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我国当前实行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均对学生作出了“读整本书”的要求。由此可见,培养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能力是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实际上,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已经有在采取“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方法,近代以叶圣陶先生为代表的许多知名学者也把眼光投向阅读教学领域,提出了他们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思想,目前也有许多中小学开展了“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本文集汇编了有关“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名家思想、课例举隅、策略的论文,旨在让中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意识到“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与可行性,并为他们的实践提供帮助与指导。
更多
收起
+关注
第1章 中小学语文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1.整本书阅读:一个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读《书册阅读教...
<正>学生集中一段时间专注于一本书,能够更好地建构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在新课改十几年之后,教师都会强调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的能力,提倡对问题有独特的见解。但当孩子提出比较尖锐的问题时,我们的老师能够坦然而愉快地面对吗?几十年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在... 详情>>
来源:《人民教育》
2016年第24期
作者:苏立康
2.整本书阅读:机遇与挑战
<正>自从课程标准倡导整本书阅读以来,广大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极探索,设计出多样的阅读课型,有的甚至建设出比较完整的校本课程。那么,为什么要提倡整本书阅读?如何开展整本书阅读?它给当前的阅读教学带来怎样的挑战?本期三篇文章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希望对未来阅读教学变革有所启示。 详情>>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2017年第01期
作者:
3.整本书阅读:内涵、价值与挑战
整本书阅读是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运用个性化的阅读方法、围绕整部经典作品展开的,与作者、文本、教师、同伴对话的过程。它能够有效整合语文课程内容,推动语文课程的深层变革。在当前的课程情境中推行整本书阅读会面临诸多挑战,这些挑战涉及教材、教学和评价三个方面。 详情>>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2017年第01期
作者:徐鹏
4.应加强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的培养
当前进行“整本书”阅读能力培养 ,重要意义有三 :一是可以适应信息时代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大幅度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认识问题的广度。与单篇短章不同的是大部头的著作 ,往往从不同的侧面 ,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表现作者的观念 ,因此 ,可以从中看到政治与经济、物 详情>>
来源:《教书育人》
2000年第05期
作者:冯连贵
5.阅读整本书,整体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正>语文课程本应包括多种教学组织形态,整本书阅读也是其中之一。从古至今,从中到外,整本书阅读从未在母语教学中消失过,变化的只是受到重视的程度。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语文教育界倡导的"整本书阅读"并非新生事物,而是旧话重提。不过,这次重提,整本书阅读即将成为语文课程的"正规军",已经走上... 详情>>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2017年第01期
作者:吴欣歆
6.整本书阅读,让学生乐读、善读、享读
阅读不仅能丰富人的认识、情感,更能陶冶人的情操。阅读对于当代学生来说更是不可或缺的,培养阅读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学生乐于读书、善于读书、享受读书。读书伊始,先让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前言部分,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背景、脉络或大意。教师在给学生充分阅读整本书的基础上,可以适当的组... 详情>>
来源:《科学中国人》
2016年第14期
作者:刘薇
7.整本书阅读:应为和可为
<正>在当前背景下讨论"如何进行整本书的阅读"这个话题,说的不应是纯粹的关于一本书的阅读技巧问题。单是读书技巧,现成的有《如何阅读一本书》等书籍可参考,还有"怎样读小说""怎样读诗歌""怎样读散文""怎样读古文""读书百法"等许多指导读书的书籍,甚至连"怎样读鲁迅"都有,可谓"前人之述备矣"... 详情>>
来源:《语文学习》
2016年第07期
作者:郑桂华
第2章 叶圣陶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思想
1.为什么我们都主张“整本书阅读”?
<正>余党绪:今天的话题是"整本书阅读",这是我和叶开先生关于阅读的一个共识。讨论之前,我们先要给"整本书阅读"做一个界定。这里所谓的"书",显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印刷品,如果将"满分作文大全""高分作文秘籍"之类的出版物都算作"书"的话,那么,讨论"整本书阅读"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学生几乎... 详情>>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2016年第Z1期
作者:余党绪;叶开
2.提倡读点整本的书——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研究
<正> 早在四十年代初期,叶圣陶先生就在《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一文中指出:"现在国文教材似乎该用整本的书,而不该用单篇短章,……退一步说,也该把整本的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到一九四九年建国初期,他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当时教科书编审委员会草拟了《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 详情>>
来源:《语文学习》
1981年第08期
作者:顾黄初
3.由叶圣陶“读整本书”思想谈小学整本书阅读
"读整本书"是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从学生年龄特点、读物特点、阅读能力元素出发对整本书阅读进行指导,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发展语言,锻炼思维,丰富体验。 详情>>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
2009年第04期
作者:李怀源
第3章 “整本书阅读”教学实例举隅
1.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尝试与探索——以《论语》阅读...
