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拿破仑·波拿巴(法语:Napoléon Bonaparte,意大利语:Napoleone Buonaparte,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即拿破仑一世(Napoléon I),出生于科西嘉岛,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历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年-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4年-1815年)。拿破仑于1804年11月6日加冕称帝,把共和国变成帝国。在位期间称“法国人的皇帝”,也是历史上自查理三世后第二位享有此名号的法国皇帝。
战争天才
拿破仑有着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从土伦战役到滑铁卢战役的23年期间,亲自指挥各大战役近60次,其中50余次胜仗,小战役数不胜数。他多次在国内外击退反法联盟的入侵和镇压反动势力的叛乱,进行七次与反法联盟的战争,在军事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他持续不断的对外扩张打破了欧洲各国的权力均衡,沉重反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但拿破仑发动的战争并非都是正义的,战争的性质从自卫反击转变为侵略扩张。大体以1810年为分界点:①前期:在这之前的战争是以正义为主的,他多次在国内外击退反法联盟的入侵和镇压反动势力的叛乱;由他所建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沉重反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奠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秩序,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传播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果实,在客观上,有利于欧洲各国封建制度的土崩瓦解和当地人民的革命运动与解放战争(捍卫法国大革命成果的正义的自卫反击战争)。②后期:在这之后则属于侵略扩张战争,拿破仑先后入侵西班牙,大陆经济封锁英国,进军俄国莫斯科。 武装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的主权独立,掠夺了欧洲许多国家的财产,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导致了战争最后以失败告终。
收起1793年6月,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代表法国中小资产阶级利益的民主派,雅各宾派掌握了政权,法国大革命达到了高潮。12月,年轻的少校拿破仑小试牛刀,统兵击败保王党势力和英军获得土伦战役的胜利,因此受到了雅各宾派的赏识,被破格升为准将,这尚属欧洲军事史上的首次。1794年,在热月政变中的拿破仑,由于跟罗伯斯庇尔兄弟关系密切,而受到调查,随后,由于拒绝到意大利军团的步兵部队服役,而被罢免了准将军衔。1795年,他接受巴黎督政官的巴拉斯之托,成功镇压保王党势力的武装叛乱,这就是著名的镇压保王党战役。拿破仑在一夜之间荣升为陆军准将兼巴黎卫戍司令,开始在军政界崭露头角。
收起1805年8月,奥地利、英国、俄国组成了第三次反法同盟。8月底,俄国将领库图佐夫与奥地利联军向巴伐利亚乌尔姆开进。拿破仑于9月24日离开巴黎,亲自挥师东进,10月12日法军占领了慕尼黑。10月17日法兰西第一帝国和奥地利帝国在乌尔姆激战后,取得乌尔姆战役胜利,反法联盟投降。
收起拿破仑捍卫了法兰西共和国大革命时期的成果,保护了法兰西共和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既得利益。使得1815年法国的君主专制最终复辟之时,受到了人们的反对。拿破仑颁布的统治措施不仅在法国国内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还影响了他的征服国。拿破仑通过征战,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果实不同程度地传播到了法军所到之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而造成的社会影响已成为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家势不可挡的势力。拿破仑在奠定资产阶级的政治体系和推进资本主义的发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拿破仑的称霸野心是法国大资产阶级本性的集中体现,他的国内外政策都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保护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发展。
收起1814年3月31日,巴黎被占领,同盟军要求法国无条件投降,同时拿破仑必须退位。拿破仑希望让他的儿子罗马王以拿破仑二世的名义继承皇位,但是遭到了反法同盟的拒绝。4月11日,拿破仑宣布无条件投降,并于4月13日在巴黎枫丹白露宫签署退位诏书,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了。拿破仑本人在退位后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一个小岛厄尔巴岛。拿破仑保留了“皇帝”的称号,可是他的领土只局限在厄尔巴岛上。
收起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