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本文集着重阐述了阅读的意义,结合古代和现代人的阅读讲究,为读者介绍了几种典型有用的阅读方法;并对不同年龄不同对象“该读怎样的书?”,给出了辩证合理的建议,提倡多读好书,读经典。文集倡导“全民阅读”和“终生阅读”,对引导青少年走进阅读,培养阅读者的终生阅读习惯有一定积极意义和促进作用。
阅读的意义、讲究、选择和坚持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可以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升修养和智慧。
“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北大教授曹文轩说:“何不将阅读作为一种信仰?阅读就是一种信仰。”他的解释很精彩,“尼采言:上帝已经死亡。于是,世界觉得此事十分严重。其实,也就是那么回事。这个虚设的上帝去了就去了吧,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们不是还有书在吗?书也可以成为我们的依托。我们何不将书也看成是上帝?而且这是可以与我们平等对话的可亲可爱的上帝。”阅读的意义很多,主要有这六条:
一、阅读是一种信仰。
二、阅读可带我们抵达至高境界。
三、阅读是启迪智慧的钥匙。
四、阅读改变命运,让您遇见更好的世界。
五、阅读可让您梦想成真。
六、阅读是丰富生活的一种方式。
阅读有一定讲究,从古至今,一直如此。宋代理学家朱熹就强调读书“三到”,读书时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才会学有所得,有所收获。现代人阅读,讲究“浅阅读”和“深阅读”。手机、网络或碎片化时间的阅读,虽可获大量信息,但只是一般性的冲浪式浏览——浅阅读。要达到思考、分析层次,或进行学术研究,则要进行深度阅读,并且,要反复读,阅读对象还要是经典作品。
不同年龄阶段,读不同的书籍,因此,阅读的选择很重要。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呈爆炸式增长,如果不加以选择,穷尽个人的一生,也无法读完世界知识海洋的百万分之一内容。青少年读什么书?教科书是必读部分,课外书则要慎重选择。一般规律是:低年级同学多读故事、童话和科普类书籍,随着年龄增长,则要多读文学、历史、科技、哲学类图书。成年人,一般选择文学、健康、专业类和自己感兴趣方面的书籍。读书,要读好书,读经典。因为,它们是作者心血的结晶,沉淀了很多有价值的文化知识或经验体会;它们蕴含着真正的思想,通向真、善、美、爱的灵魂高点,对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有净化洗礼作用。有了一定量的好书奠基,人就有了自己的灵魂,不易为外界所左右,不需要依靠外力来支撑他的生命,这就是灵魂的力量。
阅读是一辈子的事情,是一种长期的没有终点与止境的“自我教育”。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具体而言,主要指的就是阅读。它是生命的一种“马拉松”,是锲而不舍的长期追求,是由量变到质变的不断飞跃与提升……说到底,阅读就是人生的一种修炼,与成长、成功相随,与信仰、幸福相伴。
(林宝敏/文)
收起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