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推荐
- 让冯梦龙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 由中国俗文学学会、北京大学传统文化发展基金、福建省社科联、福建江夏学院和福建省通俗文艺研究会联合主办的2016福建冯梦龙文化高峰论坛,于11月26日在"有福之州"——福州...[详细]
- 《学术评论》2017年01期
- 冯梦龙的文学思想分析
- 冯梦龙生活在明朝,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大家之一。冯梦龙作品表达的核心内容是情感和行为。他的诸多作品是中国白话小说界的经典代表,他在戏曲,民歌等方面也有卓越的成就。本文...[详细]
- 《农家参谋》2017年16期
- 小题怎么做
- 明成化间,一位御史向上建言"顺适物情",说:"近京地方,行役车辆,骡驴相杂,骡性快力强,驴性缓力小,今并一处驱驰,物情不便,乞要分别改正。"弘治初年,一位给事中又向上建言关于...[详细]
- 《杂文月刊(文摘版)》2016年12期
- 冯梦龙《挂枝儿》、《山歌》...
- 冯梦龙是为民歌辩护的通俗文学家,他推崇和重视民间俗文学传统,搜集、整理、研究、批评、拟作民歌。他把视线投入民间,关注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市井民众,表现出浓重的人文关怀。[详细]
- 《青春岁月》2016年21期
- 《挂枝儿》中“俗中带雅”的...
- 《挂枝儿》中的民歌虽然是冯梦龙收集的,但其中也有其整理和改写的部分。本文主要从《挂枝儿》中作品进行分析,分析冯梦龙对明代民歌的看法。[详细]
- 《北方文学》2016年25期
- 由《苏知县罗衫再合》情节重...
- 《苏知县罗衫再合》是《警世通言》中的一篇作品,其题材来源于前代的小说、戏曲。冯梦龙在改写中融入了鲜明的道德教化意识,即借助通俗文学的形式,以"情教"的方式教育读者,挽...[详细]
- 《北方文学》2016年17期
- 溺水的锦鸡
- 冯梦龙《痴畜生》,这样写臭美害死人的锦鸡:锦鸡爱其毛羽,自照水,因而有溺死者。锦鸡知道自己的羽毛漂亮啊,锦嘛,锦缎,五彩缤纷,五彩祥云,人见人爱。可是,这么好的羽毛,总得...[详细]
- 《意林(原创版)》2017年07期
- 冯梦龙的文学思想分析
- 冯梦龙被尊称为"文学怪才",他的作品强调作品的真情实感,辨证看待情感问题,这是对程朱理学观念的挑战,具有进步性意义。本文就冯梦龙的文学思想展开分析。[详细]
- 《山西青年》2017年20期
- 冯梦龙研究的回忆与展望
- 福建寿宁冯梦龙文化高峰论坛召开,从廉政文化和通俗文艺两个角度研究冯梦龙,并形成"学术综述"。我由此想到有许多东西值得学术界认真总结!一、从廉政文化角度研究冯梦龙确是...[详细]
- 《学术评论》2016年01期
- 冯梦龙研究六十年
- 冯梦龙研究,白1924年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出版以来,迄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在这六十多年间,曾出现过三次研究冯梦龙的热潮,即三十年代初期、五十年代中期和八十年代...[详细]
- 《文史知识》1991年04期
- 冯梦龙对妓女问题的理性思考
- 冯梦龙笔下的妓女杜十娘,莘瑶琴同处一个社会阶层,同在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下,对从良有着同样的追求,而结局却一悲一喜,从中可以看出冯梦龙对妓女出路问题的理性思考。[详细]
-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