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作为课文的教学史研究
《课程.教材.教法》2016年05期 李斌辉;下载(680)被引(2)


相关文章推荐
- 中学语文教科书世纪回眸
- 自清末到现在,一个世纪过去了。一百年来,中学语文教科书的发展轨迹,从时间上可以分成旧中国和新中国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现梳理如下。一、旧中国中学语文教科书1.从清...[详细]
- 《中国图书评论》2000年03期
- 初中语文教科书注释编写与使...
- 本文回顾了初中语文教科书注释编写的概况 ,同时对目前初中语文教科书注释使用现状进行了调查 ,发现目前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注释在编写与使用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由此 ,笔者...[详细]
-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7期
- 谈谈语文教科书插图的功能
- 语文教科书中的插图与一般书刊中的插图不同之处,在于课本插图面对的是教育时期的学生,承担着一定的教育目的,既同语文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的过程,为最终养...[详细]
- 《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人物的心理...
- 语文教科书中的人物具有一定的特征 ,并影响学生的社会化。本文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从1 993年 9月开始使用至今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统...[详细]
- 《心理科学》2003年01期
- 让语文教科书与课外阅读有机...
- 语文学习是一个厚积薄发与陶冶情操的过程,底蕴的积淀绝非在课堂上听教师口若悬河的讲解教科书就能达到的。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必须让学生广泛阅读经典名著和时文精...[详细]
- 《教学与管理》2004年12期
- 论中国近代语文教科书的特征...
- 中国近代语文教科书是指从1904年到1949年出现的各种新式语文教科书的总称。它呈现出学科性、科学性、普及性、时代性等特征。中国近代语文教科书的贡献在于:(1)推动义务教育...[详细]
- 《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 《甜甜的泥土》:一篇不宜入...
- 苏教版课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有一篇略读课文《甜甜的泥土》,笔者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发现,它所传达的思想感情不适宜正值青春初期的十四五岁的初二学生,其负面影响大于...[详细]
- 《语文建设》2006年03期
- 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生僻词语
- 我们考查某套初中语文课标教材,发现了一些较为生僻的词语。一、生僻的方言词1.男··娃子·是个宝,女·娃··子是根草,格·老··子要宝不要草。(魏明伦《变脸》)2.自个儿...[详细]
- 《语文建设》2006年12期
- 从语文教科书助学内容的功能...
- 从整体上说,语文教科书中的编者语、单元主题词、课文导读、注释、练习及课文中的旁批评点文字等都可统称为助学内容,因为这些内容主要是为了帮助、引导学生的语文学习而编写...[详细]
- 《教学与管理》2007年34期
- 对语文教科书评价的几点建议...
- 语文教科书评价问题的研究,最终会落实在评价项目的设置及指标体系的建立上。在设置评价项目、建立指标体系之前,应明确语文教科书在教学中的功用。要明确语文教科书"课本"的...[详细]
- 《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