级压缩系统可降低压缩机排气温度15℃以上,有效地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研究还发现,采用补气增焓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制冷量,但耗功的增加导致其系统...   详情>>
来源:《低温建筑技术》 2011年第12期 作者:胡文举;姚杨
6.经济器型变频补气增焓技术在小型多联机上的应用研究
陈兴虎;郑学利
小型多联机市场份额的迅速增长与其低温制热量衰减明显、可靠性差的矛盾日益尖锐,本文通过理论与试验数据分析探究了经济器型变频补气增焓技术应用于小型多联机时的特性,有效解决上述矛盾,为变频补气增焓技术在多联机上的应用推广提供依据。   详情>>
来源:《2014.10家电科技增刊——第...》 2014年第期 作者:陈兴虎;郑学利
第6章 补气增焓系统的控制分析
1.低环境温度工况下喷液和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热水机排气温...
杨文军;邓志扬
对应用于北方供暖的带喷液和带喷气增焓的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的排气温度控制进行简要分析。通过对比不同工况下喷液和喷气系统的不同控制方案,提出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喷液和喷气系统在控制和应用方面具有各自的优势,可为带喷液和喷气的热泵热水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   详情>>
来源:《制冷与空调》 2017年第10期 作者:杨文军;邓志扬
2.补气增焓系统中补气量控制方式的应用分析
苏梅;单永明
补气增焓系统在低温热泵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补气增焓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如何控制补气量是系统高效运行的关键。本文结合市场上产品应用现状,对使用电子膨胀阀同时控制排气温度和补气过热度、热力膨胀阀控制排气过热度及电磁阀控制排气温度这3种常用的补气量控制方式的优缺点及使用成本...   详情>>
来源:《制冷与空调》 2015年第04期 作者:苏梅;单永明
价格:¥20.00

书评

0/400
提交
以下书评由主编筛选后显示
最新 最热 共0条书评

分享本书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