<正>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催生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在模式教学环节的制约下,语文阅读教学越来越呈现出"碎片化,快餐化,刷题化"的倾向。学生的感悟能力,审美能力日趋下降。随着高中语文课标的修订,语文核心素养备受关注,而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就是"整本书阅读",这将帮助学生学会思考,锻... 详情>>
来源:《2016年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
2016年第期
作者:郭静
2.《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实践
<正>我们班级的整本书阅读开始于四年级下学期,从历史著作《上下五千年》到圣人经典《论语》,再到这个学期的文学巨著《西游记》。学生们在整本书的阅读历程中享受着快乐,收获着幸福。教师在整本书阅读中担当的角色就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想读;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能读;分享学生... 详情>>
来源:《小学教学设计》
2015年第19期
作者:叶粤丽
3.整本书阅读离不开“整体意识”——以《红楼梦》片段赏析...
整本书阅读与单篇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层面是需要有所区别的,最大的区别就是需要学生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有"整体意识",同时需要学生掌握作者创作该书的独特写作手段,跳出传统阅读的"套路"。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整本书的阅读,理解整本书的艺术魅力。 详情>>
来源:《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2017年第Z1期
作者:朱海丰
4.共读:整本书阅读的有效路径——以《水浒传》的阅读为例
要推进整本书阅读的落实,单纯地让学生自己去读,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引导学生共同阅读,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是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语文核心素养的一条有效路径。 详情>>
来源:《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2017年第Z1期
作者:杨伟民;郑月明
5.以多样化策略推进整本书阅读——以《三国演义》为例
"导读—推进—总结"是一个完整的课外阅读指导过程,其中,"推进"是最重要的阅读引领环节。以《三国演义》为例,教师可通过"画、评、讲、演、赛"等一系列的阅读推进策略,把逐章阅读古典名著的单调形式化为形式多样的主题阅读活动,从而有效地引领学生阅读整本书。 详情>>
来源:《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7年第03期
作者:张萍
6.城南梦依稀——《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教学记
<正>缘起在清华附小的主题阅读课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整本书阅读。整本书阅读是围绕清华附小提供给学生的选读和必读书目展开的阅读。教师会根据书籍的特点,展开不同的教学。五年级下学期,清华附小的必读书是《城南旧事》。这本书我非常熟悉,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就曾经看过吴贻弓导演拍摄的... 详情>>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
2015年第24期
作者:焦玫
7.走近灵犬莱茜——《灵犬莱茜》整本书阅读教学实录及反思
<正>一、慢读开头,抓暗示性语言预测师: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分享一本书——《灵犬莱茜》。师:这是苏格兰牧羊犬。它是一部小说的主角。很多同学在读长篇小说的时候,翻了五六页,觉得没劲、不好看。可事实上很多书,往往精彩在后头,你耐着性子看了十几页,慢慢地,就越看越好看。所以,读长篇小说,读... 详情>>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2016年第36期
作者:张祖庆
8.每天一问,将课外阅读引向深入——《小王子》整本书阅读...
<正>"本周咱们的阅读书目按照计划是读《小王子》,请同学们回去先自主阅读,下周三的阅读课我们来交流。"每到周三的时候,按照惯例,我会提醒学生下面一周或者两周的阅读书目。"《小王子》太简单了,我们一个晚上就读完了。"没想到这一次,学生都觉得《小王子》程度浅,不需要花费那么多时间。是的... 详情>>
来源:《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2014年第17期
作者:祁桂凤
9.做孩子阅读的点灯人——《夏洛的网》整本书阅读交流随记
<正>梅子涵教授说:"十九世纪伟大诗人惠特曼说,一个孩子,小时候看到的听到的是什么,会变成他长大以后生命的一部分。小时候听到这样的故事,这个故事就会成为他长大以后心里的声音……"听了梅教授极有感染力的报告,我深受鼓舞,随后便大量搜索儿童读物。一位网友这样介绍《夏洛的网》:"在理想的... 详情>>
来源:《小学语文教师》
2014年第01期
作者:张美
10.导读推进 主题探讨——以《草房子》为例,谈高年级整本...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开展整本书阅读,师生一定要共读,而且要不止一遍地读,这样才能引领学生深入阅读。在整个阅... 详情>>
来源:《作文教学研究》
2014年第02期
作者:吕华明
11.任务驱动下的整本书阅读——《边城》自读教学设计
<正>【设计说明】高中语文教材受限篇幅,多为单篇短章,即使长篇也多是节选。对整篇文章而言,节选会使学生难窥全豹,甚至"一叶障目"。为了让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作品的内容,获得深刻的阅读体验,形成独有的审美感受,我一直在课文教学目标的任务驱动下进行整本书(全文)阅读教学及同一作家作品的横向... 详情>>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2016年第11期
作者:赵博
第4章 “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1.如何读好“整本的书”
