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民党内部军阀间的矛盾看红军长征的胜利
《红广角》2011年08期 杨辉; 下载(174)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国统区抗日民主运动的特点和...
-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民主运动高潮迭起。参加运动的有广大学生、工人、爱国民主人士、各民主党派,以及国民党内部分爱国将领和部分地区的农民。斗争遍及30多个城...[详细]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
- 对抗战时期国民党派系斗争的...
- 进入抗战时期,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不但没有停止,而且呈现出新的特点。这一时期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对当时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建设所起的作用既有积极的一面...[详细]
- 《理论界》2012年06期
- 1929年江苏省国民党内部的一...
- 我对国民党省党部在1929年的一场纠纷尚能回忆一部分,其中如何因派别造成纠,CC派又如何通过省政府民政厅长缪斌逮捕反CC分子,以及被捕人员的获释经过、复官等等,拉杂出,这是...[详细]
- 《钟山风雨》2004年01期
- 论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内部斗...
- 本文认为,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内部矛盾重重,斗争激烈,对其政权影响甚大:民主派出走,杂牌军倒戈,蒋桂交恶,蒋介石嫡系内哄,令国民党在危机面前束手无策,最后走向失败成为必然。[详细]
- 《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 “蒋委员长”可不是随便叫的
- 在民国题材影视剧中,国民党内部的称呼一直是个颇具时代感的元素,看得多了,观众也摸清了门道。领导一律称某座,如"师座""处座";同辈官员间喜欢称兄道弟,关键时刻可要"拉兄弟...[详细]
- 《文史博览》2017年07期
- 1949年国共谈判破裂的必然性
- 在中国革命胜利前夜,国民党已完全丧失和中共谈判的政治和军事"筹码"。国民党内部决策层,蒋、李二人的明争暗斗、貌合神离、相互掣肘,谈判目的的南辕北辙,使得国民党内部无法...[详细]
- 《兰台世界》2008年20期
- 试论国民党内的反蒋运动
- 20年代末30年代初,国民党内反蒋浪潮迭起,形成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反蒋运动(或称“倒蒋运动”)。关于这场运动的性质,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它视为国民党内部“狗咬狗”的斗争。直...[详细]
- 《求索》1993年02期
- 国民党桂系见闻录——读《李...
- 国民党内部分裂“四一二”政变,国共分裂,随之而来的是国民党内部亦四分五裂。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由来已久。在党政方面,有汪精卫、胡汉民、蒋介石三角关系,互争领导权。军...[详细]
- 《学术论坛》1986年01期
- 五花八门的国民党称呼
- 无论是第一手的电文、日记、书信,还是回忆录,像师座、旅座、团座等叫法凤毛麟角,几乎不见于记载。至于什么"局座""处座"之类,更像是导演编剧们脑洞大开的产物。在民国题材影...[详细]
- 《人民周刊》2016年13期
- 五花八门的国民党称呼 校长...
- 在民国题材影视剧中,国民党内部的称呼一直是个颇具时代感的元素,看得多了,观众也摸清了门道。领导一律称某座,如"师座""处座","局座"甚至被顽皮的网友用在了当代某著名军事...[详细]
- 《国家人文历史》2016年09期
- 民国时期非医国良药的法西斯...
- 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党虽确立了统治地位,形式上统一了国家,但国民政府仅对东南沿海和中部各省有真正的控制权。这一时期,国民党内部斗争此起彼伏,动辄兵戎相向,国共两党也进...[详细]
- 《湘潮(下半月)》2012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