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法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
《人口.社会.法制研究》2009年00期 徐娜娜; 下载(55)被引(1)


相关文章推荐
- 经济法视野下的服务型政府解...
- 总的来看,自1978年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以市场化转型为基础和推动力的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市场化顺利转型的关键是权力的转型。而权力转型的实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如...[详细]
- 《经济法论坛》2009年00期
- 经济法效率视角下的国家干预...
-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相互之间的关系,而其中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现的核心问题,也是对市场在整个资源配置中起到决...[详细]
- 《法制与社会》2017年07期
- 经济法视野下政府购买公共服...
-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契合经济法的调整范围、手段和价值定位,于理论上应当呈现权力与权利互动的经济法法权结构。虽然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实践在模式上与国外相差无几,但其存有...[详细]
- 《研究生法学》2013年01期
- 经济法视野下政府购买公共服...
-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内含激励的模式,在政府市场化购买、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契约化合作方面存有不同激励面,与经济法的理念相契合。实践层面的检视,可厘定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法律...[详细]
-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 论经济法理念下的政府与市场...
- 行政审批是我国沿袭计划经济而来的制度,尽管在实践中客观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保障了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行。但是,在特定的时期,由于过度地强调审批、审批的过多过滥、审批...[详细]
- 《经济研究导刊》2015年21期
- 科学发展观与政府角色定位的...
- 科学发展观是党和国家为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详细]
- 《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 经济法之美的发现及其实践—...
- 习近平在《人民日报》上著文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时代变化,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详细]
- 《经济法研究》2016年01期
- 论经济法视野下的国家干预
- 经济法自其产生之日起就与国际干预有着天然的融合之势,一国的经济生活需要国家干预,而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就是经济法。基于市场自身的滞后性、外部性等其难以克服的...[详细]
- 《法制博览》2016年03期
- 地方政府对于失地农民救助的...
- 失地农民已经成为农村群体中一个新产生的现象,而且在征用土地的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征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各种矛盾。地方政府作为征地行为的主导方,必须...[详细]
- 《农业经济》2017年11期
- 经济法干预主体体系论
- 经济法是国家设立特定机构以对各种经济实体影响市场效率的行为进行干预而建立的各项法律制度。国家为维护经济市场秩序、稳定和繁荣市场经济的整体公共利益,以市场行为或市...[详细]
- 《经济研究导刊》2016年18期
- 社会组织在经济法中的地位:...
- 产生于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现实困境的社会组织,在市场经济中担负着自律、公共服务、干预和治理的功能期待。我国经济法文本中有关社会组织的条文体现了"强政府—弱社会"治理...[详细]
- 《社会科学研究》2015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