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文社科文化地域文化 在大成讲坛,讲出你的精彩!

推荐语:

书中集合了土楼文化中多首童谣和作者自行创作的土楼孩子的歌——《土楼童趣》以及以土楼里走出的爱国侨领胡文虎一生为背景创作的校园情景剧,是一本将音乐教育与学校、地域文化融合,让艺术教育开出特色花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校本课程。

作品简介:

永定客家土楼,位于福建省西南部,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而闻名于世。客家文化、客家精神以“做人第一,道德至上”的儒家文化思想名扬四海。《多彩的土楼》将从美丽的土楼我的家,土楼祖训家规,土楼童趣,土楼的民间编织,土楼里的美食—牛肉丸等方面带领大家走进土楼,体验土楼民风民俗,历史、文化,民间艺术,让土楼文化传播更远,发扬光大。同时,书中编汇了土楼文化中多首童谣和作者自行创作的土楼孩子的歌——《土楼童趣》以及以土楼里走出的爱国侨领胡文虎一生为背景创作的校园情景剧,因而也是一本将音乐教育与学校、地域文化融合,让艺术教育开出特色花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校本课程。

更多
收起
张秋红
相关文集 更多>>
3382人阅读

目录

《多彩的土楼》校本课程指导纲要 序言

前言:当前,以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目标的课程改革正全面展开,确定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体系。根据国家课程改革精神,结合“清新福建”旅游教育专题优秀校本课程评选活动,我校以帮助学生系统了解乡土旅游资源,以学生的亲身参与、手脑并用为主要特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爱祖国爱家乡的精神为宗旨,依托家乡丰厚的人文、历史、地理、文化资源,我校的《多彩的土楼》校本课程应运而生了。为了扎实有效地实施好本课程,特制订学校校本课程指导纲要。 课程设计背景:永定客家土楼,位于福建省西南部,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而闻名于世。耕读传家是客家文化的特点。它要求后人既学做人,又学谋生。客家文化、客家精神以“做人第一,道德至上”的儒家文化思想名扬四海。《多彩的土楼》校本课程的编写将从美丽的土楼我的家,土楼祖训家规,土楼童趣,土楼的民间编织,土楼里的美食—牛肉丸,土楼里走出的爱国侨领—胡文虎等方面让孩子们深入走进土楼,体验土楼民风民俗,历史、文化,民间艺术,做有生活情趣的土楼人。激发他们身为土楼人的自豪感,做土楼文化的传播者。我校是一所以留守儿童居多的城乡结合特色的小学,很多孩子来自于小山村,他们熟悉周围的一草一木。在我们永定还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千棵棕,万棵桐,一生一世吃不穷”。为此,将粽叶编织引入小学活动,不仅取材方便,有助于把传统的手工艺得到传承和发扬,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我校还是全国唯一一所以胡文虎命名的学校,为此,我选取了土楼里走出的爱国侨领——胡文虎,作为校本课程的一部分,让孩子们追寻胡文虎先生的光辉足迹,体验他的“正人之德、正物之德”“厚明之生”的社会理想。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感悟,在感悟中感恩!在感恩中成长!永定牛肉丸——是在外游子最思念的食物。以“土楼里的美食——牛肉丸”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对触手可及的身边事物的多角度认知,用全新的角度辨识、理解和分析这一特产,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正如王岐山书记所说:“客家家训体现真善美,没有一点假大空。”为了传承客家文化,培养爱国爱乡的情怀,我们结合实际,开发设计了“走进客家祖训家规”综合实践活动。让同学们通过活动走近客家文化,了解客家祖训家规,从而积极传承客家精神,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将来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奠定坚实基础。生动活泼有趣的民间传统儿童游戏,文化内涵深刻,无需特殊场地,器具就地取材,易学易玩较安全,还多具有竞技性,世世代代相传,很得家长和孩童的喜爱。渐远的童真歌声、渐忘的客家童谣,它滋润了一代一代的客家人。只是现在,已没有多少小孩会唱这类童谣了!因此,作为土生土长的土楼人,把它们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义不容辞。综上说述,《多彩的土楼》是一个极具价值的研究课题,通过挖掘与拓展,必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升本校的办学品位起到较好的作用。课程目标:抓住“清新福建”旅游教育专题契机,利用当地特色旅游资源---土楼作为切入点,整合乡土自然风光、民间艺术、风俗人情、土特产品等,选取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歌谣,学习本土文化传承本领,帮助学生系统了解乡土旅游资源,增强爱国爱家情感。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程改革方针,落实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逐步形成“求至六年,铺就人生底色”的办学理念。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逐步形成学校办学特色,从而全面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使学校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达成学校的办学目标:“学校—建个性化的小学校;学生——育有智慧的实践者;教师——塑反思型的教育者;班子——做有思想的领导者”。