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教学高中教育高考 在大成讲坛,讲出你的精彩!

作品简介:

《高考语文易错题型答题技巧》汇集了考生在复习中经常遇到的一些易错题型,并且针对这些易错题型,提出了相应的应试技巧,供考生参考学习,避免这些错误,赢取高考。

更多
收起
胡杏佛
第1章 字音字形题
1.字音命题特点
戚光宇
<正>一、命题特点(一)命题范围:命题涉及的主要是2500个常用字,个别出自1000个次常用字;也有一部分是从教材中抽取的,且多为课本注释;选入题中的注音多为现代生活中常用的、常错的,熟知且易混淆的。古音异读可不予考虑。   详情>>
来源:《考试(高考·语文版)》 2010年第Z3期 作者:戚光宇
2.易错字音识记
<正>☆同音字汇集☆(按音序排列) 1.ài妨碍狭隘暧昧令嫒方兴未艾(谥shì自怨自艾yì) 2.ān庵堂谙练鞍马鹌鹑氨水(腌臢ā) 3.bào刨刀抱负报答爆炸趵突泉曝光鲍鱼之肆4.bèi狼狈悖谬倍数蓓蕾关怀备至泽被后世英雄辈出5.bǐ彼此秕谷笔墨匕首鄙薄如丧考妣   详情>>
来源:《高考(理科版)》 2008年第Z3期 作者:
3.易错字形识记
<正>常见双音词错别字(括号内为错字) A暧昧(暖)安排(按)安装(按)邀游(敖)安详(祥)安分(份)鳖头(鳌) B跋涉(拔)裨益(稗)壁画(璧)布置(部)编纂(篡)贬斥(眨)拨弄(拔)邦交(帮)部署(暑)鞭笞(苔)毕竟(必)搬家(扳)拌嘴(绊)绊脚(拌)匾额(扁)暴乱(爆)曝光(暴)爆竹(暴)秕谷(砒)笔杆(竿)   详情>>
来源:《高考(理科版)》 2008年第Z3期 作者:
4.高考必背的140个易错字
鲁江
<正>~~   详情>>
来源:《高考金刊》 2009年第11期 作者:鲁江
5.高考语文字音题备考策略
熊鹰
<正>一、考点精讲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规定"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这就告诉我们考查范围是现代汉语而非古代汉语,是普通话而非方言,是常用字而非生僻字。字音题一般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常用字2500个、次常用字1000个)和《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为命题依据。主要考   详情>>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年第01期 作者:熊鹰
6.浅谈高考语文字形辨析题解答技巧
高龙
<正>字形辨析一直是众多高考考区语文考题中的热点,各考区考查此项内容时所坚持的原则是"常见、耳熟能详、使用频率高",所涉内容不偏不怪,以常见易错字为主;考查的重点往往不在书写上,而在"形近误写"和"音同误写"汉字的辨析上。下面,笔者试从如何准确辨析字形的角度,略举实例,和读者共同探讨部...   详情>>
来源:《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3年第05期 作者:高龙
第2章 词语(成语)运用题
1.易错成语举隅
王欣宇
正确使用成语是复习难点,王欣宇老师将一些常见易用错的成语进行总结,供大家参考。在做文言翻译题时,如能梳理名词,找准关键词,再做整合翻译,就会化难为易,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成功的开头是主体论证的精彩的前奏,也是考场议论文不可或缺的魅力元素。李正浪老师以"眼界"为题,予以深入阐述。   详情>>
来源:《考试(高考文科版)》 2011年第11期 作者:王欣宇
2.巧识常见易错成语
王福洲
<正>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因其形式整齐,语意凝练而倍受人们亲睐。然大多数成语的产生年代比较久远,有的还有比较特殊的来源或典故,其实际涵义与字面意思已经相去甚远。此外,由于约定俗成的   详情>>
来源:《文教资料》 2003年第06期 作者:王福洲
3.2015年高考备考之透视2014年高考成语题
程园园;周培
<正>2014年高考18套语文试卷中有12套对成语进行了考查,共考查34条成语,其中,使用错误的成语有20条。命题人在试题中共设置了四大陷阱,考生在解答时需细心辨识,现对这些成语试题作如下透视:1.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   详情>>
来源:《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 2015年第Z1期 作者:程园园;周培
4.2015年高考备考词语运用题跟踪训练
陈新国
<正>~~   详情>>
来源:《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 2015年第Z1期 作者:陈新国
第3章 语病辨析题
1.病句辨析易错点分析
刘涛
高考病句辨析是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的重点题型之一。主要对病句辨析易错点进行分析。   详情>>
来源:《新课程(中学)》 2014年第08期 作者:刘涛
2.高考必背的10个语病
房福建
<正>1."介词……方位词"滥用,造成主语残缺或两者间不成对例:在本月热播的几部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影片中,还原出许多历史细节,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电影主创者直面人间惨剧的勇气。(2009年浙江卷)   详情>>
来源:《高考金刊》 2009年第11期 作者:房福建
3.高考语病辨析题的十个切入点
柯加瑜
<正>语病辨析题是高考语文必考题,虽然这类试题有一定的难度,有时命题者有意增加其迷惑性,但是只要考生积极关注句子的易致病的部位,熟练掌握常见易错结构和常见类型标志,就能够快速判断出这   详情>>
来源:《中学语文》 2011年第35期 作者:柯加瑜
4.掌握易错规律 语病辨析不难
周春女
辨析病句是历年高考试题中的热点与难点,若能在复习训练中掌握语句的易错部位,抓住这些"敏感点",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主要是对一些常见的语病进行归类,把病句类型和一些常见的病句模式结合起来,进行迁移、对照、辨析,让学生在做题时有规律可循。   详情>>
来源:《吉林教育》 2012年第34期 作者:周春女
5.注意并列结构,突破语病辨析——高考语文考点浅析
单春霞
