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硫在远古时代就被人们所知晓。硫在古代中国被列为重要的药材,在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所记载的46种矿物药品中,就有石硫黄(即硫磺)。1746年英国J.Roebuck发明了铅室法制造硫酸,1777年硫被法国 A.L.Lavoisier确认为一种元素。
硫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在地壳中含量为0.048%(按质量计)。在自然界中硫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和化合态。单质硫主要存在于火山周围的地域中。以化合态存在的硫多为矿物,可分为硫化物矿和硫酸盐矿。硫化物矿有黄铁矿(FeS2)、黄铜矿(CuFeS2)、方铅矿(PbS)、闪锌矿(ZnS)等。硫酸盐矿有石膏(CaSO4·2H2O)、芒硝(Na2SO4·10H2O)、重晶石(BaSO4)、天青石(SrSO4)、矾石[(AlO) 2SO4·9H2O]、明矾石[K2SO4·Al2(SO4) 3·24H2O]等。在煤炭中通常也含有少量的硫。
本书主要简述作为硫肥的硫元素在植物营养方面的主要作用和科学应用技术。
酶骨元素-硫元素
研究表明,元素状态的硫元素及硫酸化合物状态下的硫是无法被人体吸收利用的,只有有机化合物形态的硫物质如含硫氨基酸、辅酶A、维生素B1等,才能被利用,人体内大多数的硫都是由摄入的蛋白质带来的,因为某些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如半胱氨酸和蛋氢酸中含有硫。即人体需要的硫大多是通过摄取植物蛋白而获得。
硫元素是植物体内含硫蛋白质的重要组成成分,约有90%的硫存在于胱氨酸、半胱氨酸和蛋氨酸等含硫氨基酸中。硫也是植物体内脂肪酶、羧化酶、氨基转移酶、磷酸化酶等的组成成分,并参与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如硫胺素、辅酶A、乙酰辅酶A等的组成。硫还能促进豆科植物形成根瘤和增加固氮能力。施用硫磺粉或液态二氧化硫肥可降低石灰性土壤的pH,从而增加土壤中磷、铁、锰、锌等元素的有效性;石膏施于碱土时,其中的钙离子可代换出土壤胶体中的钠离子,形成硫酸钠盐(Na2SO4)随水排出土体,从而降低土壤中交换性钠的含量,减轻钠离子对土壤性质和作物的危害。
硫肥(Sulfur fertilizer)是具有硫(S)标明量的肥料。主要的硫肥种类有硫磺(即元素硫)和液态二氧化硫。它们施入土壤以后,经氧化硫细菌氧化后形成硫酸,其中的硫酸离子即可被作物吸收利用。其他种类有石膏、硫铵、硫酸钾、过磷酸钙以及多硫化铵和硫磺包膜尿素等。硫是作物必需的16种营养元素之一。它是构成含硫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基本元素,也是合成其它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成分,直接参与作物新陈代谢。合理使用硫肥,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提高其它营养成分利用率等方面。
收起本章简述硫元素在农作物生长发育中的主要作用,并对土壤供硫及硫转化和硫资源进行分析。
收起本章简述硫肥品种及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作用。
收起本章简述硫肥对小麦、水稻、玉米和马铃薯等大田作物产量形成和作物品质的影响。
收起本章简述硫肥对蔬菜、油料作物和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产量形成和作物品质的影响。
收起本章简述硫肥对不同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收起本章简述土壤硫元素在我国不同地区的分布特点。
收起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