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用户,亦称顾客。是一个源于商界的名词,指的是所有接受某一项产品服务的客体,不单指某一类人,泛指所有享受服务的客观事物。档案界一直以来将到档案馆查询利用档案者,称之为“档案利用者”。
用户研究是一门学问,非下大功夫难得要领。三十年来,档案工作者在档案用户、档案用户类型、数字档案用户、网络档案用户、新媒体档案用户、档案潜在用户、档案用户信息、档案用户行为、档案用户心理、档案用户服务、档案用户调查研究、档案用户宣传教育和档案用户的研究方法等内容上,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为方便大家日后深入从事这方面的研究,笔者对上述这些研究进行了归纳、梳理,编辑了这部文集。
希望这个文集能为从事这一研究的朋友提供些许帮助,也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加入到这一研究队伍行列之中,期待着更多、更新、更好的研究成果问世。
目录
档案用户——姗姗来迟的“上帝”
用户,亦称顾客。是一个源于商界的名词,指的是所有接受某一项产品服务的客体,不单指某一类人,泛指所有享受服务的客观事物。
由于用户的多少,以及用户光顾的次数多少,直接决定着商家收入的多寡。因此商家将用户视为衣食父母,奉为“上帝”。于是便有了“顾客就是上帝”一说。
档案界一直以来将到档案馆查询利用档案者,称之为“档案利用者”。首次使用“档案用户”一词是三十年前的1988年。与商界相比,档案界这位姗姗来迟的“上帝”则很年轻,刚过而立之年。
用户研究是一门学问,非下大功夫难得要领。三十年来,档案工作者在档案用户、档案用户类型、数字档案用户、网络档案用户、新媒体档案用户、档案潜在用户、档案用户信息、档案用户行为、档案用户心理、档案用户服务、档案用户调查研究、档案用户宣传教育和档案用户的研究方法等内容上,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为方便大家日后深入从事这方面的研究,笔者对上述这些研究进行了归纳、梳理,编辑了这部文集。
但与档案界其他研究相比,无论是研究成果总量,还是研究的广度与深度,都有着不小的差距。显得青涩、稚嫩。档案用户研究,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去整明白。比如:档案用户是商品型用户,还是服务型用户?档案用户与图书用户、情报用户、文件用户有何不同?在档案用户中,那些是刚需用户?那些是改善性用户?那些又是投资性用户?这些不同的用户,各自的特点是什么,需求有那些?对不同的用户应当采用什么样的服务策略?对用户的不同需求,应当如何满足,满足到什么程度?在现有馆藏古旧的前提下,如何满足人们的现实需求,并前瞻性地为后人备货。档案馆用户真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吗?面对不常光顾档案馆的“上帝”,是以量取胜,变着法让他老人家多来?还是以质求胜,让老人家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呢?如此等等。
对于上述问题,有些笔者有所思考。比如:档案用户是服务型用户,不是商品性用户。由于档案记事、图书传事、情报探事、文件办事,所以档案用户是些想记起所忘之事的人;图书用户是些想知道更多故事的人;情报用户是些想知道特定对象细节的人;文件用户是些据此行事办事的人。再如,查不到相关档案会影响生活或者财产受损者,是刚性用户;查到啥就说啥、写啥、编啥,是改善性用户;既不影响生活,也不影响工作,有一搭没一搭纯为休闲的,是投资性用户。档案馆用户并非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但多数问题还没考虑,还需要思考与深究。
希望这个文集和上述并不成熟的思考,能为从事这一研究的朋友提供些许帮助,也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加入到这一研究队伍行列之中,期待着更多、更新、更好的研究成果问世。
收起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