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悉如外人”——《桃花源记》教学小札
《湖北教育》1994年06期 魏强 下载(109)被引(1)


相关文章推荐
- “桃源”中人穿什么?——《...
- 《桃花源记》的确不失为一篇绝美的文字,从历届中学生对其喜爱有加的表现上就足以证明这一点,但是却有个小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因为我教了十几年的语文课,中间经历了几次教材的...[详细]
- 《青年教师》2006年08期
- 《桃花源记》
-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桃花源记》一直被选入各个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当中...[详细]
- 《语文教学通讯》2019年02期
- 《桃花源记》的文本解读新视...
- 《桃花源记》是初中语文教材中一篇非常重要的文言散文。虽然语文教材多次改编,《桃花源记》仍能得以保留,足以说明文章的重要。作者陶渊明是东晋时期伟大的诗人,田园诗派的...[详细]
- 《语文天地》2019年17期
- 七问《桃花源记》
- 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是因为它虽经千年而历久弥新。部编教材八年级下的《桃花源记》显然就是这样的经典。自东晋以来,"世外桃源"已成为独特理想境界的代名词。陶渊明在《桃...[详细]
-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9年09期
- 《桃花源记》的四重美
- 自古以来,《桃花源记》就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桃花源记》是由陶渊明创作的,主要描写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世外桃源,自此以...[详细]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年27期
- 《桃花源记》之语言品析
- 《桃花源记》语言特色鲜明,通俗、朴素、简约、清新,在语言赏析教学中,教师从绘形、写意、寄寓等角度展开探索,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启迪和感悟。陶渊明是世外高人,其文学素养...[详细]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年27期
- 外面的世界 里面的世界——...
- 一、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此人一一为具育所闻"师:我们上节课讲到成语"世外桃源"源自《桃花源记》这篇文章,用它来比喻与世隔绝、幽静美好的地方,可见"与世隔绝"是它重要的...[详细]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年29期
- 何处不是水云间——多维品读...
- 陶渊明幻想的《桃花源记》用最简单浅显的语言,讲述了一个美好的故事,带读者进入了一个神奇的境界。其情节、构思、内涵和表达等,美不胜收。一、情节跌宕起伏——曲折之美桃...[详细]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年06期
- “为”字之争——记教学《桃...
- 学生朗读《桃花源记》,对于“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一句中“为”字读“wéi”还是读“wèi”起了争议。生甲:我认为应该读“wèi”,因为这里“为”翻译成“给、替”...[详细]
-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7年02期
- 买椟还珠?——小议《桃花源...
- 从我做学生到我做老师,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一文不知已读过多少遍了。这确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他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没有战争,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相处,家家安居乐业,处处洋溢...[详细]
-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7年06期
- 换位思考,观点截然不同——...
- 东晋末年,战乱纷起,长期隐居农村的陶渊明就构想出他心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那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百姓都安居乐业。《桃花源记》就记叙了东晋时的一个渔人...[详细]
-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8年09期