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复吹转炉出钢氧的生产实践
《2013年低成本炼钢技术交流论坛论文集》2013年期 邹利雄;刘凯;吴维轩;金柱元;王春锋;刘先同; 下载(53)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应用偏心底出钢和炉外精炼技...
- 联邦德国Badische Stahlwerke AG的BSW炼钢厂有两条电炉炼钢生产线。它由堆料厂、废钢预热炉、超高功率电孤炉、合金元素添加设备、钢包炉、钢包车、连续浇铸器等设备组成。...[详细]
- 《电炉》1988年05期
- 电弧炉单渣冶炼工艺对出钢前...
- 本文提出单渣冶炼建筑用普通碳素结构钢,在出钢前钢液中含硫量的规定方法—“36”原理,使钢锭合格率由98.65%提高到99.27%。[详细]
- 《电炉》1988年06期
- 平炉定时出钢效果及效益探讨
- 我厂是建于五十年代的老厂,二十多年来通过逐步更新改造,生产能力于1985年达到235万吨(设计能力),而炉后铸锭设备由于没有进行较大的改造,生产能力尚停留在原200万吨的水平上...[详细]
- 《武钢技术》1988年05期
- 一炼钢转炉出钢温降的影响因...
- 通过对梅钢一炼钢钢包在连铸终浇—转炉出钢—吹氩站过程的温降分析,发现影响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为转炉出钢等待时间,影响为4.3℃/min。而钢水出钢温度、钢水总量、出钢氧、...[详细]
- 《梅山科技》2013年02期
- 无漩涡出钢技术的研究
- 分析了出钢挡渣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抑制出钢过程漩涡的方法。通过对水从容器中流出的试验观察,证明做到无漩涡出钢是可能的,预测了使用无漩涡出钢技术达到的冶金效果。[详细]
-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
- 偏心底出钢电炉的自动出钢技...
- 阐述了信心底出钢电弧炉的主要结构特征,对出钢口填料的性能要求和影响不能顺利出钢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选用的填料和提高自动出钢率的途径。[详细]
- 《特殊钢》1990年04期
- 几种新的出钢方法
- 一、双钢包出钢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出钢台车上放两个钢水包,一个大包和一个小包。出钢时,先用大包接钢水,到了出钢末期,移动台车,让小包对准出钢位置,使一部分钢水和钢渣流...[详细]
- 《特殊钢》1983年05期
- 出钢顺立案模型在宝钢炼钢厂...
- 从基本概念和程序的具体实现两方面,阐述了出钢顺立案模型的功能、特点以及在生产实践中所取得的效果。[详细]
- 《宝钢技术》1999年02期
- 开发自动出钢控制技术 助力...
- 在炼钢生产过程中,出钢操作环节受设备及工艺技术的影响,仍以人工控制为主,标准不统一,操作波动明显,容易造成终点下渣等问题,影响钢水质量稳定,成为限制钢材质量提升及钢铁...[详细]
- 《莱钢科技》2018年02期
- 电磁出钢系统烧结层位置的实...
- 电磁出钢方法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实现出钢的新型出钢工艺,此方法可以彻底克服传统引流砂带来环境污染的不利影响,并使自动出钢率达到100%。钢包上水口内合金烧结层的位置...[详细]
- 《莱钢科技》2014年04期
- 唐钢转炉低温出钢技术
- 在分析出钢温度和过程温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采取稳定出钢时间、完善合金料烘烤制度、钢包全程加盖、提高钢包周转率及低温快铸等措施,转炉平均出钢温度已稳定控制在1 6...[详细]
- 《炼钢》2012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