并提出了学校的校训:“正德厚生”。这个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校训与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是一脉相承的,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课程内容:《多彩的土楼》是新编校本课程。在我们的研究中将本地区、校内外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融入学科课程之中。本课程我们分为六个单元:第一单元美丽的土楼我到家,在这个单元里,我们重点介绍了最具特色的土楼王、土楼王子、土楼公主、最古老的土楼特点,让孩子们知道土楼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美丽的土楼我的家,作为土楼人,我自豪、我骄傲!激发孩子们热爱家乡的情感。第二单元土楼的祖训家规,在这个单元里,我们重点介绍土楼文化的内涵,感受耕读传家的土楼人没有假大空的家训、家规。从祖训家规这些有形载体让孩子们传承优良家风,教育孩子们时刻不辱家风。第三单元土楼童趣,通过做一做——土楼孩子的传统游戏,说一说土楼孩子的童谣,唱一唱土楼孩子自己的歌,让孩子们身临其境,体验土楼孩子的快乐。第四单元土楼民间编织重点介绍了粽叶的创意编织。这些内容有些是综合性的,有些是主题性的。我们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规划不同的内容,对乡土资源进行改编、补充或拓展。第五单元土楼里的美食—牛肉丸,在这个单元里,重点介绍让永定游子最为情思的土楼特产—永定牛肉丸,包括他的选材,制作、展示等。第六单元土楼里走出的爱国侨领——胡文虎 我们的学校是全国唯一以胡文虎取名的学校。让孩子们知道学校的由来,学会感恩。通过实地采风,讲小故事,再现人物情景等渐渐走进胡文虎,把学校的办学理念与胡文虎厚民为生的博大情怀相联系。 课程实施建议:首先,要积极培养学生对家乡《多彩的土楼》的兴趣,兴趣是感受力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孩子对多彩的土楼文化感兴趣了,他才会注意地看,认真地听,耐心的体验、观察、感受,才会对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间艺术、风俗人情、特色小吃津津乐道。其次,要在引导学生有兴趣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和升华。引导学生编创自己喜欢的童谣,交流平时喜欢的游戏。把先人的嘱托践行在日常的生活中,把家乡的特产、传统工艺发扬光大。寻找先人的足迹,汲取先人的智慧。做多彩土楼的传播者,形象代言人。再次,要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鼓励学生不断进步,不断提高。教师的表扬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建立一种自信,而周围同学的赞扬与认可将能在更大程度上给这个学生极大的自信,最终培养学生做土楼小主人的感觉。《多彩的土楼》让学生经历一起看土楼,做做土楼孩子的游戏、唱唱土楼孩子的歌谣,走进爱国侨领胡文虎,品尝、制作土楼里的美食—牛肉丸,践行客家家训家规,发扬传承民间编织。让学生在一个一个活动中蜕变、成长。提升审美、观察、动手等综合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发展学生的个性,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快乐,享受愉快的童年生活,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 课程评价: (一)评价内容: 1、学生参与《多彩的土楼》活动的态度及表现。 2、学生实践活动的成果。 3、教师实施课程情况评价。 (二)评价方式: 1、成立校本课程评价领导小组(由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兼),教导处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检查和评价工作。 2、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学业水平及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该科目学习的兴趣需求、学习效果。 4、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体系将体现: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个体主动化;评价方式的质性化;评价行为日常化;评价结果效益化。A.采用等级制记录学生学习情况(兴趣、技能、态度等方面)。教师、同学、家长参与评价。B.成果展:每个阶段学生的优秀表现,如优秀作品,才艺展示、演讲比赛等。C.小评论:针对某一作品或表现进行的同学、老师及自己的评价。D.期末评语:记录"家长说"、"老师说"、"同学说"、"自己说"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三)评价建议: 1、本课程不采用书面考试可考查的方式,评价依据平时的记录和学生成果。 2、评价以激励为主,在确定学生等级时一般不设定不合格,而是分“优秀、良好、合格”等次。 3、学生成果展示注意多样性。

收起
第一章 美丽的土楼我的家
东方明珠——永定土楼
形成与发展
文化内涵
代表建筑
相关链接
第二章 土楼的祖训家规
土楼族谱传家训
土楼楹联写家训
土楼俗语话家训
土楼祖训家规大派对
第三章 土楼童趣
土楼孩子的游戏
土楼孩子的童谣
土楼孩子的歌
第四章 土楼民间编织
粽叶编织——爱心小鱼篓
创意编织
第五章 土楼里的美食——牛肉丸
牛肉丸的制作
让我也来露一手
永定牛肉丸大变身
第六章 土楼里走出的爱国侨领——胡文虎
儿时的梦想,长大后的事业
为中国人造园
胡文虎精神永召后人
胡文虎小学校歌
价格:¥16.00

书评

0/400
提交
以下书评由主编筛选后显示
最新 最热 共0条书评

分享本书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