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本文集介绍了曹文轩的文学艺术及其作品,从四个方面回答了一个问题——如何阅读曹文轩作品?在曹文学的作品中,我们能领略到高贵美好的古典情怀,艰难成长的生命美学,典雅诗化的女性形象,纯净永恒的真善美爱。在阅读他的作品时,仔细体会和把握这四大特征,相信你一定能畅享曹文轩文字造屋的唯美世界。
真善美爱---儿童文学的永恒主题
2016年4月,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北大教授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为中国文学特别是儿童文学走向世界,做出了杰出贡献。曹文轩的创作注重小说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笔者现从四方面为大家作个介绍。
一、高贵美好的古典情怀
为中国文坛留下两千多万字的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梁实秋认为,文学无非分两大类,一是浪漫的,一是古典的;所谓“古典”,就是健康的,均衡的,常态的,符合普遍人性的作品。曹文轩的作品“处处体现出中国古典主义的韵味、节奏、情调和境界。在语言的意义上,曹文轩不是一般意义的小说家,而是一位文体家。”(徐妍)仔细品读曹文轩作品,你会发现,其古典美在三方面体现明显:
其一是人性美。暖暖的温情、无私的友情、纯朴的爱情,是构成其小说中动人故事的重要元素。在《草房子》中,作者就通过桑桑父亲把人间的温情表现出来。“桑乔已不知道悲哀,只是在很短的时间内,长出一头白发。他总是在心里不停地责备自己对桑桑关注得太迟了……他对桑桑充满了怜悯与负疚。”从中可看到,父子之情——这份熟悉的人性光辉,仿佛从古代穿越历史星空,进入作品进而感动我们。曹文轩的小说中,表现友情、爱情的情节也很多,不再赘述。
其二是悲悯美。《青铜葵花》中,好端端的少年青铜,在一场大病后变为哑巴;天真美丽的少女葵花,在父母双亡后,成为孤儿。《草房子》里的杜小康,在家庭遭遇巨变后,由“油麻地最高大最结实的房子”一员,成为家里提供不出学费、只能去芦苇荡放鸭赚钱的辍学生。这些人物的悲剧情节,是否很像古代“梁祝”、“林黛玉”的人生遭遇。苦难促成少年成长,悲悯创造小说美感。
其三是意境美。意境常用在诗歌创作中,相当于写作中的“图景”或“用文字画景”。“意境”是“意”与“境”的结合,是情景交融和借景抒情,其中一定包含两个对象,作为主体的人的情感以及作为客体的景的美感。《细米》中,梅纹收到思念很久的父母来信后:“拉开门, 走出屋外。月色清亮,,那道白栅栏显得比白天的长,但根根可数。她甚至能看到爬上栅栏的牵牛花是紫色的,像一支支小喇叭。”这段文字意境很美,其中有人又有物,有意也有景,描绘了当时静谧、清晰的夜晚(景)和梅纹明朗、喜悦的心情(意)。该细节的出现,是借景抒情表现手法的运用,有很强的意境美。
二、艰难成长的生命美学
生命美学是从审美角度研究人类生命活动的意义与价值,关注生命的诞生、成长和死亡。人与世界,在三个维度上发生关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意义”。曹文轩的作品,赞美生命、肯定成长,在“人与意义”层面上讲述了人与世界的精神关系。他作品中主人公的成长大多充满艰辛和苦难,但是,就是这些磨难,反衬出成长的不易,人生的美好。苦难磨炼能够考验孩子的心灵,让他们经历并提升身心阅历,启示和帮助他们的成长,是人生历程中的宝贵财富。曹文轩在作品中展示了积极和肯定,正能量和心灵升华,给予了我们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山羊不吃天堂草》中的明子、《青铜葵花》中的青铜和葵花、《草房子》中的杜小康陆鹤和细马、《红瓦黑瓦》中的赵一亮、《阿雏》中的阿雏等等,他们生活中均经历曲折甚至磨难,但是他们在艰难困苦中获得成长,性格与人格都变得成熟,心灵枷锁被打破,人生得到升华。曹文轩借作品表达了自己对苦难的诠释:“有些苦难其实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无法避免的因素。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苦难结伴而行⋯⋯,我们应当敢于正视痛苦,尊敬痛苦。欢乐固然值得赞颂,痛苦又何尝不值得赞颂......”
三、典雅诗化的女性形象
中华传统文化流传有高雅不落俗、朦胧含蓄美的女性形象,曹文轩较好地继承发扬了这一优秀传统。《青铜葵花》中父母双亡的小女孩葵花,与青铜一家人,互帮互爱,一起经历了水灾、蝗灾、寒冷、饥饿和大病等各种不幸。但是,我们从作品中可以看出,生活的贫困艰难,甚至是磨难,并没有遮蔽她那颗充满爱意的善良之心,也没有动摇她那份高贵而有尊严的人性品质。葵花的形象,很好地保留了中国女性善良而高贵的精神品质。《细米》中梅纹洗澡的场景,细化了女性朦胧含蓄美的一面。“许多像晨雾一样亮晶晶的水珠,正从她身上往下滚动,滴进盆里的水中,发出清脆的水声,仿佛雨后的荷叶上积蓄了一些雨水… …”这与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描写有异曲同工之妙,体现出作者对女性娇羞妩媚的赞美。
四、纯净永恒的真善美爱
知识欲的目的是真;道德欲的目的是善;感知欲的目的是美;情感欲的目的是爱。真善美爱,是人世间的纯净理想,人类进步的永恒动力。曹文轩作品由真善美爱四色填充而成,展示了许多平凡生活中的大美大爱。《再见了,我的小星星》中,十三岁的小星星为了治好女知青雅姐的病,不顾刺骨严寒,在结了薄冰的月亮湖里捕捞梦境中曾出现的特别鲤鱼,因为传说这种四个鼻孔的鲤鱼可以治病。历经磨难和艰辛,真诚感动苍天,祛百病的鲤鱼终于跃出湖面,实现了小星星对真善美爱的理想追求。曹文轩作品中有很多这样的大美大爱,它们在无数读者心田掀起层层波澜,体现出的真诚和善良,也一次次感动天地,温暖你我。
让我们一起阅享曹文轩用文字造屋的美妙世界… …
(林宝敏/文)
收起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