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庄子的“美”与“乐”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5年03期 李大华; 下载(231)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庄子》“寓言”考论
- 《庄子》中论及"寓言"概念的《寓言》与《天下》两篇,疑皆非庄子所作。寓言在《庄子》中的作用,亦非如《寓言》篇中所写般是为使读者更加信服。而是因为庄子认为"言不尽意",...[详细]
- 《文化学刊》2019年10期
- 论《庄子》中心灵修养的三重...
- 《庄子》的智慧是"无"的智慧,"无"规定了道并成为生活世界的本源。然而世界却以"有"的形态呈现,因此人需要通过心灵之"无"复返于道。心灵之"无"蕴含三重意蕴,由低到高显现了...[详细]
-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
- 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
- 48.00元庄子在思维上很通透,在情感上很洒脱,在生活中很有趣,他解构了世间所有的尺子,生成了一种独立自由的人格。庄子思想具有极强的自省与批判精神,以语言、卮言、重言的独...[详细]
- 《教学与研究》2019年10期
- 庄子是非观浅探
- 庄子的"是非"问题是《庄子》思想中一个很重要的线索。人和人之间的是非无穷无尽。而是非的根源就在于"成心"。各人的是非标准不同,对是非的判定也就有所不同。在庄子看来,是...[详细]
- 《学理论》2018年08期
- 宫地传三郎的《庄子生态学》
- 庄子是我国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国内对于庄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政治观、人生观及其作品《庄子》的文学价值等方面。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有学者就中...[详细]
- 《中国道教》2018年03期
- 《庄子》“梦”的解析
- 《庄子》一书写了四种类型的"梦",通过对这些"梦"的解析,可以看出《庄子》在当时占梦文化影响下的述梦模式之上走出了"以梦为文"的新模式,"梦"被赋予了新的内蕴,并由于其鲜明...[详细]
- 《文教资料》2008年28期
- 论《庄子》的是非观
- 《庄子》这本书看起来零散,读起来也很是费劲,但是其内容是有线索贯穿其中的。读《庄子》也当抓住其线索,才不会茫然无头绪,不知其所云。我们大都知道,庄子所处的时代是战争...[详细]
- 《学语文》2009年02期
- 论庄子生存美学中的身体
- 身体作为庄子生存美学的基础之维,在阐释其核心思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力图从身体维度考察庄子独特的生存美学观,通过庄子对身体的有限、身体的残缺和身体作用的寓言式...[详细]
- 《文教资料》2010年18期
-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
- 一、设计思想高中学生虽然接触过庄子,对庄子有所了解,但很零碎,也很有限,考虑到这个实际状况,我计划把这篇课文的教学分为两个部分:庄子专题,文本教学。又考虑到时间因素和...[详细]
- 《成才之路》2011年03期
- 从阅读里聚形象,在质疑中见...
- 先秦诸子最奇特的著作是《庄子》,其思想、文章奇诡美妙,历史上罕有其比。但在阅读中,学生对其不断追求最高人生境界的思想,那种在人生绝境中实现突围的精神力量认识还是模糊...[详细]
- 《文教资料》2011年28期
- 论《庄子》中的残全思想
- 《庄子》一书中刻画了多位残疾人的形象,他们为文章增添瑰奇色彩的同时更是成为庄子阐释其残全思想的重要载体。除了阐释精神与形骸的残全轻重外,庄子还提出了可以从"天"与"...[详细]
- 《文教资料》2012年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