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休闲居家生活健康养生 在大成讲坛,讲出你的精彩!

作品简介:

秋季温差大,天气渐渐变凉,气候也逐渐干燥,是中老年人易发病的时令。因中老年人对气候变化适应性差,耐受力弱,尤其是老年体弱及患有呼吸道疾病和慢性病者更易复发。因此,为了适应秋季气候变化特点,防病延年,中老年人应注意秋季养生保健。

本文集主要从饮食、运动、衣装、起居、调养和禁忌等六个方面,为中老年朋友提供有关保健养生的建议,希望每位中老年朋友们都能健康快乐地度过这个秋凉的季节。

更多
收起
黄伟
第1章 秋季保健养生——饮食篇
1.秋季饮食有“五宜”
佚名
<正>中国人的饮食随季节变化而不同。进入秋季,蔬果丰收,虾蟹肥美,加之素有秋季进补的习惯,不少人在各类美食面前都放松了警惕。但俗话说,病从口入。不正确的饮食习惯、饮食方式会让身体健康受损。秋季饮食调养应遵循"养阴防燥"的原则,饮食宜养阴,滋润多汁。宜食用鸽肉、羊肉鸽肉含丰富的血红...   详情>>
来源:《安全与健康》 2014年第11期 作者:佚名
2.秋季滋阴润肺饮食调补
钟亮环;刘小虹
秋季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寒热多变,易伤风感冒,旧病易卷土重来。"一夏无病三分虚,秋季进补正当时","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平补",秋季是进补好季节,同样要"辨证用补",分清寒热虚实。饮食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准则。根据气候特点,从饮食、药膳、进补等方面,科...   详情>>
来源:《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04期 作者:钟亮环;刘小虹
3.秋季饮食宜“少辛多酸”
韩德承
<正>秋季是指从立秋至立冬三个月,秋高气爽,空气干燥,气温逐渐降低,湿度逐渐减少,阳消阴长,天气由热转寒,忽冷忽热,变化急剧。因此,饮食要以润燥益气为主。中医认为,秋季饮食,宜"少辛多酸",即少吃一些葱、姜、韭菜、辣   详情>>
来源:《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09年第09期 作者:韩德承
4.秋季饮食 十种蔬菜不能少
<正>经过酷热高温的夏天,人体的各种能量损耗严重,加上秋季天高气躁,情绪波动起伏不稳定,容易狂躁疲软,秋乏秋困。因此,秋季饮食养生刻不容缓。从时令上看,秋天是收获季节,也是人们调养身心的大好时节;从中医养生角度讲,秋季养生不仅能防治秋季常见病、多发病,还能增强人体对秋季之后寒冷气候...   详情>>
来源:《中国金融家》 2015年第09期 作者:
5.掌握秋季饮食规律 烹制应时保健菜肴
金声琅;赵志伟
<正>四季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均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因证、因人、因地、因时施膳是保证科学进膳的根本。秋季"秋三月"是指立秋后的七月,白露后的八月和寒露后的九月。立秋是秋天的开始,气温   详情>>
来源:《中国食品》 2007年第21期 作者:金声琅;赵志伟
第2章 秋季保健养生——运动篇
1.秋季养生——运动篇
西西
<正>秋季养生总则时至秋令,碧空如洗,金风送爽,万物成熟,正是收获的季节。立秋至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故有"秋老虎"之说。"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则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被称为"多事之秋"。由...   详情>>
来源:《人人健康》 2012年第16期 作者:西西
2.秋季养生与运动
淮安
<正>秋高气爽,随着体感舒适度的提高,运动的人也开始多了起来。现在正值夏秋季节转换,运动时应该结合季节的特点,这样才能健身养生合二为一。本期我们就来聊一聊秋季运动要注意什么。   详情>>
来源:《青春期健康》 2010年第10期 作者:淮安
3.秋季养生“九防四运动”
<正>"白露不露"防秋寒白露过后,气候逐渐变凉,一早一晚更添寒意,如果这时再赤膊露体,就容易受凉,轻则易患感冒,重则易染肺疾。因秋气主燥,燥易伤肺。如因着凉而使免疫力下降,无力抵御外邪,则会出现肺病及呼吸道疾病,如发烧咳嗽、支气管炎、肺炎等,若风邪侵犯经络筋   详情>>
