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审美”——当今时代的回答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3期 刘旭光; 下载(481)被引(5)


相关文章推荐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审美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具有独创性的重大理论观点,体现出哲学思考的高度、政治经济学的敏锐、科...[详细]
-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8年01期
- 创客空间商业模式的美学研究
- 不断在全球扩展的创客运动,其创造的物理空间催生了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特征的新型科技创新模式。作为新型的科技创新模式,创客空间已经成为科技发展的创意摇篮、创业孵化...[详细]
- 《特区经济》2018年01期
- 论人生的审美艺术化
- 人生的艺术化,或许就是持续不断地把存在于心灵的事物清空的过程,或许就是不断把外在的事物作为一个美的符号、意象储存于心灵的过程。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从无意义寻求意义的...[详细]
- 《大观(论坛)》2019年02期
- 幸福生活的美学建构——论马...
- 美是生活的基点与归宿,是民生幸福的源泉。马克思从实践唯物主义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其迈向幸福的审美逻辑:从人的本质来看,审美能力是人和动物的显著区别,审美活动是对人性的塑...[详细]
- 《中华文化论坛》2017年11期
- 论马克思审美视域中情感的“...
- 马克思创新性地探索了人与世界的主、客体关系,提出了实践性、现实性和批判性的主体认知规律。毋庸置疑,马克思文本中包含的审美理论实现了对德国古典美学批判的继承、发展和...[详细]
- 《贵州社会科学》2018年11期
- 休闲、审美与文化创意
- 休闲是文化创生和造化的时空基础,也是创意的人本心理基础,审美则是文化创意的心理动力机制。劳动和勤奋只是提供文明物品的制造和积累,休闲和审美才能提供文化发展的创意。...[详细]
- 《湖南社会科学》2017年06期
- “意”与审美
- "意"能进入审美活动并成为人们表述这一活动的核心美学范畴的关键因素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在心灵诸词里,"意"含义最广,既与心灵诸词相通,又能包含心理诸词所表达的意义;其...[详细]
- 《艺术评论》2019年08期
- 眼前的田园与远方的山水——...
- 中国传统审美中的自然元素,主要有田园和山水两类。田园的审美理想以农事为基础,但并不意味着田园完全被功利所桎梏,而是融入了追求自由的价值取向。山水的激赏热情则可以溯...[详细]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
- 技术化身体及其审美旨趣困境...
- 在现代技术社会中,技术浸入身体,两者密不可分。技术化身体即技术与身体两者间互相作用而形成的新的主体形式。技术化身体的审美意义在于人性的绽放及人对自由的追求。同时,...[详细]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
- 资本·审美·艺术·垃圾:当...
- 垃圾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文化意象,亦是了解当代社会秘密的一个重要通道。尤其在当代,垃圾问题不仅与生态问题密切相关,而且与资本及审美与艺术问题紧密关联。当代艺术,亦可...[详细]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年11期
- 先秦饮食“和”观念之审美意...
- 先秦饮食中的"和"观念,源于原初的饮食活动、原始巫术与原始歌舞,其天人合一的核心观念逐渐演化成为比较独立的审美意识。先秦饮食中的"和"之审美主要体现在礼乐的和谐与饮食...[详细]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