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课程标准》要求:培养为未来生活而自主学习、选择、探索的能力。学校教育应着眼于教会学生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努力打好学生终身学习的底子,打好学生进取的基础。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突破口和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没有体会到课前预习的真正意义,往往忽略学生的预习过程,以至于在课堂教学中,不少学生都跟着老师的屁股走,一味依赖教师去被动学习,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多依赖于老师讲解,而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路往往又跟不上,他们的潜力也就发挥不出来,严重影响了学习的兴趣;有的老师对学生缺乏预习方法的指导和预习习惯的培养,学生不懂得预习方法,多数只能敷衍了事地去预习一下;有的老师虽然布置了预习作业,但不督促不检查,让学生感觉预习、不预习一个样;学生每天必须完成大量的课外作业,没有足够的预习时间,无目标地走进课堂,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听课效果。所以,如何指导学生学会预习,培养他们为未来生活而自主学习、选择、探索的能力显得尤其重要。
更多
收起
主编的其他文集
更多>>
第1章 政治课堂学生预习现状
1.高中政治课堂上互动式教学的有效策略
<正>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政治课堂作为提高思想品德素质的基本渠道,如何使同学们能够更加轻松地在政治课堂上提高学习效率,如何使政治课堂活跃起来,是新课改后高中政治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之一。在实践教学中,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勇于淘汰传统的灌输教学模式,牢牢把握新课标的指导思想... 详情>>
来源:《成才之路》
2013年第31期
作者:王海梅
2.高中政治课堂学生参与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正>我国自2004年来逐步开始实施高中的新课程改革,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部门对教师、学生、课堂教学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高中教师应当转变教学理念、教学目标,而且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主体作用,真正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来。然而,由于许多教师存在传统教学观念,认为教师才是教学中的主体,... 详情>>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
2014年第13期
作者:盘志红
3.高中政治教学一定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目前高中政治课堂上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仍然存在。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教师必须要重视激活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确保高中政治课堂的实效性。高中政治教学要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要让高中生参与预习活动、新课活动、讨论活动和实践活动,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 详情>>
来源:《新课程(中旬)》
2013年第07期
作者:丘白梅
4.高中政治教育有效教学方法探究
高中政治大多是在课堂上完成教学的。但由于很多原因致使学生对高中政治的学习处于消极的状态,课堂教学效率比较低下。为改善这种状况,高中政治教师需要积极地探寻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根据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一些特点,找出高中政治教育的... 详情>>
来源:《新课程(下)》
2015年第12期
作者:朱彩芳
第2章 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1.让政治课堂经历意义的建构——建构主义教学观在高中政治...
高中政治课是一门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国情教育的学科,以往的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课堂反应不热烈,学生兴趣不浓厚。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课堂上的师生参与,把学生当做知识的主动建构者,鼓励学生参与对话,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参与教学提供了一些经验模式。 详情>>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
2014年第08期
作者:谭昆
2.学生自我评价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在教育体制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学生的自我评价已被应用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这就体现出了学生在教学环节的主体地位,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本文主要介绍了学生自我评价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的重要... 详情>>
来源:《科学中国人》
2015年第36期
作者:姜邵华
3.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高中政治课程的重要性似乎只在文科学生中才能体现,这种体现仅仅是因为政治是高考科目中比较简单的,理科学生则将政治看做是可有可无的存在。这些片面了解让高中政治无法实现自身的定位。高中政治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教学性的引导与培养,对于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 详情>>
来源:《考试周刊》
2013年第97期
作者:谢智慧
4.关于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效率刍议
高中是学生在学习阶段的重要一环,而高中政治更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仅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对每个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有很大作用。要实现高中政治教育对学生的重要影响,提高政治教学的效率尤为重要。课堂效率的提高,是学生学习效率提高的前提,也是思想政治内容融入学生生... 详情>>
来源:《文理导航(上旬)》
2016年第06期
作者:汤金凤
第3章 课前预习的理论基础
1.政治教学加强预习指导的若干尝试
<正> 课前预习是中学政治课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它起着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特别是在农村,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滞后,学生基础差、视野窄,支撑政治理论的感性材料贫乏,加之中学政治课教材内容多、课时少、知识深,搞好政治课教学实属不易。许多有经验的老师通过指导学生搞好课前预习来推 详情>>
来源:《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05期
作者:戴碧星
2.高中政治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为古今教育界所认同,当前教育界提出的"好的早期教育=好习惯与思维=好未来"理念,对于青少年,需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对于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生活需要的教育,高中政治课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常规的学习习惯是基... 详情>>
来源:《考试周刊》
2009年第41期
作者:徐春华
3.我的政治课“四环节教学法”——培养习惯,指导方法,努力...
依据新课程教学理念及学校课改要求,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我确立了"先学后教","因学施教"的教学策略,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并通过借鉴和实践摸索,总结出了政治课"课前预习,自主探究——交流互动,合作探究——释疑解难,矫正完善——当堂达标,总结提高"的四环节教学模式,通过培养习惯,指导... 详情>>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第19期
作者:刘蕊
第4章 课前预习的有效方法
1.高中思想政治课“五步法”教学初探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教学方法至关重要。教学方法高效与否事关能否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多年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作者更进一步认识到教师要教好学生,更应该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作者尝试应用思想政治教学"五步法":第一步:... 详情>>
来源:《考试周刊》
2014年第23期
作者:郭万平
2.思想政治课导学策略探微
<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本课程要"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那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呢?对此,笔... 详情>>
来源:《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3年第21期
作者:李安伦
3.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注重学法指导
<正>针对学生目前在思想政治课学习上所存在的问题,我在教学中对症下药,主动地指导和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觉悟,改进学习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了学好思想政治课的基本方法,初步改变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被动地应付考试的状况,出现了主动学习的好局面,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一、重... 详情>>
来源:《贵州教育》
2007年第02期
作者:彭熙普
4.思想政治课预习的几种方法
有人形象地把课堂预习出作“火力侦察”。的确,它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了之一,对于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内容,明确重点、发现疑点、较好地与教师教学相配合,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结合教学实践,我介绍几种方法,仅供同行参考。1.知识结构预习法。这种意法是以讲授内容的知识结 详情>>
来源:《思想政治课教学》
1994年第12期
作者:王自水;史金华
书评

0/400
提交
以下书评由主编筛选后显示
最新
最热
共0条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