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贵阳城市近代化
《贵州文史丛刊》2007年04期 吴光俊;欧阳恩良; 下载(305)被引(8)


相关文章推荐
- 解放贵阳未动一枪一炮
- 当时的贵阳已经是座空城,国民政府已经丢下政权跑了,驻守的国军也都作鸟兽散,整个贵阳没有政府管理,属于真空状态。我们部队便驻扎在纪念塔,没有遇到任何敌人,没有经过任何战...[详细]
- 《贵阳文史》2011年01期
- 回忆解放贵阳的几件事
- 1949年秋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兵团受领进军大西南解放贵州的任务。当时行军布署是兵团部以十七军为前导在中线,十六军在兵团的左翼,三兵团的第十军在兵团的右翼。十七军的...[详细]
- 《贵阳文史》2005年01期
- 民国贵阳商会沿革与同业公会...
- 作为省会的贵阳,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工商业的发展,早于省内其他地方。清代晚期,纯商业和半商业半手工业的各种行业已自然形成,而工商业民间团体随之在贵阳出现...[详细]
- 《贵州文史丛刊》1998年01期
- 风驰电掣解放贵阳
- 至今,我手边还保存着一篇60年前的军事通讯:《风驰电掣下贵阳——记进军贵州之前卫团》,原载1949年12月11日《新黔日报》第4版。[详细]
- 《贵阳文史》2009年05期
- 血债难忘──回忆贵阳“二·...
- 韶光如驹,几十年的光阴很快就过去了。回顾1939年2月4日,日机轰炸贵阳时,我在志道小学读书,当时我虽然年纪很小,但是却目击了那场灾难,那些在惊恐中留下的记忆是极其深...[详细]
- 《贵州文史天地》1995年06期
- 抗战中的贵阳“难胞招待所”
- 1949年冬,日本侵略军打进了广西,直抵贵州的南大门——独山,史称“黔南事变”。这时黔桂两省受难同胞涌向贵阳方向疏散。据当时统计,难胞进入贵阳的6O000多人.贵阳那时...[详细]
- 《贵州文史丛刊》1995年05期
- 1940年春天的贵阳湘雅医学院
- 本篇文章选自《湘雅记事》第19章(Hsiang-Ya in Kweiyang Spring of 1940)。本章摘录最初见于作者的"中国纪事点滴"一文,刊登于1941年春季的《耶鲁评论》。书中以一个外国人...[详细]
- 《贵阳文史》2018年03期
- 探究抗战时期贵阳社会人士兴...
- 环境决定了人的发展,人也在实践中改造环境。教育的发展和人的实践活动是一致的。贵阳,这个抗战的大后方,为战时输送了大量的物资及人员,成为战时的一个避难场所、逃难人员的...[详细]
- 《黑龙江史志》2015年03期
- 抗战时期贵阳城市发展研究述...
- 抗日战争是贵阳城市发展的重要节点,它改变了贵阳城市发展的传统轨迹,为贵阳城市发展创造了机遇并注入了活力。在当前贵阳城市史的研究中,部分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独立地以...[详细]
-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
- “空中怪车” 偷袭贵阳
- 1994年,《贵阳晚报》一篇报道被国内外682家报纸、刊物、电视、广播转载转播,让贵阳走上世界。1999年,该文获中国科技新闻二等奖。——编者世界的奥秘太多太多!很多异域发生...[详细]
- 《贵阳文史》2009年02期
- 抗战时期外省过客眼中的贵阳...
- 本文辑录抗日战争时期途经贵州的文教界人士对贵阳和贵州重要交通线上的城镇之观感。以综论、市政、交通、市场、服务业、物价、文教、民风人情、名胜、地方政治、政治人物、...[详细]
- 《贵州文史丛刊》2008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