来源:《科学大观园》 2012年第17期 作者:
第3章 秋季保健养生——衣装篇
1.秋季切勿乱穿衣
丹青
<正>中国有句俗话说"二八月乱穿衣",就是指在农历的二月和八月,天气反复无常,人们的衣装打扮容易出现"混乱搭配"的现象。在阳历上,这两段时间也正是冬春换季时和夏秋换季时。"春捂秋冻"的科学性"春捂秋冻"是一句经常可以听到的俗语,是人们维持身体健康的经验,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春捂"指的是...   详情>>
来源:《上海质量》 2013年第10期 作者:丹青
2.秋凉换衣,晾晒后再穿
李丽
<正>一场秋雨赶走了炎热,秋季穿的各式各样长袖、开衫也通通从柜子里找出来了。在此提醒,在衣柜内放置了一整个冬天的衣物上很可能滋生了大量的螨虫,而秋季的衣物基本都是贴身穿着,倘若未经洗涤就直接穿着,很容易感染螨虫。建议秋季衣服应当洗一下或晾晒后再穿,以免引起皮肤不适。尤其是原本就...   详情>>
来源:《家庭医药》 2011年第10期 作者:李丽
3.深秋,莫“捂”出感冒
霍雨佳
<正>民谚曰:"二八月,乱穿衣。"意思是在春秋季节,天气处于不冷不热的状态,所以穿衣服也就可以更加随意一点——穿多一点,并不感觉热;穿少一点,也不觉得冷。事实也正是如此,每年的国庆节之后,有人穿着短袖衫行走在大街上,也有人穿着羊毛背心逛商场。不过,从科学的角度,依据"春捂秋冻"的传统理论...   详情>>
来源:《生命与灾害》 2013年第09期 作者:霍雨佳
4.“秋冻”养生 因人而异
孙清廉
<正>俗语说:"春捂秋冻,不生百病。"实践说明,秋冻是秋季养生保健的好方法,但是秋冻并非人人皆宜,秋冻一定要因人而异。为什么要提倡秋冻春捂秋冻是对春秋两季如何穿着养生的高度概括。入秋之后,"一场秋雨一层凉",气温逐渐下降,但对于健康的青壮年人士和正在发育成长的较大儿童来说,却是锻炼身...   详情>>
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5年第09期 作者:孙清廉
第4章 秋季保健养生——起居篇
1.秋季的起居养生
高志明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说:“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形,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这就是说,在秋季三个月,秋风清肃,万物收藏,人的起居调摄应与气候相适应,才能避免秋天肃杀之气对人体   详情>>
来源:《长寿》 2006年第08期 作者:高志明
2.藏医起居养生观略论
杨卓玛
藏医养生学内涵丰富,手段多样,极具自身文化特征。本文就其中的起居养生观做一阐述,以示藏医学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同时,指导人们从藏医学的角度科学养生的方式和理念。   详情>>
来源:《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4年第06期 作者:杨卓玛
3.老年人秋季的保健起居
文博
<正>进入秋季以后,温差较大,白天气温仍然较高,早晚及夜间则相对较低,这段时间是感冒及胃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到了晚秋,天气渐渐寒凉,气候也逐渐干燥。受凉后,人们容易出现咽干、鼻塞、咳嗽、声哑、关节酸痛、大便干燥等症状,通常称为"秋燥症"。而一场秋雨过后,气温骤然降低。老年人由于各脏...   详情>>
来源:《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2年第08期 作者:文博
4.秋季起居养生应有节制
小米
<正> 人们都知道,秋季是从最热的夏天到最冷的冬天的过度季节。所以秋天的养生非常重要,关系着一冬甚至全年的健康。秋季养阴是顺应四时养生的基本原则。"起居有常"是历代养生学家对日常起居中的养生论述的概括,人体存在许多生命节律,控制着肌体的生理活动。只有顺从生命节律,安排好起居作息,...   详情>>
来源:《今日科苑》 2004年第11期 作者:小米
第5章 秋季保健养生——调养篇
1.秋季保健三要点
郭庆伟