<正>《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关于名著阅读的建议:"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源于上世纪40年代初期叶圣陶先生的思想,他在《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中指出:"现在国文教材似乎该用整本的书... 详情>>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6年第17期
作者:胡忠祥
2.走进操作层面的“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正逐步成为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个亮点,但综观目前的教学现状,理念总体多于实践。怎样设置"整本书阅读"的课程目标?有哪些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如何通过教学组织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怎样组织课堂教学?这些都是"整本书阅读"教学绕不过去的话题。 详情>>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2016年第25期
作者:张小兵;倪峰
3.整本书阅读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讨论指导
"读整本的书"是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整本书阅读能够扩大阅读空间。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作品语言讨论指导,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发展语言,锻炼思维,强健精神,提升境界。对整本书阅读效果和阅读过程进行质性评价,保证整本书阅读的有效进行,为学生开拓更为... 详情>>
来源:《新课程学习(上)》
2014年第11期
作者:刘霞
4.混合式学习:整本书阅读的策略选择
<正>"整本书阅读"已经成为当下语文教育关注的热点。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冲破语文教学就篇章讲篇章的狭小格局,语文同人对此多有共识且充满期冀,但如何开展整本书阅读,还是议论的多,观望的多,实践的少,可资借鉴的成果少。20世纪80年代,上海市育才中学的段力佩老师曾在语文课堂上试行... 详情>>
来源:《语文建设》
2016年第25期
作者:李卫东
5.“整本书阅读”策略的理论思考
<正>20世纪40年代,叶圣陶针对中学提出"读整本书"的说法:"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后来,《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作了明确表述:"中学语文教材除单篇的文字外,兼采书本的一章一节,高中阶段兼采现代语的整本的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叶老所提"读整本书"的思想在当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 详情>>
来源:《语文天地》
2016年第09期
作者:隋红军
6.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三个关节点
<正>整本书阅读这一提法始于叶圣陶,他在《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一文中指出:"现在的国文教材似乎该用整本的书,而不该是用单篇短章……退一步来说,也该把整本的书作为主体,把单篇短章作为辅佐"。而整本书阅读真正走入课堂却是新课改以后的事情,新课标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 详情>>
来源:《教学与管理》
2016年第17期
作者:张瀚
7.一书一世界——基于“整本书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指导
<正>早在1941年,叶圣陶先生就对"读整本的书"做了专门论述,明确提出"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的主张。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教学建议"部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当今"碎片化"阅读盛行的时代,... 详情>>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第23期
作者:崔长芳;寇秀丽
8.“整本书阅读”课程建构的设想
本文从"整本书阅读"课程的来源考证入手,整理"整本书阅读"课程建设的理论依据,探寻课程建设的可行性,做出关于课程框架,课型定位,实施保障等课程建设的大致构想。 详情>>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2016年第30期
作者:胡元华
9.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整本书阅读是一种基于真实阅读语境的阅读方式。整本书阅读应该采取比较系统完整的教学策略,并以此来指导阅读教学的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的实施定位在三个方面:整本书阅读教学课程化,整本书阅读教学系统化,整本书阅读教学生本化。 详情>>
来源:《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2017年第Z1期
作者:蒋文华
10.整本书阅读的四个导学点
<正>阅读为孩子的心灵插上翅膀。要读完整本书需要一定的恒心和耐力,这对于还没有养成自主自觉阅读习惯的孩子来说,是项不小的挑战,阅读没有思考和交流等于白读。笔者以指导阅读《窗边的小豆豆》为例,尝试抓住整本书阅读中的"人物个性点""画面精彩点""故事情节点""细节关键点",将孩子的阅读思... 详情>>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2016年第09期
作者:吕珈臻;蔡宏敏
11.如何加强对中小学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指导
<正>"指导学生读整本的书"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一贯主张,其有关论述可归纳为四点:1"读整本的书"有利于"养成读书习惯";2"读整本的书"可进行各种文体知识研讨及文体阅读的训练;3"读整本的书",学生阅读的心理会更加专一,阅读效果会更好;4"读整本的书,不但可以练习精读,同时又可以练习速读"... 详情>>
来源:《甘肃教育》
2015年第13期
作者:李桂梅
书评

0/400
提交
以下书评由主编筛选后显示
最新
最热
共0条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