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孤独意识探析
《韶关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戴红梅; 下载(1118)被引(5)


相关文章推荐
-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 《古诗十九首》代表着汉末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往往并提于诗三百。钟嵘在《诗品》中评价《古诗十九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古诗十九首》以其"情真""意...[详细]
- 《鸭绿江(下半月版)》2014年09期
- 《古诗十九首》中的女性形象
- 《古诗十九首》中包含多种类型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或有着某种象征意义,或寓含作者情感。某种程度上,她们的存在使文本的延展性、深广性得以加强。这些女性形象在诗歌中...[详细]
- 《牡丹》2019年33期
- 浅谈《古诗十九首》的艺术魅...
- 《昭明文选》中收入十九首无名氏所作古诗,称"古诗十九首",它写的基本是游子思妇之词,抒发离情别绪、人生失意与无常之感。钟嵘在《诗品》中盛赞《古诗十九首》:"文温以丽,意...[详细]
- 《汉字文化》2019年08期
- 论《古诗十九首》的情感类型
- 按照清初诗论家陈祚明的观点,《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情感无非"别离相思"和"年华失志"两种,这两种情感为人的"同有之情",因而《古诗十九首》有普遍的感染力。《古诗十九首》...[详细]
- 《美与时代(下)》2019年06期
- 《古诗十九首》“末世情怀”...
- 《古诗十九首》以其极高的艺术成就被刘勰赞誉为"五言之冠冕",其文采温丽,但诗意悲远;情感真挚,却显苦闷颓废,含有浓烈的"末世情怀"。《古诗十九首》产生于战乱频繁,人民生活...[详细]
-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17年06期
- 《古诗十九首》中思妇诗对于...
- 《古诗十九首》被称为"五言之冠冕",它的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为后人师法,促成其极高艺术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于它吸取了《诗经》《楚辞》等作品中的优秀因素。本文从"美人...[详细]
- 《汉字文化》2018年07期
- 《古诗十九首》的诗性精神及...
- 《古诗十九首》蕴含强烈的诗性精神,表现为生命意识的觉醒和对生命价值的关怀。这类主题在诗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汉末以前一直沉寂的诗性精神也在这里悄然复苏,对后世诗...[详细]
- 《文教资料》2016年26期
- 汉代诗歌的空间结构——《古...
- 《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文人抒情诗的最高成就。汉代文人的生命意识以空间的形式集中体现在《古诗十九首》中,汉末文人对空间感悟中深刻地领悟到在有限的生命中获得永恒存在的...[详细]
- 《语文学刊》2008年14期
- 《古诗十九首》诗歌渊源解析
- 五言诗代表作品《古诗十九首》诗歌渊源的讲解,是大学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重难点。通过追溯《古诗十九首》的历史踪迹,解析《古诗十九首》对《诗经》《楚辞》、民间歌谣和乐府...[详细]
- 《河南教育(高教)》2018年11期
- 《古诗十九首》赏析
- 南朝齐梁之时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赞美《古诗十九首》称:"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沼怅切情,实五言冠冕也。"《古诗十九首》之所以能得此美誉...[详细]
- 《中华辞赋》2018年04期
- 《古诗十九首》中的思妇形象
- 《古诗十九首》和《诗三百》往往相提并论,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流传影响既得益于在诗歌外在形式转变过程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更来自于诗歌情感抒发的真切自然和人物刻画的传神...[详细]
- 《名家名作》2018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