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果树无公害生产对科学种果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病虫害的诊断与防治已成为其关键环节。因此,本文集从生产实际出发,介绍香蕉病虫害防治的实践经验,广泛收集有关最新资料,以生动活泼、简明易懂的形式介绍香蕉常见病虫害的诊断与防治技术,便于果农和科研人员查对和应用,以减少或避免滥用农药所造成的增加成本、污染环境和果品的不良后果。
更多
收起
+关注
第1章 香蕉病虫害综合防治
1.香蕉病虫害及其无公害综合防治
<正>香蕉是华南地区四大名果之一。近年来我国香蕉产业迅速发展。由于各种原因,香蕉病虫危害有呈上升的趋势。根据调查和果农反映,部分蕉园发生了枯萎病,蔓延较快。严重影响香蕉生长,降低了产量和质量。许多果农希望对香蕉病虫害性状,防治措施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为此,拟写此文供参考。 详情>>
来源:《果农之友》
2007年第02期
作者:冯奕玺
第2章 香蕉病害防治技术
1.香蕉束顶病的成因及防治
香蕉束顶病病原由病苗和香蕉交脉蚜传播,预防是防治该病的关键,同时应采取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详情>>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2008年第07期
作者:房锐华
2.香蕉叶斑病主要种类、发生规律及防治
大田定点观察和定期大田普查结果表明 ,儋州地区香蕉叶斑病的主要种类有香蕉生球腔菌引起的香蕉褐缘灰斑病、暗双孢菌引起的灰纹叶斑病。此外 ,还有长蠕孢菌引起的香蕉煤纹叶斑病和小窦氏霉引起的香蕉叶斑病 详情>>
来源:《热带农业科学》
1998年第06期
作者:张运强;谢艺贤
3.香蕉花叶心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正> 香蕉花叶心腐病是危险性病害,近年随我县香蕉生产的发展而迅速扩散蔓延。为了摸索其发生规律,及时控制其为害,从1986年起,我们以锦湖、勒流、伦教农科站为基地,对该病发生规律及防治进行了研究,现将我们调查研究的结果报告于后。一、香蕉花叶心腐病发生情况1974年前后我县首先在陈村镇零... 详情>>
来源:《植物检疫》
1990年第02期
作者:李伯传;钟瑞海
4.香蕉花叶病的发生和综合防治
香蕉花叶病(又称香蕉花叶心腐病)是我国南方香蕉生产上的一重要检疫性病害。在早些年的香蕉生产中,广东省的首要病害是香蕉束顶病,对香蕉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但这几年,香蕉花叶病的危害比香蕉束顶病更加严重。而在我国过去并没有香蕉花叶病的发生,只是1974广东... 详情>>
来源:《植物检疫》
1999年第03期
作者:冯岩;曹莉
5.香蕉镰刀菌枯萎病的发生规律与综防措施
<正>香蕉镰刀菌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又称黄叶病、巴拿马枯萎病,是一种侵染香蕉植株维管束的毁灭性病害,属国际植物检疫对象。福建省漳州市是我国香蕉主产区之一,全市香蕉面积2.8万hm2,产量74万t。该病20世纪70年代在广东首次发病,漳州市20世纪90年代零星发生后,近几年发... 详情>>
来源:《现代园艺》
2009年第02期
作者:郭水木;杨志明
6.香蕉炭疽病的发生及防治
<正>栽培香蕉是农家致富的好门路。但香蕉由于栽培管理不善,容易发生香蕉炭疽病,如果防治不及时,会使香蕉造成严重减产。怎样防治香蕉炭疽病呢? 详情>>
来源:《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06年第08期
作者:
7.香蕉枯萎病的危害及其防治策略
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引起的香蕉枯萎病是毁灭性土传维管束病害,至今仍无十分有效的化学药剂防治。由于Foc 4号小种的传入和蔓延,给我国广东和海南的香蕉产业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本文从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抗病育种、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分子生物学... 详情>>
