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电子技术与产品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对我们的生活与学习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的思想观念亦同步发生变化。节奏的加快也催生了心态的浮躁,能够平心静气地进行阅读的人已经少之又少。这一点,深深地影响到了正在就读的高中学生。尽管如此,对于高中学生而言,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量阅读精典文学名著,不仅能够完成文学积累,增进人文情怀,还可以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相应的提升。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有利于促进学生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形成,提升人生的境界和人格魅力。本书在对高中生进行文学阅读的现状及意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高中生阅读能力提升的路径进行了探究。
在阅读中升华境界
对于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来讲,决不是仅仅就应试的内容进行学习,而是要同时强化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要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使学生对语文的文化内涵进行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感悟,对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愫进行体会与品味。为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对文学阅读给予高度重视,并引导学生对经典作品进行精准研读,以此促进文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依据相关调查资料,现在的高中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明显淡化。之所以会出现此种情况,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因此,很难将并不宽裕的时间投入到阅读方面。当然还有一种现象,即认为对文学经典的阅读实际上并无多大益处。不但不能使高考的分数增加,也不能像玩游戏一样感觉到愉快。而实际上,作为文学作品而言,本来是一种对文字的欣赏,透过这种欣赏可以增进自身的想像,了解作者所描述的人生状态。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可以让一个人学会以文字的形式对自身的生活状态进行描摹。如果要问文学本身可以直接影响我们什么,可以肯定地讲这种直接的影响并不存在。因为,这种影响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在起作用。不但可以使思维的方式得到一定锤炼,而且也可使自身对美好的人生充满一定的期待。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学即人生,文学之路即是人生之路。而对于文学作品的感悟,与自身的阅读能力关系甚大。假使文学作品中的生活距离我们较远,学生们通过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也能够对其所描述的生活有所体验,进而形成某种共鸣。
高中学生阅读文学作品之所以有利于文学素养的提升,这主要是因为作品本身的蕴育着极为丰富的情感。阅读过程中这种情感会对学生形成一定的灵魂的触动,或者带来某种刻骨铭心的情感体验。这种对情感的触动必然会反映到学生自身的情绪体验方面,学生会因此而产生更加丰富的情感。优秀作品是时代、社会与人生的反映,作者通过作品可以对人生进行独特的领悟与描述。对这种优秀作品进行阅读,可以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思想的力量,体会到情感的波动,认识到世界的状态,了解到人生的况味。这对于学生思想的开拓、素养的提高、境界的升华意义深远而重大。优秀的作者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造诣,而且在创作上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风格。作家依凭文字进行创作的技能同样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对此进行卓有成效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的写作技能获得有效提升。
对于短篇小说作品汇编的阅读,需要对其情节进行简单的记录,同时以关键词的方式进行标注。如果需要将其中的内容作为素材进行引用,就会变得更加方便。同时,以笔记的方式进行记录,这本身也是文学素养提升的一种有效方式。对于长篇的阅读可以将感悟记录下来,这同样可以提升阅读能力。要求在阅读的当时就进行记录,否则过后就很难再体会当时的感觉。因为,当时的感觉有时会时过境迁,如果不能及时记录,过后很难弥补。当过去一段时间之后,再次对记录的内容进行回顾时,就会产生一种温馨的感觉,这种感觉会让学生产生某种心理上的满足。如果能够注重读后感的写作,就会使学生的作文过程变得相对容易。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其目的不一定仅仅在于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不一定仅仅在于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对作品进行阅读,在很大的程度上还在于作为阅读者如何对作品所传递出的信息进行体会与感悟。当然,也要使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使认知发生一定的改变。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提升,更是阅读的目的之一。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有很多时间都可以用于文学作品的阅读。典型的要属周末及假期,这两个时间段的时间都可以被充分利用。在确保正常的休息时间不受影响以外,在这两个时间段里完全可以抽出一定的时间,完成对精典文学作品的阅读。而且因为时间有保证,还可以使自己在这期间选择更好的阅读环境,因而为阅读效率的提升创造了相应的条件。阅读离不开一种宁心静气的状态,这就需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到专心致志。在阅读进行的过程中,无论是学习上还存在着何处压力,一律放到一边。因为,没有负担的阅读往往是效率最高的阅读。
很多人都有着关于时间的感慨,总是慨叹时间流逝得过快。特别是沉浸在网络之中的时候,这种感觉更加明显。对于高中学生来讲,与电子设施的接触还是少一点为宜,这是由于网络阅读在很多情况下都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因为,所涉猎的信息本身意义不大。特别是那些游戏、八卦等方面的内容,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只能收获一种暂时性的愉悦,不会产生更加积极性的促进作用。与其以这种方式来实现消遣,还不如让自己在阅读中实现升华。阅读不仅是一种消遣,更是一种素养的提升。作为高中学生,要努力使自身远离这种无意义的信息,学会对信息进行筛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对于文学作品需要坚持系统阅读,这种系统阅读与全面阅读并不相同。同时,也不能因为作者是知名作家就重点阅读其作品,也不能哪部作品走俏就专门阅读哪部作品。作为高中学生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到底需要什么,然后再通过阅读弥补什么。比方在粤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老舍的作品《我的母亲》一文的阅读教学中,其阅读的重点必须首先予以明确。在这篇文章的阅读中,对作者的生平及创作情况可以通过预习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完成。在此基础上,进行阅读教学中至少应该凸显三方面的重点内容:一为作者塑造母亲这一形象所采取的手法,二为全篇的行文顺序,二为充满情感的语言运用的技巧。事实证明,只要明确了这一目标,阅读的质量将因此大获提升。
可以依据自身的阅读兴趣,对一些作品的形式进行选择,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也可以通过看影视节目的方式来进行阅读,当然,这是另一种形式的阅读。这种阅读方式之所以可取,主要是因为这些影视节目为文学作品改编而成。通过对影视节目进行欣赏,能够了解到哪部作品是自己比较喜欢的。在此基础上,再找到原著进行阅读。
不管从哪个角度审视,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都是件令人愉悦的事情,因为阅读的过程就是感受生活的过程。阅读的实现一定是出于自己的真心喜好,不可存有丝毫的功利之心。当然,也不能指望一部作品在阅读完毕后立即收到某种效果。如果这样,就容易适得其反。之所以提倡高中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主要的目的还在于以文学作品的魅力对学生进行熏陶。文学的熏陶可以让学生的开阔视野、提升素养,为今后的语文学习与人格的培育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收起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