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推荐
- 诸葛亮“奇谋为短”辨证——...
- 陈寿在《三国志》中称诸葛亮"奇谋为短",并不是说诸葛亮不善奇谋,而是说相对于诸葛亮的政治才干,奇谋稍逊。虽然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客观中允,但人们出于对英雄的崇拜和讳言英...[详细]
- 《文史哲》2019年02期
- 从诸葛亮身上学习“三忠”
- 历代以来,人们对诸葛亮的评价都非常高,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视诸葛亮为学习的榜样,认为他是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忠臣楷模。那么,诸葛亮的"忠",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忠于国家诸葛...[详细]
- 《中国发展观察》2019年11期
- 诸葛亮“隐居”或为误读
- 笔者读2017年秋全国统一使用的"部编本"七年级《中国历史》16课《三国鼎立》"刘备三次登门恳请诸葛亮"中提到:"刘备的身边有猛将关羽、张飞,但缺少辅佐的谋士。他听说隐居的...[详细]
- 《民主》2019年07期
- 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诸葛亮...
- 诸葛亮的形象演变,是不同时代思想风潮的一面镜子。诸葛亮在一个时代的形象设定,往往体现了当时人群的文化素质和精神面貌。受到推崇的原因诸葛亮受到后人的推崇,主要有以下...[详细]
- 《意林文汇》2018年14期
- 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何不投曹...
- 诸葛亮,字孔明,生卒于公元181年—公元234年,出生于山东临沂市沂南县,是三国时期蜀汉国的丞相。诸葛亮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诸葛亮的一生被人们传颂为"鞠...[详细]
- 《中华传奇》2018年30期
- 诸葛亮隐居襄阳隆中原因探析
- 诸葛亮为什么要到隆中隐居,本文认为主要原因是因为他生活贫困,不可能到地主经济集中的城南、城东去求田问舍,也不会到曹操占领的南阳去躬耕隐居。诸葛亮在隐居隆中10年,生活...[详细]
-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
- 迷雾重重的诸葛亮与躬耕地
- 一如果就"你熟悉的古人"进行一次问卷调查,诸葛亮在普通民众中一定名列前茅。人们了解诸葛亮的渠道,绝大多数是通过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或各类传统戏剧、影视剧等。可见,人...[详细]
- 《同舟共进》2018年06期
- 浅析诸葛亮治国实践对后世的...
- 诸葛亮作为出色的政治家,其治国实践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本文试图从政权建设和职官制度建设这两方面入手,来阐述诸葛亮治国实践对后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其所具有的...[详细]
- 《华中国学》2016年02期
- 诸葛亮与汉江
- 诸葛亮的一生,与汉江有着不解之缘。在汉江流域的襄阳隐居的十三年,是他学习成长的一个关键时期。诸葛亮出山后,辅佐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刘备去世后,他担当起了执掌蜀汉朝政...[详细]
- 《文化发展论丛》2016年02期
- 我看诸葛亮
- 诸葛亮未出隆中,便知天下大势: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决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国险而民富,只可用为援,不可图也。其时刘备兵微将寡,居无定所,曹、孙已成霸业...[详细]
- 《审计月刊》2016年09期
- 诸葛亮死后被清查家产
- 公元234年,53岁的诸葛亮(181-234)死在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蜀军不得不班师回朝。把诸葛亮厚葬之后,黄皓(三国时蜀国的宦官)就上书要求清查诸葛亮的家产。后主刘禅本...[详细]
- 《文史博览》2017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