来源:《广西热带农业》
2007年第03期
作者:王文华;王葵娣
8.香蕉黑星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正> 香蕉是世界四大名果之一,在我省漳州地区广为栽培。近年来,由于香蕉黑星病的普遍发生,严重影响果实外观,明显降低经济效益,严重阻碍了香蕉生产的发展。为了有效地控制香蕉黑星病的发生、蔓延,必须采取综防技术,进行综合治理。 一、症状:本病害主要为害叶片与青果,一般从叶片开始,在叶片和... 详情>>
来源:《福建农业》
2003年第09期
作者:王国鑫;陈国发
第3章 香蕉虫害防治技术
1.香蕉簇矮病的综合防治研究
由类菌原体引起的香蕉簇矮病,通过采取定植经过严格检疫的香蕉组培苗或一年生的无病吸芽苗;改革传统的种植、施肥和灌溉方法;适当增施石灰,调节土壤pH值;冬、春季及时喷药消灭媒介昆虫等一整套综合防治措施,在11hm~2的试验地上,经过连续4年的调查观察,可以有效地把田间发病率降低到3%以下,提... 详情>>
来源:《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3年第02期
作者:周少凡;陈赞盛
2.香蕉交脉蚜发生及防治技术
香蕉交脉蚜又名蕉蚜、蕉黑蚜。近年来该虫发生严重 ,吸食植株汁液 ,传播香蕉束顶病毒 ,对香蕉生产影响很大。1 形态特征成虫可分为无翅蚜和有翅蚜两种。有翅蚜成虫体长1.7mm,棕褐至黑褐色。头两侧具角瘤 ,触角 6节 ,几与体等长。前翅径分脉与中分脉有一段相交 ,径分脉端部分叉 详情>>
来源:《广西农业科学》
2005年第03期
作者:
3.香蕉象甲的发生危害情况调查及防治
<正> 香蕉象甲是世界上最危险的香蕉害虫之一,在国内的香蕉种植区都普遍发生。1988年我们在贞丰马家坪和安龙坡脚调查时,蕉株受害率一般为1~3头,最高虫株数3头,到1990年4~5月坡脚蕉区3000多亩香蕉,除个别新植园外,普遍受此虫的危害,特别是已投产1~2年的蕉园受害最重,经济损失大,引起蕉农极... 详情>>
来源:《耕作与栽培》
1992年第03期
作者:周明强;雷朝云
4.香蕉双带象甲的习性及防治
香蕉双带象甲(OdoiporuslongicollisOlirer)是香蕉生产中最重要的害虫,以幼虫为害假茎和果穗,严重地影响香蕉正常生长,甚至叶片枯萎,植株倒伏。作者在田阳县调查,旧蕉园及其近邻的新蕉园,植株受害率达20%~100%,损失很大。作者对该? 详情>>
来源:《广西农业科学》
1999年第06期
作者:陆语崭
5.香蕉球茎象虫的防治
<正> 香蕉球茎象虫,又叫香蕉根象虫、香蕉黑象虫。成虫体长10~11毫米、体呈黑色、黑褐色,具蜡质光泽,密布刻点。头部延伸成筒状略向下弯。幼虫老熟时体长15毫米左右,乳白色,肥大,无足,体多横皱。生活习性及危害情况:此虫一年发生4~5代,世代重叠。幼虫主要蛀食接近地面至地下假茎,直至根头。... 详情>>
来源:《致富天地》
2006年第11期
作者:王世伟
6.黄色粘虫板对香蕉害虫的诱杀作用及控制效果
[目的]为黄板诱杀香蕉害虫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巴西蕉为供试品种,采用黄色粘虫板诱杀香蕉害虫,研究其杀虫效果。[结果]黄色诱虫板在蕉园的诱虫谱较广,可诱杀8目24科小型昆虫的成虫。其对目标微小害虫如花蓟马、交脉蚜、冠网蝽等的诱杀作用较明显,诱虫量分别占总诱虫量... 详情>>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2010年第14期
作者:匡石滋;田世尧
7.黄胸蓟马对香蕉的危害及其防治
1996~1997年在香蕉花期调查结果表明,黄胸蓟马在广州地区香蕉园中普遍存在,香蕉花感虫率达100%,平均每花苞感虫82.8头。感虫数与花苞着生高度有关,以高度120~140cm的花苞感虫数最高,以后随高度的增加剧减。黄胸蓟马只危害稍开和已开的第1至第4苞片内花段,且... 详情>>
来源:《植物保护》
1998年第06期
作者:曾鑫年;林进添
书评

0/400
提交
以下书评由主编筛选后显示
最新
最热
共0条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