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现代诗体流变论
《文学评论》2006年01期 许霆; 下载(422)被引(8)


相关文章推荐
- 论中国现代诗剧的意象艺术
- 诗剧是东、西方文学体裁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文体形式,在西方尤其被评论家所看重,被誉为诗的最高发展阶断与艺术的冠冕。与诗歌类似,诗剧的意蕴主要是通过意象艺术这一表现技巧...[详细]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论中国现代诗剧的修辞艺术
- 诗剧的诗体语言要达到凝练、生动、精确而富有魅力,就必须注重修辞艺术的应用。对于现代诗剧来说,语言的含蓄美即来源于修辞的应用。具有含蓄美功效的修辞手法包括夸张、折绕...[详细]
- 《齐鲁学刊》2016年06期
- 论中国现代诗剧的意象艺术
- 意象在中国现代诗剧中既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诗剧的审美特征的制约,也在对艺术氛围的营造上展现出较为独特的诗剧特性。在对现代诗剧意象艺术的营造上,从对于意象的形成和中西方...[详细]
- 《才智》2017年20期
- 大舞者
- 说到李杜为代表的唐诗与时下自由诗的关系,我们不得不说,现在中国现代诗受翻译诗影响很大,相反受唐诗的影响却很少,受楚辞宋词的影响也不大。这个情形与纯文学小说一样,几乎...[详细]
- 《山东画报》2016年23期
- 立场 主持人语
- 诗的青春期写作,大多滥觞于中学和大学校园。特别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学生诗潮以及理想主义的校园氛围,给人留下美好而难忘的记忆。汪剑钊教授这篇有份量的文字,是为《杭...[详细]
- 《江南(江南诗)》2017年05期
- 当代乡村诗在中国现代诗发展...
- 今天,乡村诗,已成为中国现代诗发展的一个重要和主要的方面军。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文明的国家之一;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文化传统极其深厚。中国诗歌史上,留下了农耕文明...[详细]
- 《星星》2017年26期
- 论中国现代诗剧的悖论张力
- "张力"与"悖论"的提出与西方现代诗剧的复兴密切相关,是由英美新批评派在论述现代诗剧和现代诗歌之时论及的两个重要也是最难捉摸的理论观点。而中国现代诗剧的艺术张力表现...[详细]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
- 30年代中国现代诗派的意象策...
- 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诗派带有鲜明的象征美学特征,同西方现代诗派的象征追求达到了内在的契合。西方现代诗派代表诗人对象征美学有不同的认知方式和言说体系,但都追求主观世...[详细]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
- 中国现代诗剧孤寂的生存状态...
- 无论是从诗剧作品的数量、质量,还是从创作群体的状况看,中国现代诗剧的生存状态都是孤寂的。推究现代诗剧孤寂的生存状态,其构因是多方面的,诗剧译介的数量较少、创作主体缺...[详细]
- 《宜宾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 中国现代诗剧意象、意境的艺...
- 在中国现代诗剧中,意象、意境的艺术营造既呈现出独特的诗性特征,也受到诗剧内在审美机制的规约,进行着诗性和戏剧性的双重审美运营。这一点被已有的评论所忽略。在艺术营造...[详细]
-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0期
- 论中国现代诗剧的审美特质
- 诗剧是一种“边缘性”文体 ,中国现代诗剧取得了辉煌成就 ,但对其研究一直未引起足够重视。兹从诗与剧的交叉点切入深入探讨了中国现代诗剧的三大重要审美特征 :诗情与剧情的...[详细]
-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