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拉瓦锡于1787年首次发现硅存在于岩石中。在1926年,美国加州大学农业研究人员就开始研究硅肥并肯定了硅素的肥效。1935年日本开始硅肥的研究,1954年开始生产和应用,1957年成立日本硅肥协会。我国7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硅肥,80年代后期才实现工业化生产。按照中国现行肥料分类方法(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微量元素肥料),该肥料与钙肥等属于中量元素肥料。硅肥还能起到防病防虫的作用,如稻瘟病、叶斑病、白叶枯病、茎腐病、纹枯病、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烂根病及螟虫、稻飞虱、棉铃虫、蚜虫、白粉虱、根线虫等。
本书主要讲述硅肥的研究现状和科学应用技术,以期达到平衡施肥节能增效之目的。
植物骨骼元素——硅元素
硅是植物体组成的重要营养元素,目前,硅肥的品种主要有枸溶性硅肥、水溶性硅肥两大类,枸溶性硅肥是指不溶于水而溶于酸后可以被植物吸收的硅肥,常见的多为炼钢厂的废钢渣、粉煤灰、矿石经高温煅烧工艺等加工而成,水溶性硅肥是指溶于水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的硅肥,枸溶性硅肥吸收过于缓慢,水溶性硅肥吸收过快。硅有晶态和无定形两种形式。有机硅化合物,是指含有Si-O键、且至少有一个有机基是直接与硅原子相连的化合物,习惯上也常把那些通过氧、硫、氮等使有机基与硅原子相连接的化合物也当作有机硅化合物。其中,以硅氧键(-Si-0-Si-)为骨架组成的聚硅氧烷,是有机硅化合物中为数最多,研究最深、应用最广的一类,约占总用量的90%以上。有机硅材料按其形态的不同,可分为:硅烷偶联剂(有机硅化学试剂)、硅油(硅脂、硅乳液、硅表面活性剂)、高温硫化硅橡胶、液体硅橡胶、硅树脂、复合物等。
硅肥有利于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叶绿素含量,使茎叶挺直,促进有机物积累;硅肥能增加作物茎杆的机械强度,提高抗倒伏能力85%以上,令茎秆挺直,有利于密植;硅肥能提高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减少各种病虫害的发生,作物吸收硅后,可在植物体内形成硅化细胞,使茎叶表层细胞壁加厚,角质层增加,形成一个坚固的保护层,使昆虫不易咬动,病菌难以入侵;硅能使作物体内通气性增强,可预防根系腐烂和早衰,对防治水稻烂根病有重要作用;能有效调节叶片气孔开闭和抑制水分蒸腾,增强作物的抗旱、抗干热风、抗寒及抗低温等抗逆能力;硅肥能增强瓜果类作物的花粉活力,在开花期施用硅肥,能显著提高成果率;硅肥能减少磷肥在土壤中的固定,活化土壤中的磷和促进根系对磷的吸收,提高磷肥的利用率;硅能强化钙、镁的吸收和利用,能很好的调节作物对氮磷钾等不同养分的平衡吸收,被称为“植物调节性肥料”;硅肥能活化有益微生物,改良土壤,矫正土壤酸度,提高土壤盐基,促进有机肥分解,抑制土壤病菌、抗重茬及减轻重金属污染;硅可明显改善农产品品质,有效预防裂果、缩果和畸形果,增加果实的硬度,令果形端正、着色好、口味佳,商品性好,耐储运,延长保鲜期等。
收起本章主要讲述硅元素改善农作物品质的作用机理和硅肥的研究现状。
收起本章主要讲述市场流通硅肥的品种。
收起本章主要讲述硅肥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收起本章主要讲述硅肥对小麦和玉米产量形成和品质的影响。
收起本章主要讲述硅肥在蔬菜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实践。
收起本章主要讲述硅肥在苹果、葡萄、石榴、草莓等水果生产中的应用实践。
收起本章主要讲述硅肥在棉花、高粱、苜蓿、大豆、百合、烟草和茶叶等特色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实践。
收起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