<正>秋天气候凉爽,人们的饮食、睡眠、精神都好了起来,此时,"秋乏、秋燥、秋膘"也向我们袭来,因此,秋季保健应注意以下三点:一、预防秋乏。首先,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诸如散步、爬山等都是很好的选择。但开始时强度不宜太大,应逐渐增加运动量。如果运动过度,会增加身   详情>>
来源:《武当》 2009年第10期 作者:郭庆伟
2.秋季保健四调养
<正>一是精神调养。秋季的精神调养在于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内心平静,收敛神气,为冬令阳气潜藏做准备。触景生情,易增忧伤。忧伤又容易伤肺,肺气虚后,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又会下降,耐受性的下降,又进一步促使伤感、悲   详情>>
来源:《天津社会保险》 2010年第05期 作者:
3.“多事之秋”五大养生法
<正>入秋后,天气逐渐变得干燥,且昼热夜凉,气候多变,稍有不慎,就容易伤风感冒、肠胃不适,谓"多事之秋"。由于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与秋季燥气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也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并诱发其他病症。这个时候,如果不顺应节气做好饮食起居的调养,潜在的...   详情>>
来源:《家禽科学》 2015年第09期 作者:
第6章 秋季保健养生——禁忌篇
1.秋季饮食禁忌
李颖慧
<正>立秋过后,天气依然以闷热为主,所谓"秋老虎"说的就是这段时间。这时起,饮食应该开始慢慢过渡,为迎接秋冬的寒冷打好基础。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学教授张湖德说,夏季主"长",秋季主"收",现在开始,饮食上应该注意三大要点。   详情>>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 2009年第36期 作者:李颖慧
2.秋吃萝卜禁忌多
季玉娜
<正>秋季萝卜赛人参,秋季吃萝卜能祛除盛夏的火气。萝卜中含有大量葡萄糖、果糖、蔗糖、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维生素C的含量十分充足,含钙量也较高,且不含草酸。可作为大众化菜食的萝卜,好多人不注意它的饮食禁忌,食用后会给身体带来不利。其主要禁忌有以下几项:   详情>>
来源:《农村百事通》 2010年第20期 作者:季玉娜
3.秋季保健须六防
<正> 酷热难捱的炎夏被秋风吹走后,给我们带来意外的凉意。但民谚说"秋天乃多事之秋",从初秋到深秋,人们应该如何健康度过秋天?衣食起居等方面有哪些是需要多加关照和防范的地方?医生的忠告是不能当作耳边风的,尤其对于那些体弱多病的人。一、防秋寒俗话说"春捂秋冻"。天气渐凉时加强   详情>>
来源:《今日湖北》 2005年第11期 作者:
4.秋季健身有禁忌
何丹妮
<正>告别酷热的夏天,走进凉爽的秋季,人们更愿意走出家门活动,特别是一些老年朋友,更是将大把的时间用来进行户外锻炼和休闲。但秋天气候干燥,早晚温差大,进行健身活动还是有所禁忌的。做好准备防拉伤在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以防拉伤,这是众所周知的。   详情>>
来源:《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2年第09期 作者:何丹妮
5.老年人消化不良要清楚的饮食禁忌
项梅
<正>进入中老年后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功能逐渐减退,尤其是消化系统。因此消化不良就成为大部分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症状,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会因此消化不良,从而给老年人带来极大的不适。因此在平时生活中,中老年人一定要做好预防消化不良的措施,尤其是要在饮食上下功夫。很多时候饮食合理是导致消...   详情>>
来源:《农村实用技术》 2014年第05期 作者:项梅
价格:¥10.00

书评

0/400
提交
以下书评由主编筛选后显示
最新 最热 共0条书评

分享本书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