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5G(5th-generation)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但与4G、3G、2G不同的是,5G并不是独立的、全新的无线接入技术,而是对现有无线接入技术(包括2G、3G、4G和WiFi)的技术演进,以及一些新增的补充性无线接入技术集成后解决方案的总称。从某种程度上讲,5G将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融合网络。以融合和统一的标准,提供人与人、人与物以及物与物之间高速、安全和自由的联通。本书讲述的是5G技术原理组成,系统架构及其相关技术,希望对相关技术人员有所帮助。
更多
收起
+关注
第1章 5G技术原理
1.5G移动通信网络关键技术综述
为适应未来海量移动数据的爆炸式增长,加快新业务新应用的开发,第五代移动通信(fif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5G)网络应运而生。目前,国内外已经逐渐明确了5G的愿景和需求,如何将现有技术和多种潜在的新技术进行融合以实现5G网络成为下一步的研究与发展重点。面向未来5G的技... 详情>>
来源:《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5年第04期
作者:赵国锋;陈婧
2.5G移动通信关键技术研究
结合国内外移动通信发展的最新趋势,对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5G)的体系架构分3部分进行分析,并对5G中出现的4种关键技术进行描述。重点论述了上下文感知网络和D2D通信技术,并对感知数据融合处理算法和D2D用户的功率控制进行相关研究。 详情>>
来源:《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第01期
作者:田甜
3.面向5G应用的OQAM-OFDM调制:原理、技术和挑战
OFDM因其本身存在的技术缺陷,已经很难满足未来5G支持更多通信设备连接和多样化通信场景的需求。作为OFDM技术的一种替代方案,OQAM-OFDM技术采用了具有良好频域聚焦特性的原型滤波器,为其在5G中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首先简要介绍OQAM-OFDM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在... 详情>>
来源:《电信科学》
2016年第06期
作者:李俊;田苑
4.5G技术发展脉络分析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专家的预测,描述了5G时代移动互联网的新形态,从信息论基本原理得出了更大带宽是5G提速的核心手段的结论,以此为起点推演出5G时代将采用的毫米波、微基站、大规模MIMO、波束赋形等技术,并对中国引领全球5G市场的前景进行了分析。 详情>>
来源:《移动通信》
2015年第09期
作者:张弛
5.4.5G技术引入及部署策略
分析了4.5G技术引入必要性,对4.5G中VoLTE、D-MIMO、载波聚合以及下行256QAM等关键技术原理进行了分析,分析了相关技术的相关特性,分场景分析了4.5G相关技术引入的策略。 详情>>
来源:《电信科学》
2016年第S1期
作者:田桂宾;许勇
6.面向5G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NOMA)浅析
5G是一个高速率、超带宽、低时延和超高密度连接的移动通信网络体系。作为面向5G关键技术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NOMA),第一次将功率域由单用户独占改为由多用户共享,使无线接入总量提高了50%。原理的简单性使其在5G应用中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首先介绍了NOMA的基本原理,而后分析了NOMA的关键技... 详情>>
来源:《邮电设计技术》
2015年第11期
作者:张长青
7.面向5G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的比较
5G将会满足人们在居住、工作、休闲和交通等各种场景的多样化业务需求,具有连续广域覆盖、热点区高容量、低时延和高可靠、低功耗和大连接等应用特点。保证这些特点顺利应用的条件是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多址接入。当今5G多址接入技术研究中最热门,也是最有选择优势的,莫过于非正交多址接入... 详情>>
来源:《电信网技术》
2015年第11期
作者:张长青
第2章 eMBB关键技术
1.5G网络的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移动数据呈现出爆炸式增长,各行各业产生的海量数据需求必然会对传统通信网络带来巨大挑战。目前,5G网络即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已成为下一步研究与发展的重点,但其技术发展尚未成熟。2015年6月24日,国际电信联盟公布5G技术标准化时间表,5G技术的正式名称为IMT-2020,5G标准... 详情>>
来源:《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7年第06期
作者:陈俞凯;宋灏
2.异构无线网络多链路接入动态资源分配算法
异构无线网络(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HWNs)环境下现有接入控制算法的主要问题是通过单一的传输链路建立移动用户和无线网络之间的连接,并且接入过程中的资源分配没有对全网的传输性能进行优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该文分析了HWNs中的资源分配模型和链路接入速率模型,提出一种支持多... 详情>>
来源:《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7年第04期
作者:俞鹤伟;梁根
3.基于动态多频谱感知的认知无线网络信道接入策略
针对固定频谱感知信道接入机制授权信道分配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多用户场景下基于动态多频谱感知的认知无线网络信道接入策略.该策略根据认知用户接入请求等级与空闲频谱发现概率为认知用户动态分配感知信道数量,首先分析了认知用户的最佳感知频谱分配数量,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认知用户信道接... 详情>>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6年第05期
作者:肖楠;梁俊
4.基于网络编码的动态频谱接入性能研究