并列结构使用不当导致句子产生语病的情况相当复杂,近五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此类情况比较多见,常见的语病原因有:造成句子歧义,造成相关成分搭配不当,造成句意不合事理,造成语意重复,造成句式杂糅,等等。辨析语病时一定要注意抓住这些易错点,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详情>>
来源:《考试周刊》 2011年第86期 作者:单春霞
第4章 标点运用题
1.高考必背的10个标点符号
王素娟
<正>1.问号的使用(1)非疑问句句末用句号。例我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一个尽头。(2)倒装疑问句,问号应点在句末。例怎么了,你?(3)选择疑问句,前面问号间用逗号。   详情>>
来源:《高考金刊》 2009年第11期 作者:王素娟
2.标点符号考试易错点“十”说
邓明根
<正>考查"标点符号"的误用是高考命题不变的宗旨。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除要了解说话的语气和每个句子的结构,了解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外,还应多熟悉标点符号使用的"易错点",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快更准地解题。   详情>>
来源:《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2008年第10期 作者:邓明根
3.高考中常考易错标点符号的规范用法
向军
汉语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一直是高考语文试卷的必考项目,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本文对高考试卷中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一些问题作了详细的归纳与系统的整理,以期对学生的高考答题有一定的帮助。   详情>>
来源:《中学语文》 2010年第18期 作者:向军
4.进乎技矣,游刃有余——谈近年高考语文标点符号题的特点
杨云华
<正>"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高考《考试说明》中的一个考点。标点符号题虽不是一种常见题型,但每年都有几个省市卷出现。2011年有3个省市卷(湖北卷、江西卷、重庆卷)出现。下面,笔者结合近7年高考语文标点符号题谈谈其特点。   详情>>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2012年第04期 作者:杨云华
第5章 文言翻译、断句题
1.高考文言文断句技法例谈
钟瑛
<正>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韩愈在《师说》中将"习其句读"作为"小学",可见它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为浅易的文言文断句"是个真正能反映考生能力的题型。自2004年高考北京卷将文言文断句题型引入语文试卷以来,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其中,2007年有北京、广东、浙江等省市,20...   详情>>
来源:《湖北招生考试》 2012年第05期 作者:钟瑛
2.高考古文翻译应该养成的三点意识
李新昌;王娟
<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历年高考考纲中一个重要的考点,同时也是一个难度较大、考生失分较多的考点。近几年高考试卷中一般设置的分数是8—10分,所占的分值比例是很高的。笔者从近几年的高考备考指导教学中发现,学生失分的原因并不是文言基础知识不牢...   详情>>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 2012年第01期 作者:李新昌;王娟
3.文言断句及翻译题答题易错点与备考建议
罗茂青
<正>2008—2010年,本人连续三年参加了广东省高考语文科的评卷工作,其间发现文言文断句和翻译题这一部分有一些问题不容忽视,本人将其总结如下,借此反思语文教学中在文言文专题备考中的策略得失,以便改进今后的备考工作。   详情>>
来源:《语文天地》 2012年第05期 作者:罗茂青
4.找准采分点 提高得分率——高考文言文主观翻译题备考策...
陈新国
<正>"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是语文《考试大纲》明确规定的一个重要考点。综观近几年高考,同学们在翻译时失分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没有找准命题老师给定的采分点(一般为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因为文言文翻译题,一个句子往往会给定两到三个得   详情>>
来源:《中学语文》 2012年第02期 作者:陈新国
第6章 现代文阅读题
1.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选修特色评析
计静晨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这种"拓展与提高",在高考语文试卷中的现代文阅读部分体现得最为突出,集中表现为对考生审美、探究能力以及个性化阅读结果的考查。笔者对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题进行了整理,总体上看,选修学习注重...   详情>>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2015年第01期 作者:计静晨
2.关于高考现代文阅读题中“理解”的探究
林健
<正>"理解"是现代文阅读中最基础的一种能力。在广东语文高考《考试大纲的说明》中,现代文阅读的必考部分"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的第一个考点就是"理解",能力层级B,其中包括(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理解"是指领会文本内容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的高一...   详情>>
来源:《语文月刊》 2013年第09期 作者:林健
3.关于高考现代文阅读题中“分析”的分析
林健
