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在面对痛苦的时候,人会不自觉地采用心理防御机制来减少痛苦。“丈夫被上司批评,回家与妻子冒火;妻子手气后打孩子,孩子踢狗一脚。”这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心理防御机制里的“转移”。有一些心理防御机制是非常低级的,虽然能维护心理平衡,但并不能给个人带来成长。本文集通过对心理防御机制的介绍,以求让读者明白,当遇到痛苦的时候,自己所运用的是何种心理防御机制,并通过自己此刻的行为推断出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之后就能运用一些更高级的心理防御措施让自己从痛苦中得到成长。
心理防御机制简介
心理防御机制简称心理防御(也称自我防御机制,防御机制,防卫机制)(Self-defense Mechanism/Defense Mechanism),是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学名词,是指自我对本我的压抑,这种压抑是自我的一种全然潜意识的自我防御功能,是人类为了避免精神上的痛苦、紧张焦虑、尴尬、罪恶感等心理,有意无意间使用的各种心理上的调整。心理防御机制本身越原始(原始的防御机制是指童年生活经历所形成的防御机制,保护自己可以说是原始防御机制的本质),其效果越差;离意识的逻辑方法越远,则越近似于变态心理。
心理防御机制在维持正常心理健康状况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多数心理问题究其过程:一件事情的发生→当事人产生不适情感→自动采取一种或多种心理防御机制以减少不适的感觉→心理防御机制以一种行为外化(比如表现出幼稚的行为)→心理不适感减少,心理重新达到平衡。心理防御机制都是不自觉使用的,如果你了解各种心理防御机制,你就能通过解读自己或他人外化的行为表现,推断出此刻自己或他人的心理状况。
本文集适宜人群:心理学行业从业人员、广大心理学爱好者、所有正在追求幸福的人。
收起本章主要介绍一些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意在让读者明白何为心理防御机制。在“儿童防御机制的研究”一文中以儿童为例讲解儿童的心理防御机制,其语言生动有趣,十分宜读。而最后一篇文献主要讲解了心理防御机制中很重要的“人格面具”,此种心理防御机制人人都会使用,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使用得当。
收起本章主要介绍关于心理防御机制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收起此章节主要讲解关于心理防御机制目前已有的成果及实际的运用。
收起此章节选取关于心理防御机制的四篇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学调研报告。对于心理学专业人员,此章节提供了针对心理防御机制的调研方法及数据分析方法,可以用作自己的论文撰写或者毕业设计的材料。
收起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