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推荐
- “熊”,只要还活着
- 某些股民之所以年复一年地在股市中吃尽苦头,除了许多客观原因之外,还有一个主观原因就是曲解了“与时俱进”。他们误把股价上涨和“与时俱进”划上了等号,在股价回落过程...[详细]
- 《金融经济》2002年12期
- 审视基金
- 说起基金,它比我们现在活着的每一个人走过的生命路程都要长,在我们面前,它是沧桑的历史老人。它诞生于19世纪时的英国。基金有100多年的久远历史了。然而,它又很年轻,因为,...[详细]
- 《国际融资》2001年09期
- 活着一分钟 奉献六十秒
- 刘奉阁,是中国工商银行山东泰安宁阳支行离退休党支部书记。他53年初心如磐,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活着一分钟、奉献六十秒"的誓言。1964年,刘奉阁大学毕业分配到宁阳人民银行,正...[详细]
- 《现代商业银行》2019年11期
- 投资当如人生
- 大投资和人生一样首先不要把本钱、把命都丢了。不要命是赌徒心理。首先还得活着人类学家告诉我们:人类最强的三个欲望分别是财富、地位和权力,而财富则排在三个欲望之首。[详细]
- 《企业家天地》2008年02期
- 现代理财三模式
- 经济学家认为,人人都在追求最大的幸福,而这种幸福主要是提高自己的物质生活水平。学会理财,是获得幸福的方式之一。在年轻一代的观念里,幸福往往来自对生活质量的需要。所以...[详细]
- 《科技信息》2005年09期
- 2012,活着就好
- 2011年9月15日,包括欧洲央行、关联储、瑞士央行、日本央行和英国央行在内的世界五大央行宣布,将在年底前协同执行三次美元流动性招标操作为欧洲银行业注入美元流动性。时隔...[详细]
- 《商周刊》2011年26期
- 多少钱才踏实
- 未来总是有诸多变数,但唯一不变的是,人活着,要活得有尊严,总该有相应的物质条件作为基础。老了以后我们能拿多少退休金让我们牵肠挂肚,但更让我们关心的是,如果站在目前的基...[详细]
- 《理财》2010年12期
- 坦然面对暴跌,不抛弃不放弃
- 人生就像心电图,一帆风顺说明挂了,高低起伏才说明还活着。近期A股投资者都跌的晕头转向,沪指跌幅一度超25%,称为股灾不为过。笔者猜测股市的暴跌是暂时的,企稳上涨是迟早的...[详细]
- 《股市动态分析》2015年26期
- 财越理越少?
- 正能量:每个人都带着正、负两种能量,负能量会像感冒病毒那样传播,抱怨与牢骚只能让人心情更差,而正能量则相反,它能让人看到积极的因素,生活得更加开心,让自己和周边的人感...[详细]
- 《卓越理财》2013年01期
- 43人
- 4月8日,《新京报》调查称河北深州市43人因"死亡"被核销贷款,包括当地副市长和公安局副局长,另有15人"失踪",58人涉贷款额约250万元。其中多名"死者"都健在。当地户籍民警称...[详细]
- 《时代金融》2013年13期
- 股神巴菲特
- 从家出发,只需5分钟巴菲特就能穿越楠母大街到达他的办公室。如果再多走几分钟,他就可以出现在奥马哈市中心。"只要我活着,我就会住在奥马哈。"巴菲特这样对他的股东说。这里...[详细]
- 《报林》2012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