<正>2014年语文高考已经结束,但高考阅读题题干中多次出现的"分析"的要求很值得我们仔细分析、思考。考试说明上明确指出,分析综合是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分析综合"在必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中的要求是,(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   详情>>
来源:《语文月刊》 2014年第09期 作者:林健
4.高考现代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刘顺明
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内容涵盖各种文体,虽然每种文体各有自己的特点,但却有一些共同的阅读规律。掌握了阅读的基本规律,也就有了打开现代文阅读大门的钥匙。   详情>>
来源:《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04期 作者:刘顺明
5.深入研读文本与命题规律,认真备战2015年高考
邱兼顾
<正>一份语文试卷是否有亮色,是否有厚重的底蕴,主要看其现代文阅读题;而考生语文高考能否取得优异成绩,也离不开对现代文阅读出色的解答。为此,我们需要对2014年18套高考语文卷的现代文阅读是试题做一番巡检,发现规律,用以正确指导2015年的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复习。研读2014年各套语文高考卷的...   详情>>
来源:《新高考(语文备考)》 2014年第09期 作者:邱兼顾
第7章 古诗词鉴赏题
1.如何记准默写中易错的字?
唐小忠
<正>从近几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语文试卷来看,名篇名句默写分值为5至8分,看似分数不多,但对考生来说,一分之差就可能关乎其理想能否实现。有的考生在平常的背诵积累上,往往花了不少时间,收效却不一定好。如何在高考默写题上不失分或尽量少失分?现就笔者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做法。   详情>>
来源:《高中生之友》 2013年第11期 作者:唐小忠
2.名句默写时易混易错字四十例
钟永辉
<正>名句默写,错一字则该句不能得分。笔者在高考阅卷中发现同学们容易写错以下名句中的字,现整理如下。(请注意:括号内的字是规范的、正确的)   详情>>
来源:《语文世界(高中版)》 2008年第11期 作者:钟永辉
3.解答高考古诗炼字题的十个切入点
魏羲之
<正>自从高考诗歌的考查由客观设题变为主观题设题后,炼字就成为高考古诗鉴赏中命题的一个常见题型,几乎每年都会在试题中出现。本文笔者结合近几年来全国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中炼字的典型题目,概括出解答高考古诗炼字的十个切入点,与大家研讨。   详情>>
来源:《广东教育(高中版)》 2007年第12期 作者:魏羲之
4.古诗词“表达技巧”类题目的答题模式
刘斌
综观近几年来的语文高考试题中的古诗词鉴赏,我们的很多学生往往在这道题上失分很多,其根本原因是没有掌握对这类题型的答题模式。因此,让学生们了解一定的表达技巧,掌握必要的答题模式,让学生们在高考时的古诗词鉴赏题上取得满分也是非常重要的。   详情>>
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年第36期 作者:刘斌
5.高考古诗鉴赏答题技巧例谈
任晓华;唐耀启
<正>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领域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古诗鉴赏不但能够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够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修养。正基于此,高考语文考卷中,古诗词鉴赏题是必不可少的。近些年来,古诗词鉴赏题较多的是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的。这种形式的考法,对于高考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笔...   详情>>
来源:《中学语文》 2013年第21期 作者:任晓华;唐耀启
第8章 附录:2015年高考语文模拟卷
1.2015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卢传梁
<正>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孙子兵法》首先是兵学圣典,但不仅仅属于兵学,而以其精辟的思想成为人类竞争发展各个领域都可受启迪的智慧学。《孙子兵法》十三篇,先以兵道笼罩全书,再述战前的庙算以及物质、编制的准备,继之以战争中攻守...   详情>>
来源:《试题与研究》 2014年第28期 作者:卢传梁
2.2015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二)
王学华
<正>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书法: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书法与绘画、音乐等纯艺术门类不同,它不仅仅是艺术,因为书法首先是中国的文字。文字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母体和载体,独一无二的书法无疑是中国文化区别于世界其他文化的标志之一...   详情>>
来源:《试题与研究》 2015年第01期 作者:王学华
3.2015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三)
徐小旭;姜有荣
<正>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网络文学:什么才是人们该关注的潘凯雄从社会整体有关网络文学的关注中我获取的最大量信息概括起来或可用如下两字而蔽之。第一个字谓之为"量"。具体地说就是数量多、体量大、点击量高、吸金量强。数量多指...   详情>>
来源:《试题与研究》 2015年第01期 作者:徐小旭;姜有荣
价格:¥8.00

书评

0/400
提交
以下书评由主编筛选后显示
最新 最热 共0条书评

分享本书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