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中国航天四老”指的是著名航天技术与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专家任新民、火箭总体设计专家屠守锷、自动控制专家黄纬禄、导弹和火箭专家梁守槃。“四老”都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其中三位还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如今“四老”已经在天堂相会,他们中年龄最长者是任新民,享年102岁;最小者是被称为“海防导弹之父”的梁守槃,享年93岁。
本文辑汇集了有关“中国航天四老”的报道类文章,读了这些文章,可以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他们对祖国的忠诚、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对人类和平作出的贡献。
前言
“中国航天四老”简介:
任新民(1915年12月5日—2017年1月12日),出生于安徽省宁国县。我国两弹一星元勋之一,“中国航天四老”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导弹总体和液体发动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50年代起从事导弹与航天型号研制工作,在液体发动机和型号总体技术上贡献卓著。曾作为运载火箭的技术负责人领导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曾担任试验卫星通信、实用卫星通信、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发射外国卫星等六项大型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主持研制和发射工作。作为中国6 项大型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任新民被认为是总师第一人。1994年, 获求是科技基金“杰出科学家奖”;在1999年国庆50周年前夕举行的两弹一星元勋颁奖大会上,任新民获得了功勋奖章,
2006年10月,他与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梁守槃等5位专家获“中国航天事业五十年最高荣誉奖”。
屠守锷(1917年12月5日—2012年12月15日),出生于浙江省吴兴县(今湖州市)南浔镇。火箭和结构强度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早年从事航空工程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航空科技人才。50年代起从事导弹与航天型号研制工作,在导弹与运载火箭总体技术和结构强度技术方面多有建树。素以求实、严格、严肃、严密的作风著称。特别是作为总设计师,为我国远程液体弹道导弹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研制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1994年获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黄纬禄(1916年12月18日—2011年11月23日),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导弹总体和自动控制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早年从事无线电技术研究工作和通信技术工作。50年代起从事导弹与航天型号研制工作,在控制系统研制与导弹总体设计上有突出建树。黄纬禄成功地领导和主持研制出了我国第一枚潜地固体战略导弹、第一枚陆基机动固体战略导弹,突破了我国水下发射技术和固体发动机研制技术,填补了我国固体战略导弹技术的空白,他探索出了一条我国固体火箭与导弹发展的正确道路,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4年获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梁守槃(1916年4月13—2009年9月5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著名导弹和火箭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早年从事航空工程教育。50年代起从事导弹研制工作,在发动机技术和导弹总体技术上尤有建树。领导研制成功多种海防导弹,其中一种导弹武器系统被评为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他是主要完成人之一。1994年获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及国务院颁发的“民族之光”奖牌。
收起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