探讨了网络编码应用到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可能性,通过马尔可夫模型分析了采用网络编码技术后无线网络中的用户服务性能,并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表验证了网络编码技术可有效降低次用户和主用户的冲突概率,增加次用户的实际吞吐率;同时应用在频谱分配机制中也可改进主用户的频谱预测能力,对主... 详情>>
来源:《移动通信》
2016年第01期
作者:王助娟;张轶
5.认知无线网络中基于信誉度管理的动态频谱接入研究
随着无线服务和相关设备的飞速发展,认知无线网络中特有频谱稀缺问题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在集中式认知无线网络中,次级用户基站SUBS作为融合中心,通过收到周围的次级用户的感知信息来分配频谱资源。然而,环境的易变性使次级用户容易受到攻击从而影响次级用户感知信息,导致网络频谱资源分... 详情>>
来源:《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15年第03期
作者:陈宏亮;刘莉平
6.基于遗传算法的蜂窝网络接入信道动态分配方案的设计
蜂窝网络中,使用信道复用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移动通信的容量和质量。但是,信道复用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电子干扰问题,使得信道复用的作用大打折扣。传统的进行信道优化的方法很多,但是效果都不是很理想。这里利用遗传算法进行蜂窝网络接入信道的动态分配,主要通过对集中常出现的信道... 详情>>
来源:《现代电子技术》
2016年第15期
作者:辛焦丽;高丽
7.认知MIMO无线网络中的多买家动态频谱接入技术
研究了认知MIMO无线网络中基于博弈论的动态频谱接入技术,以使得具有不同风险偏好的次级用户(买家)可以动态地选择竞标策略,同时主用户也可以根据系统情况,自适应地调整拍卖机制。基于非合作博弈设计了一个有限离散博弈模型,该博弈至少有一个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基于自动学习机的概念,设计了... 详情>>
来源:《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
2014年第01期
作者:钟卫;徐友云
8.无线网络中基于图型演化博弈的动态频谱接入机制
无线网络中,为了实现用户高效的数据传输,针对用户的有限理性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型演化博弈的动态频谱接入机制,而图型博弈可以较好地反映用户之间真实的博弈关系。同时设计了一种动态频谱接入算法和与之对应的动态方程以降低博弈的复杂度,而且能以较快的速度收敛到Nash均衡并获得较高的系... 详情>>
来源:《通信学报》
2015年第07期
作者:李方伟;袁迎慧
第3章 mMTC关键技术
1.面向物联网的组合式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物联网的产生使物与物之间的通信交流得以实现,但是其自身也存在着发展的局限性,其中传感器技术是关乎物联网应用推广的关键。本文通过深入研究组合式传感器的原理,选用具备独特优势的传感材料优势互补地进行组合设计,得到了兼具多种特性、更好性能的组合式温度传感器,通过验证说明了其实用价... 详情>>
来源:《山东工业技术》
2017年第12期
作者:徐荣;刘克礼
2.物联网下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通信的研究
物联网四大关键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的,这四个技术主要是RFID,WSN,M2M,还有两化融合。RFID可以使用matlab,NS2,Anroid实现,WSN可以使用NS2,OMNET++实现,M2M可以使用JAVA开发。物联网和互联网是父与子的关系,无线网络和无线wsn网络一样,只不过无线节点固定和移动的变为了传感器而已。物联网包括... 详情>>
来源:《中国新通信》
2017年第11期
作者:王进
3.NB-IOT关键技术介绍及应用前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渐渐地一个新名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那就是物联网。可能很多人都还不了解这到底是什么,其实它一直在我们的身边,先面我就来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除此之外,我还会为大家讲述一下物联网的构成,特点,以及详细分析它所运用的核心技术,既NB-IOT关键技术。当然了,我还会为大... 详情>>
来源:《中国新通信》
2017年第11期
作者:高东健;靳宏尧
4.5G时代承载网面对的挑战及部署方案探讨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业务的飞速发展,5G技术已成为业界焦点,作为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承载网所面对的挑战及部署方案的研究也被大家所关注。本文从5G系统的关键指标引申出对承载网的需求及挑战,并对承载网的部署策略及方案进行探讨。 详情>>
来源:《信息通信》
2017年第05期
作者:虞文海
5.针对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应用的分析
本文的主体分为两个大的部分,在第一部分中对物联网做了简单的介绍之后,详细的介绍了实现物联网涉及到的"编程RFID技术、传感器与探测技术、认知计算与智能控制技术、网络融合技术、纳米技术"等关键技术;在第二部分中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社区、智能交通、精细农业等领域上的应用,并对未来的... 详情>>
来源:《通讯世界》
2017年第09期
作者:姜博
6.车联网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车联网是物联网技术在交通系统领域的典型应用,在智能交通化交通管理、智能动态信息服务、车辆智能化控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以RFID(射频识别)、通信技术、智能技术等为代表的车联网关键技术,并且指出通信技术和通信标准、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车辆智能控制等领域会成为车联网未来发... 详情>>
来源:《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7年第04期
作者:宿峰荣;管继富
书评

0/400
提交
以下书评由主编筛选后显示
最新
最热
共0条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